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絲靈氣,從空間中,到被吸入靈根轉化為不同屬性的靈氣,再到經由功法控制游走不同的穴位,再到出現在手指尖、腳底、身體的要害之處等。
看起來有些復雜,實則只是在一瞬間就完成了。
張三就在洞府內,仔細揣摩感悟術法的奧妙所在。
每日的大半時間,他都會重復上述的術法修煉,不知不覺中,對于術法的運轉就熟練了起來。
此外,在每日清晨時分,他都會修習一番那兩門凡俗的武藝,并在洞府之外,施放其靈氣量能夠支撐的一二術法。這就導致其洞府外的那些山石樹木遭了殃,或是刀割,或是火燒,如若此等死物突然有了靈智,恐怕也會大聲叫罵張三。
如此這般,張三的術法修煉就在歲月的流走間,越發精進起來。
兩月之后,離青云宗五十里處的小坨山脈。
按照青云見聞錄此書的描述來看,小坨山脈的深處多會有一些一階的妖獸出沒,因為品階較低,靈智不高,恰好適合此刻需要戰斗的張三。
經過兩月的時間,對于那五個初階的術法,張三已經可以做到收放自如,純熟無阻,而那兩門凡俗的武藝,他所取得的進展也足供使用。
從演武處花費了一塊靈石購買了一柄鋒利的凡俗鐵劍,張三一路運轉水影術,走走停停兩日間,便趕到了小坨山脈,準備迎接自己的初次歷練。
小坨山脈深處。
一只山豬獸警惕的望向四周,觀察許久,發現并無不妥之后它這才放下心來,美滋滋的低下豬頭,準備引用小溪旁甘甜的溪水。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山豬放松警惕的剎那,一道水狀殘影從其后方突然出現,一柄鋒利的閃光寶劍隨之而來。
出于本能的警覺,山豬獸頃刻便察覺到了異狀,正準備拔腿就跑,可是先機已逝,未等它作出反應,那柄寶劍便“噌”的一聲揮砍在山豬獸的后腿之上。
但山豬獸此妖獸天生皮糙肉厚,一擊之后,僅僅只是打瘸了其后腿,但只剩三條腿的山豬獸自然行動速度大大下降,它吃痛的怪叫一聲,將豬頭朝向危險的來源處,張開大嘴露出兇狠的獠牙。
可下一刻,原本兇狠的山豬獸感受到了來自心底的恐懼,因為一顆碩大熾熱的火球正向它迎面襲來,雖說此火球速度較為緩慢,可是時下自己后腿已經瘸廢,行動根本不如平時迅捷,再加之那火球是離自己不遠處發射的,根本避無可避。
“轟”的一聲,巨大的火球打在山豬獸身上,一股皮肉被燒焦的氣味向四處散開,山豬獸哀鳴一聲,便不再掙扎,死在了地上。
張三將寶劍收回劍套內,確定山豬獸死的不能再死了之后,他這才上前,運轉起金屬性靈氣,使用金戈術將山豬獸開膛,取出其中的妖丹。
正準備離開之際,無意中發現在妖丹位置前方稍深一點處,有一點亮晶晶的光芒閃爍出來。
張三輕咦一聲,一種可能性浮上其心頭,略帶些緊張興奮之感,用金戈術再次切割山豬獸的身體,然后,此閃爍光芒的本體便顯露了出來。
果然是一枚靈晶!
妖獸簡單劃分可有低階、中階、高階、化形之分,大致與人族修士練氣、筑基、結丹、元嬰的劃分相同,在低階妖獸之中,又細分為九個等級。
若不考慮人族修士變化莫測的各種術法,以及人族修士普遍高于妖獸的靈智,同境界之下,修士想要勝過妖獸可謂難上加難。
但妖獸勝在繁衍快速,且壽元綿久悠長,修煉又毫無瓶頸可言,只需大量的時間,都能修煉入神秘莫測的境界。
而部分妖獸在修煉過程中,會將吸收到的多余的靈氣以靈晶的形式儲存在妖丹附近,以備不時之需。
是故,靈晶乃是濃郁靈氣之結晶。
上次去演武處購買聚靈陣時,他曾看到在聚靈陣旁有一名為釋靈陣的陣法。
與商鋪的掌柜交談了解一二后,才知道此釋靈陣是專門為釋放靈晶內的靈氣創造出的,一旦此陣法運轉,將靈晶放置在陣眼處,大量精純的靈氣就會出現在陣法所限定的狹小空間內,修士于其中修行,好處自不必多言。
張三滿心歡喜的將靈晶收入儲物袋中,心中計算到,此應是大半月所斬殺的第十四只妖獸,此行他共獲得十四枚一階妖丹,一塊靈晶。
妖丹可全部售賣給煉藥處,一枚妖丹少說也能售賣兩塊靈石,至于此靈晶,雖然僅僅是一階靈晶,但其靈氣量依舊可供自己向練氣三階的目標邁上一大步了。
原來,在進入小坨山脈不久之后,張三在與幾只妖獸戰斗完畢,其體內的丹田處便蠢蠢欲動,到了破階的時刻。
他遂尋找了一塊隱秘之地,順利的完成了破階。
破階如此輕而易舉倒是讓張三有些訝異,自己的資質何時在修煉之路上走得如此順暢了呢?
