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重手按寶劍,站在御座下放眼望去,眼看著文武百官的隊列被自己折騰得井井有條的,心里不免升起了無限感慨。
有朝一日權在手,要把百官任意擺。
沒錯,陳重這下子是下足了功夫的,他不僅嚴格執行了朱云文離開之前的命令,下令幾乎是一對一盯哨的節奏,甚至舉一反三,但凡是哪個官員在剛才搞得官帽歪斜衣衫不正,他都會喝令讓人整理好衣冠……
那頤指氣使的態度,簡直要讓百官當庭拆了陳重的骨頭,但沒人敢當先鋒,只好暫時忍氣吞聲。
畢竟剛才吵架吵得太厲害,確實導致了衣冠不整,這一點也是可大可小的罪名了。
新鮮出爐的七位內閣閣員眼看著陳重這廝在雞蛋里挑骨頭,越看越看不下去了,七人之中年紀最大資歷最老的中極殿大學士、吏部尚書張紞,依次對其他六人使了一個眼色。
六名大臣自然明白張紞的意思,沒人敢怠慢,紛紛向張紞身邊圍攏了過來。
朝廷自有體制,文武百官該站在哪個位置都是有規矩定數的,此七人本來站得比較分散,有了禮部尚書張紞的招呼,終于第一次靠攏在一起了。
此時的大殿中,并沒有人能看到七位大臣的這個舉動對于大明的未來會有多么重大的意義,大家只是看到這七個人湊在一起竊竊私語來著。
說起來陳重這個家伙也是真的飄了,他轉頭一看,竟然有人敢明目張膽地湊在一起交頭接耳,心里頓時怒了。
陳重立即沖了過去,手按寶劍,大聲道:
“諸位!陛下有旨,殿中不得喧嘩!”
這家伙好歹還有點智商在線,知道這七位大臣是新鮮出爐的內閣閣員,還是各個部堂的主官,所以并沒有太出格的言行。
不過這番也足夠內閣閣員們非常不喜了,你一個錦衣衛千戶,耍點小威風也就罷了,竟敢在我們面前擺譜?!
只見吏部尚書張紞眼睛一瞪,張嘴就懟了過去:
“放肆!你算什么玩意兒?內閣議事,議的是國家大事!給本官滾到一邊去!”
這話就是啪啪打臉了,根本一點面子都沒有給自視甚高的陳重。
陳重哪里受得了,正想張嘴就罵回去,卻看到內閣七人都死死盯著他!尤其是徐輝祖和王艮這兩人,似乎有一言不合就動手的意思!
陳重瞬間全身冷汗淋漓,他這才想起來,徐輝祖這個魏國公就不說了,自出生起就注定是人上人的存在,其他六人更是不遑多讓!
哪一個不是進士及第、部堂主官?!
在七人施加的龐大壓力下,陳重慫了,慫得非常徹底,只有一絲不甘的頑強:
“額……張大人和諸位大人見諒,卑職也是皇命在身,不得不……提醒一下諸位而已。”
瞧,這話聽來就順耳了許多,不過張紞這位老臣絲毫不給面子,只見他徑直問道:
“笑話!陛下離開前說不能大聲喧嘩,本官也知道,但剛才我們大聲喧嘩了嗎?!”
陳重額頭汗如雨下,低著頭弱弱地說道:
“額,剛才就您們幾位大人在說話……”
張紞都被氣笑了,大聲道:
“殿里這么多人,哪位同僚看到我們七人喧嘩了的,請站出來!如果有,本官自向圣上請罪便是!”
聞言,百官忍不住笑出聲來,卻沒有一個人包括武官在內站出來指證內閣七人。
陳重都要哭出來了,吶吶不能語。
陳重知道自己真的不能聽張紞的話滾到一邊去,否則傳到皇帝的耳朵里,無需問對錯,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印象就要大打折扣了——讓你辦事,你就是這樣辦事辦到滾一邊去的?
但話說回來,真要徹底得罪了內閣,可是意味著整個朝廷啊!如此一來,別說前途沒了,會有生命之危的!
正在陳重左右為難的時候,徐輝祖站了出來,只見他的聲音不冷不熱道:
“請陳千戶去通報一聲,就說內閣七人請求面圣!”
陳重如聞天籟,連忙抱拳向徐輝祖行禮,道:
“徐大人放心,卑職這就去辦!”
話沒說完,陳重就匆匆忙忙地反身離開了,可見他一秒鐘都不想呆著這里了。
犯眾怒的家伙走了,事情卻還沒完,百官自然是哄堂大笑又亂了起來。
張紞只好擺起天官的架子,好容易讓百官消停下來,這才對身邊的徐輝祖說道:
“徐大人,恕老夫直言,此番未免是有放虎歸山之嫌啊!”
聞言,徐輝祖很是無奈,抱拳道:
“一個小小千戶,張大人何出此言?”
都察院大佬,左都御史大夫景清接過話頭,說道:
“廠衛之物,獨立于朝廷之中,凌駕于百官之上,游離于制度之外,今日只是一個小小千戶,徐大人作為兵部尚書,就不怕以后難以收拾嗎?”
景清的話非常明白了,如今木已成舟,你徐輝祖這個兵部尚書,我們認了,但你就要為朝廷負責!錦衣衛和東廠這兩個特殊機構,顯然是天生與朝廷對立的!
緊接著,刑部尚書暴昭、禮部尚書陳迪、工部尚書鄭賜、戶部尚書王艮等四人,也紛紛出言表示贊同,至少要對廠衛保持著足夠的警惕之心。
至于其他官員,由于離七人比較遠,只是隱約聽到要制裁廠衛的三言兩語,就大為贊同了,看來這個內閣至少還是有擔當的……
徐輝祖心里暗暗嘆了一口氣,這六位同僚根本不明白廠衛的誕生是怎么一回事!
這個強敵,源于當今天子對文武官員……不對,是對天底下所有人和事的不信任!
這不是說皇帝就不會重用誰了,只是說對誰都好,皇帝信任與否都是有條件有限度的。
甚至于徐輝祖覺得,錦衣衛和東廠之間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對立,要不然一個錦衣衛也足夠用了,皇帝為什么還要搞出一個東廠?
也正是看到這一點,徐輝祖才深深覺得此事的本質本該如此,朝廷不但沒有可能徹底取締錦衣衛和東廠,甚至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廠衛的崛起,迅速成長為龐然大物!
同時呢,對于廠衛,徐輝祖也有不同于其他閣員的看法,因為他在朝中勢單力孤,武人的地位又低,廠衛可能在很多方面都能幫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