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重點高中的文科班,學生質量也注定高于初中,畢竟也是拿篩子篩過一遍剩下的少數(shù)人。于是,我初入高中的時候,覺得大家都好厲害。班里竟然有三個人在中考時語文得了滿分,甚至我們班還有中考前十名的風云人物。
而且,從小到大我上的學校都是屬于那種比較普通的,接觸的人家境沒有特別好的,也沒有什么特別突出的本領。但是,高中不一樣。有的同學練了數(shù)年的鋼琴,有的同學畫的畫可以出書,有的同學去國內外各個地方旅過游,有的同學可以去好遠的地方聽愛豆的演唱會。
加上第一次考試前,我的成績也是普普通通,所以這次的開場我終于低調了一回。班上沒有我以前的同學,除了漸漸熟悉一點的同桌,我誰也不認識,和前后桌也很少說話。那個時候我還會像以前一樣回家里跟媽媽講學校里的事情,但是任何一件事都沒有我的參與,我只是托耳力的福,聽別人說話聽來的。
習慣了備受關注的人,突然成為大海中的一滴自然會有些失落。但是,在失落之后卻有很多的輕松。不再做班長,組長,不再擔任課代表,每天少了很多七七八八的事,好像這樣的閑適才是我真正喜歡的感覺。學習,也比我想象得輕松很多。
后來,第一次月考了,我突然以讓各科老師驚訝的速度一下子從七十多名殺到了第十一名。但是,十一名不是第一名,雖然老師會夸獎,表揚,同學會認為你也算個學霸。但是,像這種在第十名左右徘徊的人不會惹起人們太多的注意。
在高中的前兩年,我除了同桌瑩瑩基本上跟任何人都沒有交集。那時,大概我身上唯一能被人記住的一個標簽大概就是我特別擅長朗誦,讀課文,是全班公認最好的。所以,語文老師比較喜歡我,還會在課下的時候和我聊天。
但是,上帝總喜歡跟我開一些玩笑。高三的上半年,我突然殺到了第三名,而且保持了一個學期。好像之前高一時地理沒學會的東西,在高三復習時一下子開竅了。那時因為班級調座位,我跑到了第二排的中心,緊鄰著第三排的所有學霸,還遇到了一個愛惡作劇的可愛同桌,熱情友善的前桌,跟同學也漸漸熟了起來。
我的同桌是一個有點矮的萌妹子,就叫她甜甜吧!她發(fā)育的比較好,胸很大。除了這個,上課下課的時候她也很喜歡鬧。于是,我遇皮則皮,也開始了跟她互相惡作劇。有一次,數(shù)學老師叫她回答問題。在老師回頭的一瞬間,我就把筆偷偷地插進了她的丸子頭,全班都忍著笑,刷新了對我的認知。
前桌倩倩和我熟起來這個起因還是我,她特別崇拜我們政治老師,把他當成男神一樣的喜歡。于是,有一天她請假,我就把政治老師問了她怎么沒來的事告訴了她。就這樣,我們倆很快熟了起來,甚至一度到了形影不離的地步。
高中時我唯一和同學出去玩的一次,就是和她一起去看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她看我總用塑料杯打熱水喝覺得不健康,還送了我一個玻璃杯,雖然我很少用。因為我們慢慢發(fā)現(xiàn)好像每周五打掃衛(wèi)生杯子一定會掉地上,大家慢慢地都換了不易碎材質的。
但是,從下學期開始我的成績就像過山車一樣開始上下起伏。好的時候能考第五,壞的時候就會跌出前十名。原本這樣我和家人應該都不會想什么,可誰讓上個學期我像開了掛似的考得那么好。于是,老師,同學,家長又覺得我開始發(fā)揮失常了。
這段高三生活卻沒有給我?guī)磉^多的陰影,雖然慘淡的文綜成績和過重的學習任務把我壓得覺得生活灰暗。本來上高中我已經不喜歡看那種劣質的言情小說了,但是那段時間我有些饑不擇食。狗血也好,套路也好,我只有躲進書中的世界才能看到多一點的色彩。
大一的時候,我在學校圖書館追劇版的《你好,舊時光》。突然有一種好熟悉好熟悉的感覺,真的很像我經歷的高三生活。不間斷的大考小考,愛不愛學習的孩子都會在大榜出來前一科一科地算自己和學霸的分數(shù),老師總會把我們幾個學習好的孩子拎到辦公室教育。為什么這次考試沒考好?這種題我都講過了怎么還能錯...
曾經我以為我永遠不會懷念高三的生活,忙碌又無趣。但是,只是半年的時間我就發(fā)現(xiàn)原來那段時光也很美好。熱火朝天的學習,老師的耳提面命,還有和朋友們在晚自習課間跑到操場放風,或是忙里偷閑時到小賣店搶一根烤腸吃。
那個時候,對我們來說在學校買東西真的是搶。下課只有十分鐘,我們班在二樓里面,每次一到門口小小的小賣部里就堆滿了人。于是,我們只能用力地擠呀擠,爭取能到前面喊一聲自己要什么。很多時候買不到就得往回走,或者買到了也吃不完。
就在我的迫不及待中,高考到了。這一次,我沒有緊張。雖然突然來到的大姨媽和題路不適合我的文綜卷讓我沒有超常發(fā)揮,但也和平時沒差多少。我最終還是站在了文科的前十名里面,還因為恰好考了550分得到了省里給的獎金。
接下來,就是我悠閑的長假。為了我滿懷憧憬的大學生活,遙遠的大都市,未曾聽說過但勉強混進了“211”的大學,我開始了一場自我修煉。減肥,化妝,畫畫,彈小吉他,吹笛子,甚至找工作積累社會經驗,我努力把自己變得更好興沖沖地迎接一個新的開始。
坐在駛向大學所在城市的火車上,我在手機備忘錄里寫下類似于“我終于離開這個刮風天沙子打得臉疼,下雨天滿腳泥濘的地方了”。事實證明,大學和我想象得不一樣。但是我選的城市環(huán)境確實是好了很多,如果冬天下雪不需要打傘,冬天可以供暖的話就更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