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南有條小河,過了村南的地就到了。河面不寬,但是綿延到很遠。聽爸爸說可以到天津那邊。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大家管它叫“潴龍河”。雖然河很窄。河道沖擊成的沙灘面積卻很大。阻礙了兩岸的交通。附近的人管河以南叫“河南”,河以北叫“河北”。
有句話叫“寧繞十里地,不過一道河”。就是說十里地外有個小橋可以通過。人們寧愿多繞遠路,也不冒險過河。可見河雖小,但是也有一定的危險性。
有河的地方就會淹死人。人們熱衷于冒險,在河里游泳,或者河里抓魚,或者冬天踩冰過河。
小時候會聽大人們閑談,說誰誰誰的哥哥,在河里淹死了。讓鄉親們去撈呢。這就好比一個魔法瓶子,人們總是忍不住打開它,卻不想根本沒有駕馭魔鬼的能力。
在爸爸小的時候,河水比現在要大。他們在河里學會了游泳。起碼會個狗刨。那時候夏天沒有電風扇,更別提空調了。中午四十多度,大地都要曬融化了。熱的他們這些男孩子去河里游泳才是痛快!
爸爸還詳細給我講了當然怎樣抓貝殼。在不到一人高的河里光腳踩河底的泥沙,若是感覺有個洞,就憋一口氣,扎到水里,用手摳一下,準是個大河貝。一個小時后就能裝滿一筐頭,回家煮煮吃。可能是爸爸他們也不懂烹飪,感覺貝類咯吱咯吱的就不好吃。所以樂趣主要是抓,而不是吃。
河邊有個膠泥臺,被爸爸和他的小伙伴們當做跳水臺。從那一個躍身,頭朝下跳入河中。更能體驗游水的樂趣。
可是有一天,很久沒有下雨了,水位下降了。有幾個男孩還在那玩。一個人打算向往常一樣“跳水”。有個孩子提醒他,現在水位淺了,怕會摔疼。這個準備跳水的孩子哪里顧得上那么多。還是和以前一樣頭朝下往下跳。很不幸的頭碰到了河床,由于慣性力量大,把脖子下沉到了胸腔。卡著頭。等把他弄回家。他痛苦的不能吃飯,直喊疼。家里人一看這,怎么也得把孩子頭頸弄出來啊,于是叫了幾個大人一起幫忙,像拔蘿卜一樣拔頭。后來脖子是出來了,孩子也斷氣了。白白送了命。后來人們傳著當故事聽,都是感到好笑。
后來還有兩個男孩,一個稍大一點的孩子下水游泳。誰知道河水漲了。他根本控制不了。岸上這個小一點的孩子由于畏懼沒有下水。這時候水里的孩子一把抓住了蹲在岸上孩子的頭發。當做救命稻草了。岸上的孩子本來個子就比他小。被他拽著往水里走。就在這個危急時刻,這個岸上的孩子給了水里的孩子一腳。踹的他松開了手。馬上就沉水沖走了。等被撈上來時也已經喝飽了水斷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