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師兄?”
來的人正是封長英,受了玄成的囑托,他離開仙英殿之后便直接趕來萬靈居。
“封師兄,剛剛你為何阻止蘇凰姐姐?”被封長英阻止之后,念安收起了自己的飛劍,疑惑的問道。
封長英走進萬靈居,向眾人解釋道:“這位師妹有所不知,千凰師,師叔祖的飛劍出自上古仙人之手,本就靈性十足,加上這么多年師祖細心溫養,其靈性非比尋常。”
說起修行方面的事來,封長英可謂頭頭是道,遠非蘇凰三人可比。
“……剛剛在仙英殿聽了小師叔祖的描述,我估計,小師叔祖之所以不能駕馭此劍,應當是它在考驗師叔祖。”接著,封長英面向蘇凰,施了一禮,繼續說道。
“所以,小師叔祖在此期間,無論是生活起居,亦或者修行練道都應將其帶在身上,直到靈劍認可。與此同時,師叔祖更應該注意的是,不能使用其他的劍,不然便會被此劍視為主動放棄它,再也不可能得到它的認可。”
聽完他的話,蘇凰若有所思,下意識的點了點頭,好像明白了什么。
“……比我還矯情。”
蘇凰嘴里嘀咕著,抬起手中的劍,細心的撫摸打量著劍身,眼神漸漸堅定下來,說道:“嗯,我決定了,我蘇凰發誓一定會得到你的認可。”說著做出隨手一個揮劍的動作。
看到蘇凰的表現,封長英不由的露出一絲笑容:“師叔祖能有此志,當能得其認可。”
“嗯,剛剛多謝師兄及時出言阻止我,不然師妹我就要錯過這柄靈劍。”說著還抱拳施禮。
倒是封長英自小在帝踏宮長大,尊師重道的觀念植入骨髓,被蘇凰的一聲“師兄”叫的有些渾身不自在,連忙側過身,擺手苦笑道:“師叔祖不可如此,亂了輩分的話,弟子會被罰入思過崖的。”
蘇凰“呵呵”的尬笑兩聲。
這些年,像封長英這樣的人也不少。全都是因為她的輩分,跟她說話的時候都戰戰兢兢地,禮數十足。
哪怕她說不在意他們的失禮也不管用,下次見面依舊如此。
所以這八年來,蘇凰和新生代弟子們都不太相熟,幸好還有念安和林子然他們兩陪著她。不然的話,估計她早就逃出山門,回陽都了。
不過這也怪不得帝踏宮弟子的古板不通人情。全因帝踏宮不同于其他仙道宗門傳自上古仙道高人,對于禮數之類規定的不算太嚴厲。
而帝踏宮卻是傳自上古仙帝。帝御四方,其麾下必定是尊卑有別的,于下至上不可逾矩。
這種規矩也影響了帝踏宮上下,所以對于師門長輩,沒人敢稍有不敬。
不然,輕則罰入思過崖,重則打散修為逐出師門,更甚者,則是抽出魂魄,打入九幽,永世不得再見天日。
如此重的刑罰,自然讓新生代弟子不敢隨便隨便的跟蘇凰平輩論交,不然稍有不慎,被刑律殿的人抓著,罰去思過崖,那風煞襲身的感覺可不是好受的。
當然,這一切的規矩也并非牢不可破,就拿靈涵仙子來說,帝踏宮森嚴的法度門規跟一紙空文沒什么兩樣。
從她進山門開始,沒有哪一件事不是“欺師滅祖”的,只是沒人奈何得了她罷了。
如此,才生生造就了這一“師門敗類”,讓帝踏宮上下都敢怒不敢言。
反觀蘇凰這邊,看到封長英那么拘謹,她也習慣了,不好過分強迫:“那好吧,千虛,以后我再有什么什么問題可以去找你嗎?”
封長英來此,本就是受了玄成的囑托,當然應承了下來:“承蒙師叔祖看得起,弟子定當知無不言。”
接下來,封長英又向蘇凰講了一些關于御劍的要點,以及自己修行的經驗。
等到他離開的時候,已是月光撒落。
雖說封長英是特意過來指點蘇凰的,但林子然和念安兩人也適時請教了一些問題,封長英都不吝嗇,一一進行指點,讓二人也有了不小的收獲。
今日,玄成和封長英的話令蘇凰總算又充滿了信心。
她不能御劍,全因靈劍有靈,并非自己資質愚鈍。
同時,玄成透出的口風讓蘇凰稍微有點相信他不是故意弄一把劣質的飛劍來糊弄的。
這也將蘇凰這些日子來的頹喪心情一掃而空,再次興致勃勃的修習起了御劍之術。
當然,結果可想而知,不說靈劍認主需要日積月累的與其相處溝通。就說之前蘇凰對待它的態度,就讓靈劍對她印象極差了。
所以,想要成功駕馭此劍,可不是現在一朝一夕的功夫便能辦到的。
不過,知道了癥結所在,接下來就好辦了。
之后的幾天,蘇凰按照封長英的指點,無論是生活起居,還是打坐修行都把靈劍放在身邊,增強兩者間的聯系。
進展雖然緩慢,但也并不是一點沒有,至少半個月過去,蘇凰能夠讓其離地三尺而不墜,雖然距離御劍而行還差的遠,但也算令人可喜的進步了。
而這些天,封長英也經常來此,指點蘇凰和林子然的修行。至于念安,早就被煉丹長老上門來抓回去了。
第二次來的時候,封長英終于忍不住問蘇凰是否之前就已經認識自己。
蘇凰也沒隱瞞,將她與林子然小時候“遇仙”的事說了出來。
了解清楚前因后果的封長英,也有些無語,想不到他冥冥之中居然成了眼前這位小師叔祖的引路人。
......
帝踏山中,蘇凰的全身心的投入到修行之中。
而此刻,臻國陽都御書房中,臻帝和一干重臣,正圍站在一副地圖面前。
“寧王,你跟朕說一說,瘟疫之事可有進展了?”臻帝偏過頭,向身后的蘇王爺問道。
聽到臻帝的詢問,蘇王爺身軀一震,從沉寂中醒過來,掃了掃旁邊的幾位大臣后,拱手說道:“皇兄,根據前些從潁川傳回的消息來看,情況不太樂觀……”
“據探子所言,潁川現在可謂流尸滿河,白骨蔽野,而郡城內已不見人煙,只能聽見隱隱的哀泣之聲......”
能進入御書房議事的人,不是手握重權的王公宗親,便是為宦一生的老臣,大部分都遇到過瘟疫天災這種事,有的甚至是親眼見過。
因此,聽著蘇王爺的描述,他們不免想起以前瘟疫的慘狀,隱隱有種悲切之情漫上心頭,令房間里氣氛帶上些許悲意。
臻帝腳步沉重的走上皇座,視線掃過下首一眾大臣。
“諸卿,此疫之兇疾可見一斑。子民之痛,如在朕身,你們可有良策?”
諸臣面面相覷,一時間,場面沉默了下來。

弓長子夫
最近工作有些忙,還趕上卡文了,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