但事實上,張三晉入練氣一階圓滿之境已有多時,其丹田靈氣早就充盈,加上其每日不僅都會為玉簡注入些許靈氣,還經常施放術法,其體內的靈氣質量也早就開始緩慢的發生著轉化了。
所差的,僅僅只是一些戰斗感悟罷了。
在歷經幾次搏斗之后,順利破階,是很正常不過的事情。
收拾好,略略調整一番體內的靈氣,張三便決定返回青云宗,結束此次的歷練了。
但還未起身,張三就感知到不遠處有兩道與自己相仿的靈氣波動向著此方向快速趕來。
他迅速拔出那柄寶劍,暗暗運轉起土甲術。
稍待片刻,“嗖嗖”兩道破空聲后,就見兩名修士出現在張三眼前。來者是兩名男性修士,年紀與張三相仿,其身著黑褐色道袍,在左胸處繡有一只紅色的烏鴉,與青云宗修士所著道袍并不相同。
由此看來,定不是同宗修士了。
而陜州地處偏僻,修行宗門的分布密度也相對較低,在青云宗千里之內,排得上號的修行宗門也就只有黑鴉門一派了。
這樣想來,此兩名修士大概率便是黑鴉門中人。
張三心中一凜,不敢有絲毫松懈。青云宗與黑鴉門雖說停戰也有數十年之久,但昔日為了爭奪修行資源也好,為了吞并對方好一家做大也罷,所爆發的宗門大戰可是實實在在發生過的。
從宗門的凡俗典籍里張三了解到,當日戰況慘烈血流成河,雙方死傷的修士數以萬計。固然大部分的修士境界不高,但兩派的仇怨也是根深蒂固,難以化解。
這也是為何青云宗后山的修行洞府會免費發放給本宗的修士,且依舊有很多洞府空余的原因。
見張三一副戒備十足的模樣,其中一名臉上帶有雀斑的男子笑吟吟的一拱手,說道:“在下黑鴉門弟子張二,敢問對面的道友可是青云宗的高修?”
張三目不轉睛的盯著對方,土甲已在身體的各處要害凝結出來,隱沒在道袍之下,見對方發言問來,也不好不言不語,遂答道:“在下青云宗弟子龍四,不知兩位道友趕赴此處有何見教?”
“哈哈,道友莫要緊張,你我二宗停戰已久,我等后輩修士也沒有什么不可化解的仇怨,不必如此戒備!此次我等前來,是想和道友分享一道機緣,還望道友行個方便,能助我兄弟二人一件小事!”
“道友好意在下心領了,不過在下此刻身負宗門重任,需即刻趕回,還是下次再說吧!”
話音還未落地,張二身旁那名修士就直挺挺的向前走了一步,右手緊攥著一把霧蒙蒙的寶劍,看其上似乎有靈氣流轉,當是一把靈具寶劍才是。
張三見此狀瞳孔微縮,調轉體內的金屬性靈氣,于左手處隱隱形成幾道金色飛刀,且水屬性靈氣也已經調轉完畢,只要一發現此子有攻擊自己的意向,便迅速將飛刀甩出,牽制其一二,給自己逃走制造機會,然后運轉水影術,快速飛遁逃走。
但是,此也是下策之中的下策,從方才這二人向自己趕來的速度看,此二修士皆身負不俗的飛遁術法,恐怕比自己還要快上幾分,如若方才張三直接飛遁而走,若這二修士繼續跟隨,恐怕最先耗盡靈氣的便是自己。
到那時,自己豈不是成了對方案板上的魚肉,任其宰割么?
于是,張三才停留了下來,想探清此二修士的虛實,即使真是帶有敵意而來,那困獸猶斗,也要對方付出一些代價才行。
卻見走上前來的這名修士,一副刻薄之相,用一對三角眼惡狠狠地盯著張三說道:“青云宗的小子,別給臉不要臉,老子可告訴你,今日你答應也是,不答應也是,否則這小坨山脈可不介意多添一具枯骨!”
“哎,九弟,不可無禮!”只見張二用手將張九輕輕一拉,退了半步,板著臉對張九說道:“在宗內可是經常教導你要待人溫和,不可失了禮數的!”
爾后又轉身,依舊笑吟吟的對著張三說道:“我這弟弟欠缺管教,道友可別在意!不過,他所說的也卻是實情,此等山脈荒無人煙,誰知道會不會突然有高階的妖獸竄出來,傷到道友呢?我看道友還是再考慮考慮,慎重決定吧!”
言語之間,依舊是輕聲笑語,看似是為張三考慮,實則威脅之意濃重,那抹笑意之中,潛藏的惡毒心思也昭然若揭。
張三心中苦笑一聲,看來,今日是難逃此劫了。也罷,船到橋頭自然直,且聽聽這二修所為何事,或許還有些許轉機。
見他防備不減,向著對面的二修喊道:“既然如此,道友不如直說所為何事罷?”
聽到此語,那張二面露喜色,其身旁的張九則鄙夷的瞥了張三一眼,再看到張三所持的凡俗鐵劍時,就更是面露不屑的輕哼了一聲。
“道友果然是人中龍鳳,識時務的俊杰,在下可向道友保證,此事如若做成,在下與道友皆可大有收獲!”
說完,便細細的向張三介紹起為何需要其相助一臂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