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章
等到鄭威從鎮里出來時,商隊的人已經做好了晚飯,或許是有特別交代,等到吃飯時,一個像是隨行伙夫的人給了緣端來了一份素齋,兩菜一湯加兩個饅頭,了緣甚是感激。
.............
吃過晚飯的了緣圍著營地慢慢轉悠,商隊里許多只是聽聞沒有見過了緣的伙計對突然隨行的這個小和尚投來陣陣好奇的目光。
了緣也不在意,絲毫不像剛出寺時那樣拘謹羞澀,反而還對著這些人不時的打個招呼。
走了兩圈感覺肚子沒那么漲了之后,了緣和鄭威聊了一會,知道明天要卯時出發之后,便回到給自己安排的小帳篷里作晚課,修習經文。
一夜無話,倒是沒什么特別的事發生,即沒人偷盜貨物,也沒野獸來襲,更別提強盜奪略。
第二天醒來,即使現在晝長夜短,天色依舊有些昏暗,趁著微弱的光芒,商隊整理好馬車貨物,草草吃了點早飯就啟程直往青陽而去。
吃過飯就一直在車里沒下來一直修行地藏菩薩本愿經的了緣,臨近午時的時候終于撩起車簾,探出頭來向前方遠望。
鄭威見狀,從車隊中間驅馬而至,與馬車并行。
笑著說到:”小師傅,看見前面那個橋了嗎?“
了緣走出車廂,極力的向著鄭威說的方向看去,倒是真的看到一個架在水面上的石橋。
”你看到的那就是渭水,只不過流經青陽的不過是一個支脈罷了河道并不寬闊,過了前面那座橋再走個幾里地就是青陽城了。“
了緣聞言笑了笑,終于要到青陽了,也算是和腦海里的那副地圖對應了起來。
看車隊行駛的速度,剩下的這點距離,應該超不過半個時辰就能到。
站在車轅上隨著搖搖晃晃的馬車左右擺動的了緣很長時間都沒扭過頭去。
到青陽干啥呢?
了緣心里頓時有些迷茫。
按照原先的想法,在青陽城待一段時間,領略一下風土人情,見識見識人生百態是最好的,可是也沒人和自己說該怎么去處置自己當前的情況,不認識一個人,對青陽的印象也不過是地圖上的一個標點,薛小二口里的青花閣以及應該唱曲兒很好聽的秋菊姑娘。
想著想著,剛才看著還挺遠的渭水就到了跟前。
了緣晃了晃頭,不想了,想不明白的東西就像了塵師兄說的想它作甚,車到山前必有路,走一步看一步吧!
說是不寬闊的支脈,但是對于了緣這種只見過山間小溪的人來說,這十數丈的渭水,翻涌起來甚是氣勢磅礴,自上游浩浩蕩蕩,流速及其驚人。
看見了緣一臉震驚的樣子,鄭威笑著說到,”十數丈寬確實不能說是寬,細數大秦國的明川河流,哪一個不是最少有百丈寬,更別提那度陰河了,即使在枯水期一個人劃船而過也得要個四五天,前提還得是在河中間不迷失方向,要命的也恰恰是這一點啊,度陰河河面常年迷霧不斷,不知道有多少人入了迷霧再也沒有回來。“
依次走過不過兩丈寬的石橋,鄭威又湊過來,繼續說道,”你要是運氣好,指不定能遇見幾十年前渡河迷路的行船,至于人嘛就別想了,只要不是重陽十月,當天進去當天出不來那就是必死無疑。“
了緣細心記下,疑問道:”為什么十月進去能出來?“
”這說法多了去了,不過最靠譜的還是十月初十,重陽節至,鬼門大開,度陰河是連接人與幽冥界的通道之一,因此這一天百鬼出行,怕鬼也在度陰河迷路,所以十月整一個月都迷霧散盡。“
鄭威說著就哈哈大笑,”這說法也就聽著靠譜點,實際上哪有幽冥界啊,再說了即使有幽冥界怎么可能靠一條河水就聯通得了,要我說啊,是因為度**十月正熱,酷暑難耐,水面上的霧氣都被曬干了凈。“
了緣聞言也笑了笑,不過倒是和鄭威想的不一樣,作為出家人不想別的人那樣不信神佛鬼怪,了緣是真的信,因為
他親眼見過。
........
攏了攏心神,了緣繼續向前望去,一座雄偉壯闊的城池輪廓出現在了緣面前。
青陽,來了!
距離城門越來越近,佇立在馬車之上的了緣跳了下來。臨近中午,身邊熙熙攘攘的還都是過往的行人。
安排車隊停靠在城墻邊上后,鄭威與了緣結伴沿著城墻向城門走去。
青陽的城門寬度倒是和破口鎮相差不大,但是高度卻是不可同日而語。
穿過城門,了緣好奇的打量著四周,確實要比破口鎮更為繁華,別的不說,單單腳下這條路都能容十輛馬車并行了。
路兩邊的小商小販一個接一個,哪怕是中午都還在賣力的吆喝。
過往的人對穿著僧袍的了緣也大都見怪不怪,頂多是多看兩眼與同行的人說一句,這小和尚好生俊俏。
“小師傅有什么打算?”
