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周國平散文《愛與孤獨》之我的有感〉
偶爾看看周國平的散文,他的散文更多以情理并茂,含有哲學和詩情的交融獲得很多人的鳴聲,偶然讀到他的《愛與孤獨》,也許是他本人的情感體驗的感悟,也許都是因為人是感性的動物,愛情、友情、親情更接地氣,接近市井,更容易產(chǎn)生共鳴
在紅塵中,我們都明白,凡是降于我們自身的苦難、痛心、疾病、精神上的傷感、悲傷還是所在社會這個江湖的挫折,面對諸如需要我們自身去承受,感觸、感悟,再愛我們的父母也是力所能及。塵世中我門都是無依無靠的孤兒,隨緣的來到這個世上,又必然地離去。我們又都是所有的契機下的結(jié)果,就像周國平說的,在我們父母相遇、相識、相愛、結(jié)合的時候,只要有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要素出現(xiàn)差錯,那么現(xiàn)在的你或者就是不存在了。正因為我們是在契機下入世,也是獨立的生命自然體,造就我們必須勇敢、堅強,不斷地讓自身充滿能量體強大起來,才能使自己在苦難、精神多難中得到解脫。
孤獨者也好,恨者也好,都是有愛的,太上者卻與愛無緣,如果說孤獨者是愛心無處可放及落地,那么恨者是愛心的受挫,太上者也許就是愛心的寂滅。張曉風在《只因為年輕》中也說過:“愛的反面不是恨,是漠然?!迸c周國平所認為的愛的反面是冷漠是大同小異,曲中多是相同。愛的反面應該是與其完全的對立的一種情感要素,而恨只是愛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不管是愛還是恨,他都是情感要素的體現(xiàn)和伸張,但無法讓人忽視他的存在。唯有太上,才有不以為意之意,可有可無。
青春是個很容易被揮霍掉的東西,不太靠譜的財富。青春,是我們一生中最美麗眩曜的年華,無以為復。我們在青春年華,體驗著愛與被愛,執(zhí)著地追求那些所謂的真愛,因此而去感受世間最美妙的情感。這個時期的我們也會不斷的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不斷地以我們所不愿的心態(tài)成長及自我更新認知。
這個社會,最后發(fā)現(xiàn)并沒有小時候了解地那樣的美好。開始接觸各類的人群,面對許許多多的誘惑和陷阱,也許一不小心就會誤入岐途,造就人生路的傾斜。青春很短,也許不再完美,唯有認真的珍惜了,他才會是一筆保值的人生財富。莫要等到揮霍得一無所剩時方才懊惱嘆息。
一個人隨著歲月,不斷的增長,如不結(jié)交新朋友,結(jié)新守舊,最后他會發(fā)現(xiàn)很快變成孤身一人。人應當在歲月中不斷的修補自己的友誼,很少有人會陪著你走一輩子,哪怕是你最親的人,在你生米ing中的每段時光,你會發(fā)現(xiàn)有幾個朋友陪著自己度過,或長或短,有些是自然的流失,有些是誤會產(chǎn)生矛盾所致。有時想起他們,會有些許的遺憾,有的人是你人生走一程的,不管是短程還是長程,都是他自身的使命所歸,認識新朋友,守護老朋友,沒有誰是希望自己人生是孤獨的。
…………
愛是不能驅(qū)散所謂孤獨,但至少能讓我們心靈中的靈魂獲得一種歸屬感。所以,請別吝嗇自己的愛,或情人,或朋友,或家人,或某一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