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起的肢體伸展著,身體以“大”字形仰面躺在地上,仰望天空。
他的衣衫破爛不堪,似乎是剛經歷一場慘烈的激斗。
與他激斗的對方的狀況如何不知道,至少楊起是很慘,真的很慘!
和他的傷勢相比,衣衫破爛不堪算是小事了,只見他臉上皮肉腫脹,一塊青一塊紅的,嘴唇外翻,還遍布著不少血污,顯然對方下手不輕,招招要人半條命的那種。
而他的身體,情況不比臉上要好多少,除卻左手以外,他的其它三處肢體似乎被蠻力打斷了,變得有些扭曲,給人一種如果再去觸碰,整個手腳就會真的斷裂一般,十分的恐怖。
最慘烈的是,就連楊起的腹部以下位置,似乎也受到了重創。
這個部位,哪怕只是不小心的打到了,也會痛苦不已,更別說變成如今這般模樣。
也不知道對方和楊起究竟有著什么樣的仇,居然下手狠到了這個地步,簡直是慘絕人寰。
......
痛,劇痛,鉆心般的痛!
這是楊起醒來后的第一感官。
這該有多少年了,沒有感覺到如此這般的疼痛。
不對,應該說,自打修真以后,他就沒有感受過來自肉體上的疼痛,而今居然破天荒的感受了一回。
面部以及身上的傷他能夠忍受,可是這傷,痛的讓他感覺到深深的恥辱。
用他的話來講:受此大辱,不殺對方,誓不為人。
若是讓他尋到下手的人,必將打得他肉身俱滅,神魂消散,不入輪回,永失世間!
這,就是楊起的霸道與狠厲,一位九劫散仙的手段。
說到這,那就再講講這位九劫散仙的經歷吧。
......
楊起,誕生自一商賈之家,在他三歲懵懂之紀,一位仙風道骨,正氣凌然的老道士尋上了門,稱其有仙人之姿。
在這敬仙畏鬼的時代,每個人都對超凡脫俗的力量極為敬畏、敬仰,談之而無色變。
因此,在聽聞自己的兒子有仙人之姿后,楊父別提有多么開心了。
當然,楊父亦不是愚蠢之人,并沒有直接聽信老道士的話,一開始也懷疑過。
不過,在老道士小露一手后,楊父立即相信了。
只見老道士手中浮塵隨意一揮,天上一片烏云籠罩而來,而后狂風怒嚎,隨著一陣電閃雷鳴,暴雨突降。
接著,只見老道士再次一揮,天上的風云驟雨又蕩然無存,化為一片晴空,萬里無云。
在見識到了老道士這“仙人手筆”,楊父哪里不知道自己是遇上了“仙人”,毅然而然決定讓自己的小兒楊起跟隨老道士修仙。
楊父也是個有想法的人,待他日楊起修煉有成,證道為仙,那么他楊家就是出有仙人的家族,定當受世人敬仰,得以流傳千古。
屆時,家族有著楊起這位仙人庇佑,也定當興盛不已,香火不斷,后世長存。
只是,楊父哪里知道,這所謂的“仙人”老道士,并非真的仙人,不過是一個追求飛升仙界的其中一個修真者而已。
老道士修煉三百載有余,可是別說飛升仙界了,就連修真的境界都不曾修煉至絕巔,飛升仙界證道為仙,對他來說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不為仙,哪怕是一個修真者,壽元也是有盡頭的。
以老道士的境界,本來足夠活到六百歲,可是他修真修的太晚了,再加上曾經受到過重創,舊傷未愈,影響到了壽元,因此不過三百載壽元就即將到了盡頭。
無緣飛仙,修為又不得存進,膝下無子無女,又沒有徒兒的老道士不愿意自己的傳承就此斷絕,無人知曉,這才起了下山收徒之念,想傳下自己的一身道統。
正因如此,老道士最后才找上了楊府,因為他感受到了楊起的非凡之處,著實有仙人之姿,比之他還要更甚。
說不定有朝一日,楊起能夠修煉有成,得以飛仙,也算是滿足了自己未曾達到的念想。
再不濟,就算楊起也未能證道為仙,等楊起百年以后,也能夠像他這般傳下道統,不至于讓自己的道統斷絕。
在楊父滿懷期待的目光,以及楊母的依依不舍的目光中,方才三歲的楊起最終被老道士帶走了,走上了修真的道路。
楊父膝下有四個兒子,楊起是第四個,因此就算沒了楊起,楊父也不至于太過難過,更別說自己的幼兒是隨“仙人”修仙。
而楊母,純粹是舍不得自己的兒子,哪怕楊起是成人,這般離去楊母依然會十分的舍不得,更別說楊起年紀還如此之小。
將楊起帶到自己修煉的洞府后,老道士先是用各種寶藥給楊起進行洗禮,幫其筑基。
這些寶藥,無一不是珍品,價值連城,放在修士眼中也是不可多得之物。
放在以前,老道士可不會這般奢侈,最多一樣一樣省著用,而不是像現在這般一股腦用在楊起身上,他可萬萬舍不得。
但是他如今壽元將近,這些寶藥對他來說也派不上用場,既不能幫他治愈舊傷,也不能延年益壽。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老道士這才舍得奢侈一番,用在楊起身上,只求給楊起打下良好的根基,助他在修行路上一帆風順。
