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產生的震蕩一直延續到邊界就停止了,一張清晰的空域圖出現在各個戰艦的界面上,接下來他們要對其中的事物進行分析。
第九行星軌道的艦隊四散開來,向著各個宙域飛去。
這些現代化的戰艦在各自艦長的指揮下,從巨大金屬盒子,變成了極具威懾力的武器。
“這該死的設計。”一名船員暗罵道。
........
艦隊時代的到來,使得人們的思想得以解放,科技也隨之飛速發展。“去設施化”的理念也在這個時候出現,交互式全息技術及相關技術的應用,使得很多地方都看不到作為的操作平臺,只要一塊腕表,就能調出自己所需的控制平臺或界面。
這讓人們的生活變得無比便利。
直到一次內部戰爭的發生,讓人們意識到了超信息時代以及一些事物對社會可能造成的的弊端。
這場戰爭的開端,就是長生技術的建立。
人類在單細胞克隆技術的幫助下,可以使用克隆體的組織細胞,對自身身體缺失或受損部分進行替換,改造,使人恢復健康。這項原本只用于治愈人體的醫學技術,在一次技術發布會中,基于這項醫療技術手段,研發出的長生人技術,隨機公布于眾。
這項技術的根本,就是利用克隆的人體干細胞,干細胞本身就是一類具有無限或永生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細胞,它可以分化為各類細胞。將克隆干細胞可控化,在人腦的控制下,克隆干細胞可以自主分化并為人體自身缺失部位的細胞進行修補。
出病毒性疾病以外,人類的醫療技術可以說已經治愈了全部疾病。
但依舊無法避免死亡。
如何讓人類不死亡,最關鍵的就是DNA—蛋白質復合體中的端粒。端粒的長短決定了人類的壽命長短,當端粒的分裂達到海弗里克極限的時候,端粒停止分裂,細胞的分裂也隨即停止。最后的細胞在壽終正寢之后,便會死亡,人體也隨之消亡。
人類死亡。
克隆干細胞在經過人為的控制之后,新的技術也隨之誕生。
人造細胞中的端粒可以被人為的控制,將端粒取出后,覆蓋在衰亡的染色體上,使得原先已經停止分裂的細胞,繼續保持活動。
至此,人類不再死亡。
但有部分人認為,生命經歷生老病死是必然的,篡改生命進程是違反自然規律。
此類極端主義在時間的推移下,迅速發展起來。他們聯名要停止長生技術的發展和推廣,但是已經接受了長生手術改造的人該如何?這個問題一直在討論中。
社會輿論讓這件事推向了高潮,部分沖突時有發生。
一名長生人在游行示威中被殺害,沖突隨即升級。這場持續了二十年之久不對等戰爭以長生人為勝利而終結。
他們幾近無限的壽命,使得他們可以任意揮霍時間,但普通人類不行,人類耗不起。
戰爭摧毀了居住地,人們離開了自己的家園,幾乎回歸原始社會的人類,忘記了自己本應有的生活方式,他們習慣于高科技的便利,當失去了一切后,便失去了自我。
戰爭結束,長生人的腳步踏入了中央的大門。
“先行者歷年203年,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沒有任何懸念,勝利和失敗在一開始就確定了。戰爭是人類最不想看到的,但也是人類最需要的。
人類只有在不斷的競爭中,才能得以發展和生存。長時間的和平,磨滅了身為動物的獸性,只留下了謂之高尚的人性。
我很感謝那些自稱為‘長生人’的同胞,是他們,讓人類回到了從前。
———ZJ-003”
先行者的第三代統帥在他的辦公室里寫下了這段話,當長生者走進他的房間的時候,他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們的手緊緊地握住了彼此,在那一刻,一切都了然了。
“我對此只想說謝謝。”
“我們都認識彼此,但又都不認識。你心里想的,我都知道了。”
他只是笑了笑,他的心情從沒有像今天這樣輕松,“如果你想殺了我,那就請吧。”
“我為什么要那么做?”
他在聽到這句話后,只是看著他,內心沒有一絲波動,好像一切就本該如此。
“你們要的,我都準備好了,我只希望,我們還是同胞,還是朋友。”
“即使離開了,我們終究是人類的一員,我會將戰士們釋放,他們可以回家了。而我們也將去往新家。”
“再會。”
“再會。”
長生者的艦隊離開了,他們去往了其他星球,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新的人類社會在那里建立起來。
他們在這場戰爭中,失去了同胞,卻沒有殺害一個人類,只是將他們擊傷,囚禁。
人類和長生者的關系并沒有就此斷開,人們開始反思,建立合作,共同進步。
........