帶著了緣隨意閑逛的鄭威,心里是松了一口氣,總算是按照賀大掌柜的吩咐,將人完好無損的帶來了。
了緣想了想,笑著說道:“出家人,四海為家,離寺之后走到哪算哪。這一路上麻煩鄭掌旗的相送了。”
鄭威笑了笑,“客氣的話就不多說了,小師傅是賀掌柜的朋友,這一路上走來,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兩天但是我也能看的出來小師傅是一個真的向佛之人,不像那些山野惡僧,也就仗著一身僧袍騙個俗世凡人。”
了緣赫然臉紅,自己什么道行自己清除,怎么到了別人眼里自己像是佛法修為高深的樣子了。
兩人走到一個酒樓前,鄭威指了指道:“青陽城我來的次數不多,但是這家清味居倒是有個廚子做的一手好素齋,小師傅可以去嘗一嘗。”
名叫清味居,這家酒樓倒真是店如其名,邁步進去入目的裝修也是十分清簡,一樓內偌大的大堂內只擺放了六張桌子,而且每個桌子間都被各色盆栽與室內綠植隔開。
跑堂的小二見有人進來,笑吟吟的快步上前,“兩位是要安靜點包間還是熱鬧點的大堂?”
了緣看了看鄭威,后者對小二說道:“包間,來一份素齋。”
“好嘞,客官樓上請”,小二在前面殷勤的帶路。
到達二樓,頓時感覺比樓下安靜了許多。
推開一個沒人的包廂門,小二站在門口示意兩人請進,“客官請稍等,兩位的素齋馬上就到。”說完輕輕關住廂門,輕聲退了出去。
屋內有還在發燙的茶水,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放進來的。了緣先倒了一杯,推到鄭威前面。
“要說做菜好吃,這家店其實算不上榜首,但往來的客人唯獨對此推崇至極。”
“這是因為什么?難道這家店有什么獨門秘方?”了緣不解。
“小師傅不常來此種地方可能不清楚其中細節所在。但是隨意叫上一個跑江湖或者常年在酒樓吃食的人都能給你講出個一二三四來。”
鄭威端起茶杯抿了抿嘴,又道:“這家店的掌柜也是奇人,在菜品上爭不過別的酒樓,就在服務,裝修上做起了文章。
經此一試,還真是大受好評,遂引得別的酒樓爭相模仿,但都是畫虎不成反類犬,太差強人意”
了緣點點頭,從未在酒樓飯館吃過飯,當然不會去留意一家酒樓的服務細節上去。
清味居燒菜還是挺快的,起碼了緣覺得自己一杯水還沒喝完,剛才的那個模樣端正的小二托著裝的滿滿當當的托盤就敲門而入。
看著色香味俱全擺放也講究的菜品,了緣忍不住食指大動。
“玲瓏獅子頭:用新糯米以及剛出土不到三寸的竹筍烹飪而成。百色三鮮:是咱家酒樓專門去破口鎮采購的三種菌類以及數十種顏色各異的食材搭配而成。紫衣薯餅:上好的紫菜以及被后廚師傅用秘法腌制土豆泥,不加任何調料蒸出來的佳品.......”
端著托盤在一旁對了緣和鄭威詳細的講解著桌上的佳肴,待介紹一遍,小二輕聲退步而出。
早就聽得饑腸轆轆的兩人相視一笑,也不再互相客氣,一口接一口的大快朵頤。
酒足飯飽,了緣摸了摸肚子,看著被吃的明可鑒人的盤子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鄭威也是一臉心滿意足,感慨道:“常年在外,大多數都是露宿荒野,每次遇到個城池都是欣喜異常,自然要好好地吃上那么一頓,解一下肚子里的饞蟲,可惜的就是小師傅你不能飲酒,不然那才叫舒坦呢!”
咂咂嘴,鄭威頗為遺憾,倒也不是不能喝酒,只是在了緣面前,總歸是不像在自己兄弟面前難么放得開。
微微腆著肚子的兩人在店小二笑臉中踱步走了出來。
估摸著城外的商隊眾人也都已經吃過了午飯,鄭威環顧了一周后對了緣正色道:“小師傅,我呢,也只能送你到這了,接下來商隊還要走渭水進嶺南古道,時間實在是不能再耽擱了,不然年節時怕趕不到上元。”
了緣站定鄭重的雙手合十行了個佛禮,“阿彌陀佛,了緣就不煩擾鄭掌旗了,這一路上的照顧,真是感激不盡。”
鄭威抱拳,從懷里掏出來一個錢袋塞給了緣,了緣堅決不收,沒有辦法鄭威勸慰道:“小師傅初來此地人生地不熟,即使住個地方也得花錢,手無分文實在是難行一步。我是個粗人,這么些年來殺生無數,自知身上罪孽深重也沒空去吃齋念佛,這份錢財權當是我給佛祖的香油錢,小師傅就不要再拒絕了,收下吧!”
說完往了緣懷里一塞,抱拳拱了拱手,轉身離去。
目送鄭威消失在人群中后,了緣嘆了口氣,貼身藏好錢袋,朝著青陽城深處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