老道士最終只教授了楊起三年,三年后,老道士壽元走到了盡頭,無力回天,就此坐化,離開了人世。
此后,老道士的洞府之內,只剩下了楊起一個人。
好在老道士已然將自己的道統各個法門盡數傳給楊起,又教會了他一些生活的基礎知識,楊起也不至于一無所知,能夠一個人獨自生活。
從此,楊起開始了自己的漫長修真歲月,一心只為證道為仙,以滿自己的師尊,也就是老道士的畢生所愿。
修煉無歲月,待楊起修煉有成,已是百年光陰。
由于走上修真之路,已然辟谷不需要進食,因此,在這百年之內,楊起很少離開洞府。少數離開洞府的幾次,也是為了外出采摘一些靈藥,而后又匆忙而歸,繼續修煉。
在老道士走后,楊起也不是沒有想過回去看望自己的雙親。
可是老道士的洞府十分的偏遠,不知位于何處,再加上楊起被帶離時才開始記事,十分懵懂,也不知自己家在何處,就連自己的雙親的面目,都有些淡忘了。
因此,楊起就算想回家探親也無從走起,也慢慢息了這份心思,留待以后有機會再四處尋探,看看有沒有機會尋到自己的家。
在一次閉關之后,已然數十年光景,換算年月,楊父楊母也有百來歲了。
在普遍壽元只有五六十歲的凡人界,楊父楊母就算身體再好也活不過這么久,怕是早已死去數十年。
說起來,楊父楊母絕對想不到,老道士帶走楊起那日,竟是他們見楊起的最后一面。
至此,楊起也沒有了回家的心思,畢竟已然物是人非,家中的人都認不出誰是誰,就算知道了身份,也很難親昵。
他最后能做的,也就是找到二老的墳墓,給他們上了柱香,磕了幾個響頭,以報他們的生養之恩。
想來九泉之下,二老知道自己現在的狀況,想必也是倍感欣慰,驕傲萬分吧,畢竟他成了他們敬畏的“仙人”。
此后光景,楊起基本上一直在自己的洞府修煉,摸索著仙道之路。
只是,修仙又豈是易事,縱然楊起幾百年后最終登臨修真絕巔,摸索到了飛升的門檻,卻在最后一關上遇到了難題。
飛上仙界,要證九重劫難,也就是所謂的九九天雷,方能夠達至真正的圓滿,得以飛升。
由于準備不足,外加急于求成,楊起最終只渡過了七十二道雷劫,剩下九道雷劫卻再也抗不過來了。
好在生死關頭,楊起使出了逃生秘書,破體遁靈秘術,自爆肉身,遁走元神。
到了楊起那時的境界,肉身自爆并不會真正意義上的死亡,只要元神尚存就能夠繼續存活。
只是,若是沒有逆天寶藥或者絕世機緣,就無法重新凝聚自己的軀體。
修真界不乏有沒渡過天劫但是存活下來的人,雖然沒有渡過全部九九天劫,但是終究是渡過了部分天劫,他們也因此有了部分仙道之力,被稱之為所謂的散仙。
原本如果成功飛升仙界,會化為一尊地仙,失敗的話,只要能夠存活,則是會化成散仙。
就境界和力量而言,散仙是不如地仙的,但是散仙也并非一成不變,可以通過不斷的渡劫彌補所缺少的仙道力量以及法則,增加自己的力量。
散仙劫最多可以渡九次,也就是散仙九劫。
每渡過一次散仙劫,就會獲得一部分力量,等到渡過七次散仙劫,就已經擁有勉強媲美一般地仙的力量。
若是渡過全部九次散仙劫,那么其力量將會超越地仙,堪比地仙境界之上天仙境。
雖然渡劫失敗,楊起并未氣餒,在修養好后不斷的積累,渡劫,最終渡過了全部九次散仙劫,成為了一名九劫散仙。
哪怕是一劫散仙,其實也勉強能夠算作一位仙人,其力量遠比渡劫飛升前可怕,一定意義上也能夠長生不朽。
但是楊起不甘至此,想要繼九劫散仙之后繼續渡劫,以己身之力打破仙凡兩界通道,殺入仙界,從而達到自己的最初目標。
只是,這又豈是那么簡單的一件事呢!
縱然楊起身為九劫散仙,堪比天仙,但是天地降下的劫雷也更為的劇烈,不是之前的散仙劫所能比的,最終,楊起依舊無力回天,又一次敗在了飛升劫之下。
楊起想照舊使出破體遁靈秘術,可是早已沒有肉身的他又哪里能夠遁走元神呢,最終只能自爆九成九的元神之力,徒留一絲真靈遁走,一身修為百去九九,可以說是蕩然無存,不過總歸是活了下來。
重傷的楊起而后陷入了深層的昏迷,那一絲真靈在沉睡中一邊自我療傷,一邊不斷的自我游蕩著。
就這么飄蕩了不知道多少年,楊起的真靈甚至不知不覺間來到了世俗界。
恰逢現在的這一具肉身的主人逝去,他的真靈蘇醒了一縷意識,被這具身體吸引,主動進入到了這具身體之內,成了這具身體的新主人。
楊起,這具身體的名字,和楊起的名字一樣,卻也算是一個巧合吧。

北海飄
本文背景算是異世仙俠,不在地球,時代還是偏古史那種,不過可能不是寫仙俠世界,而是仙落凡塵在世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