信息技術在戰爭中是至關重要的一環,但人類不能被這個環牢牢鎖著,而是要利用它,為人所用。
戰爭時期,城市設施遭到破壞,人們的生活質量大幅度下降,習慣使用了便捷設備的人類,在一瞬間,失去了生存的能力。
自然淘汰掉了一部分人,但大家還是活了下來。
在之后的歲月里,人們銘記這段歷史,繼續生活。
為因對此類事件的發生,艦隊設立了基因數據庫,將人類歷史上所產生的所有文化,技藝,從原始文明使用的鉆木取火技術,到現在的太空艦隊建造技術,將這些轉化為數據,文字,紙張,書籍。
交給每個人。
他們將會給自己賦予使命,未來掌握在每個人手中。世界也將和所有人息息相關。但不是所有人都樂意接受這種莫名其妙的使命,他們有選擇的權利。
因此,人們在思想上,自主分為兩類,他們將會攜手推進世界進步。
人類完成了個體的知識傳播,除了新生的嬰兒,人們都得到了知識。
.........
“小伙子,新人吧,你應該知道艦隊的武器劃分制度吧?”
那名先前在那抱怨的船員,在聽到這句話后,回復到,“我好歹已經新兵兩年了,是正規人員了。”
話音剛落,就聽到有人說到。
“才兩年,天哪,我們是先遣隊啊,怎么會有個新兵。”
“別到時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唉,可憐的小年輕。”
“你們什么意思!”他瞬間就火了。
右手的手腕開始發出警報聲,他的情緒波動值在一瞬間超過了標準數值。他的操作界面也隨即被關閉。
“這點言論都承受不住,出去不要說你是我的學生。”身后一名軍官搖了搖頭說道。
那名船員看向他,“老師。”
但那名軍官只是擺了擺手,“你還年輕,要學的還很多,書本只是教給你知識,要如何做,你還要自己去摸索。像今天的事,我希望你好好思考一下。”
那名船員冷靜了下來,說到,“我知道了,老師。在太空中,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死亡是常事,我知道的。但我還是害怕,特別是這次,報告說有可能是入侵。我們將面領戰爭嗎?就靠著22世紀的武裝設備。”
.........
他們現在所乘坐的戰艦,是依據現地球技術的建造的,勉強觸碰到一級文明的門檻。這種戰艦不適合大宇宙的作戰環境,倒適合與同等級文明相對抗,或在戰場上作為戰前偵察艦使用。所以,也是戰沉率最高的太空艦之一。
雖說現階段的先行者已經達到了接近三級文明的那條線,但他們卻沒有一點自信或自豪感。最先進的武器,反而隱藏起來,只是用這些現制武器進行戰斗。
為的就是避免敵人解析戰場殘骸,研究出對抗的武器。
這是武器劃分制度最關鍵的一點。
.........
滴滴滴!
“9-AD-16地區,出現不明物體,現進行數據庫對照,無吻合數據。”
一名觀測船員發現了前方有個物體從星云團中出現,它的大小遠遠超過他們身處的這艘戰艦。
“目標物體,現位于左舷,E46’27,N23’08,距離七十海里。”
艦長在聽到信息之后,命令釋放偵察衛星,一個六棱柱體的衛星,被機械手臂固定在了發射架上,電磁彈射加速器將它發射了出去,在一瞬間達到了第三宇宙速度,飛快的向著目標物飛去。
衛星上綁定了攝像機,畫面傳到了艦隊指揮中心和中央的界面上,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的看著屏幕。
雖然這不是第一次和其他文明接觸了。但他們實在是太過詭異,現階段擁有的勘測手段都不能發現他們。
看不見的敵人比不了解的敵人更加恐怖。
衛星在距離目標物體兩百米處停止,向它發送信息。
但無論哪種頻段,語言,均沒有回復。
“目標沒有任何回應,現以每秒六萬公里的速度向前推進,并且還在加速。”
“讓柯林艦靠近目標,進行勘測。”
“是。”
就在這時,那艘艦船的表面凝聚一道光芒,想著某個方向前進。那道光在瞬間就不見了,但隨即就是一團火光出現。
衛星的表面被燒出一個大洞,隨機分崩離析,化為碎片。
“目標出現進攻跡象,是否出擊?”
........
張立辰看著手里的報告,說到,“我要向中央申請,申請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