這時有個聲音從門外傳來“叔兒,恭喜恭喜啊!”
大家都抬頭,爺爺的笑容更深了,“村長,你怎么有空過來了,快坐快坐。”
“叔兒,你可是咱們村里老輩分的人,這大喜日子我能不來嗎?那不是太不懂事了。”村長滿臉笑容的客氣道。
“這話怎么說的,村長這么忙,還能來我這孫子的百日宴,我這老頭子高興啊,高興!”因為從小家里窮,爺爺在村里雖然輩分挺高,但一直沒人重視他,這一次給孫子辦百天,村長竟然都來了,他能不高興嗎,心里覺得這個孫子生的更值了。
在座的大部分都是一個村的,大家都互相打了招呼。村長這才坐下,跟爺爺寒暄一會兒后,掏出來兩個紅包,塞到爺爺手里,爺爺趕忙推辭,村長跟他你推我往了兩下,爺爺也就順勢收下。村長依然滿臉笑意,開腔說“叔兒,這兩個紅包啊,一個是給大侄子的,另一個呀,是給大侄女的。你說這大侄女出生的時候我還沒當上村長,當時也沒留意,您也沒在村里說這孩子出生了。這不,前幾天得著信兒,說文三哥家生了大胖小子,我一打聽才知道文大哥早就有個女兒了,這不就一塊兒把這紅包送來了。”
一語震驚四座啊,這村長看著是來賀喜的,怎么說出的話聽到耳朵里總有點不一樣的味道呢!文暄妍跟一屋子人一樣直愣愣的看著眼前的村長,他到底是來干嘛的?
爺爺的臉色開始還笑呵呵的,后來就一陣紅一陣白的尷尬著。
只見村長笑吟吟的看了一圈在座的人,根本沒在意,慢條斯理的說“怎么了這是,我知道自己這紅包給的太晚,你們別介意別介意。”說著沖文暄妍爸爸看去,點了點頭。
爸爸也沒反應過來,只是接著話往下說“哪有哪有!”
“文大哥不介意最好了。我呀,今天來一是恭賀咱叔兒,啊,這二呢,上邊新政策可是下來了,叫生男生女都一樣,大家伙在這的都聽好了,咱們可不興再重男輕女了,國家要推廣計劃生育了,今天正好借著叔兒擺酒,我先來給大家講講,什么叫計劃生育。”
文暄妍聽他說完這句,心里就一個感覺,敢情這個村長---砸場子來的吧!自己出生的時候,確實是什么慶祝都沒有,爺爺恨不得全村都不知道自己的出生。可惜呀,姥姥一鬧讓自己成名,村里誰不知道文家大孫女的存在。可那些也只是村里人之間私下說說,現在村長這么一說,爺爺能對自己有好臉色就見鬼了!這個村子里,誰家發生什么事能瞞住,更勿須提那天那樣的大陣仗,甚至好幾個月之后文暄妍還聽到有人在背后議論呢,他說自己不知道不過是為接下來宣傳政策鋪墊而已?村長在大庭廣眾下敲打的那幾句肯定不是為自己抱不平,但卻絕對下了爺爺的面子,爺爺從來都覺得臉面比別的都重要。就不知道村長走后爺爺會在家里發什么飚了。
這位村長站在屋子里講了已經有十幾分鐘,來參加百天宴的眾人都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要說這村長是來真心給老爺子慶賀的,可他在這一個勁叨叨著新政策,而且這個政策一看就是針對老爺子這種重男輕女的人來的;可是要說村長是來拆臺的,也不太像,一來他跟老爺子沒仇沒怨,二來也不像是替文家老大鳴不平。所以所有人在摸不清狀況的時候,都選擇了觀望。
文暄妍看到爺爺的臉色終于沒辦法保持笑模樣,不那么好看了,他再沒有文化,現在也咂摸出了今天村長的到來,并不是因為什么自己輩分高有榮耀這樣的鬼話,而是別有目的。但是在眾多親戚朋友面前,他又不能發火,況且這人可是村長,不能面子上過不去,那以后還怎么在村里混。所以有火不能發,還得陪著笑臉什么的,最讓人頭疼了!
終于,村長講完了他的一大段話,也不顧下面坐著的人是怎樣的心情。他站起身用手拍拍衣服,說:“好了,叔兒,今天紅包也送到了,話也說完了,你看時間也不早,你們大家伙趕緊開席吧!我還有事,這村里呀太忙,下次,我再來看侄兒和侄女。”一邊說,村長一邊邁腿往外走,爺爺、爸爸和三叔起身相送,不過這時爺爺已經沒辦法笑臉相送了。剛才起身還是三嬸子的父親推了他一把才反應過來。
三個人送村長回來,臉色也都各不一樣。爺爺自不必說,一臉晦氣的樣子,頭半低著,眉頭緊緊擰在一起,嘴角耷拉下來,一臉苦相,也顧不上跟別人搭腔,小腿蹬蹬的使勁跺著地,從大門口往回走,他嘴里就止不住地嘟囔“你說說,這什么事?”
爸爸趕忙安慰:“爸,這村長能來是好事,你看咱這不就有面子了!”
“你看不出來他是給咱們添堵來了?”爺爺瞪爸爸一眼,“合著他給你家姑娘撐腰了,你高興了是吧?”
爸爸還真沒這么想,趕緊說“爸,可不能這么說。我還沒反應過來呢。他給不給瓊英紅包,這都不重要。我看村長這架勢,獨生子女政策估計是板上釘釘了。”
“大哥,什么政策?”三叔追問著。
“獨生子女政策,就是以后每家不許多生,一個就夠了。”爸爸解釋道。
爺爺先急起來:“什么?只許生一個?”他可還想抱好幾個孫子呢。
“是,前一段時間單位也發了這個通知。說是只生一個好,不過也沒特別強調,就沒當回事。今天一看咱村長這樣,恐怕是要動真格了。”爸爸若有所思地說。思什么呢?還能思什么,肯定是生兒子的事。
作為老一代思想的傳承者,爸爸這幾年從來沒有忘記過生個兒子這件事。他深知自己在家里排老大,而沒有留下兒子這事多讓爺爺忍受不了。更重要的是他自己從心里也忍受不了。他不能接受村里人背后的議論與指點,當時從家里搬出去,除了考慮能緩和關系之外,也是不想聽閑言碎語吧!這好幾年沒有提要孩子的事情,還是家里經濟條件不允許,養一個文瓊英都費勁兒得很,根本分不出閑暇來想再生一個。現在家里終于算是能過得順手了,每年工作收入多少有些節余,吃喝終于顯得不那么捉襟見肘的。前一段時間爸爸還跟媽媽商量了再要個孩子的事,兩人一致覺得現在時間剛剛好,再加上三嬸子一舉得男,爸爸忽然覺得這件事是刻不容緩的要去準備了。今天更有村長關于獨生子女進農村這個情況的神助攻,他猛然意識到,如果再不著手準備,可能再想生就晚了。
三叔倒是沒什么想法,他還挺高興“要我說,生一個足夠了,這么窮,再生一堆孩子,怎么養得活!”滿臉欣喜。
媽媽和三嬸子在村長說到一半的時候就發現外面氣氛不對,走出門來看情況,正好聽到村長宣傳計劃生育的那些話,臉色各異。三嬸子臉上有種如釋重負的輕松感,媽媽臉上有一點焦急,也像有一點解脫。文瓊英也跟著聽了半天,心里也是有點解氣的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