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泉雖然摸不清野狼幫為何要放棄這處營寨,但是他聯想到前幾次的剿匪,越想越擔心,還是認為不能在此地多做停留。
他決定等眾人稍微休整了一下之后,仍舊按照先前的計劃立即將這營寨搗毀,壞了野狼幫的這處基地。
然而野狼幫比劉清泉想象的更快發難了。
“咚!”
一聲悶響傳出,此營寨的一處依山而建的偏房旁邊的墻壁突然裂開,從里面走出了大群的野狼幫幫眾。
與此同時,其他幾處隱蔽的所在也鉆出了野狼幫的幫眾。
原來野狼幫在修建這處營寨時,就已經想好以后可能再次面對進山剿匪。
所以將這座營寨修建得易守難攻,但是卻沒想到內部卻束手束腳的。
而且經過長期探查,李溫還發現營寨周圍還有不少地方,土質疏松,敵人輕而易舉就能通過挖隧道的方式進入營寨內部。
而一旦敵人進入到營寨內部,原本易守難攻的營寨反而會讓自己作繭自縛。
雖然敵人未必會及時發現這種缺陷,但野狼幫三位當家誰也不敢冒這個風險。于是野狼幫大當家就決定狠狠心,放棄這座營寨,另尋一個地方。
就在他們決定將這座營寨破壞掉之時,李溫卻想到了一計,利用此地的特性,誘騙對方進入,然后自己再埋伏在各處隱秘的隧道處,伺機而動。
為了防止敵人察覺,李溫建議在每個隧道入口的地方留下五尺厚的石壁,不再繼續挖,只等到敵人進入營寨之后,再動用武技直接擊破這道厚厚的石壁。
野狼幫其他人聽了此計,紛紛感嘆其精妙無比。并且配合此計,將營寨布置得更加適合從這些隧道入侵。平時在隧道入口設置暗哨,嚴格把守。
張志山的軍隊雖然查找了各處地方,但是由于李溫預留的石壁太厚,他們并沒有發現什么異常。
野狼幫幫眾從隧道鉆出,來到自己平常居住的地方,趁著剿匪軍隊的眾人還在休息,發動突然襲擊。
只聽得營寨各處陸續傳出慘叫聲,驚怒交加之聲。野狼幫的這次奇襲對剿匪軍隊造成的傷害比之前加起來還要多的多。
剿匪的眾人根本沒想到,之前已經將這處地方搜得干干凈凈,怎么會突然從背后冒出來這么多敵人。
各家族子弟和張志山所率領的軍隊想要和到一處,結成陣勢,但卻被這些精心設計的營寨布局分割得支離破碎。
眼看著傷亡還在繼續增加,處在第一線的張志山迅速下令道:“所有人!將這些鳥房子給我拆了!”
剿匪眾人聽了,頓時如夢初醒。
那些沒有碰到敵人的剿匪子弟不再按照此地布置前進,而是運用起手上的兵器,將整個營地砸了個稀巴爛。
而遭遇敵人的子弟,則開始一邊纏斗,一邊故意破壞周圍的環境。
由于這處營寨的建筑大都是由木頭修建的,只有少數地方砌有石塊,所以眾人摧毀起來并不困難。
很快這一處營寨便被徹底毀了,進山剿匪的家族子弟和張志山率領的軍隊總算匯聚到了一處,結成了陣勢。
雖然剿匪眾人反應過來之后,奮力拼殺,沒有讓野狼幫幫眾討到什么便宜,但是野狼幫先前出其不意的偷襲,還是大大削弱了剿匪眾人的力量。
盡管力量被削弱,但是總體來說劉清泉這方在人數上仍舊占據一定的優勢,而且低階武者在修為上也比野狼幫要稍強一些。
這都是因為張志山及時下令,沒有讓野狼幫進一步得逞的緣故。
如果野狼幫要在這里火并,那么最終勝利的還是劉清泉等人。
劉清泉眼珠子轉了轉,便對野狼幫的眾人朗聲道:“野狼幫的各位,我看你們的花招恐怕是用盡了,眼下單看武者數量,還是我方站優。如果你們想要硬拼,恐怕要全部交代在這里。”
“不如這樣吧。你們野狼幫有三個大師境界的當家,我方也有三位大師境界的高手。咱們六位高手做個了斷,不要牽扯這些低階武者了。”
劉清泉提出這一建議,一是因為擔心這次剿匪之后己方死傷太多,不好對各家族交代。
二是擔心一旦陷入亂戰,自己就沒法照顧這位趙大人,一旦這位趙大人被對方拿住,那就糟糕透頂。
三也是因為對己方三名高手的實力極為自信。
見對方三人猶豫不決,劉清泉再次出言挑撥道:“難道貴幫三位當家真的寧愿將自家兒郎派過來送死,也不愿親自下場來與我們搏這一鋪嗎?如此行徑豈不是讓你野狼幫幫眾寒心嗎?”
感受到自家幫眾的目光,野狼幫大當家,一位四五十歲的獨眼老者心中有些嘆息。
如果那位軍隊統領稍微猶豫一下,沒有立即下令,那么己方很有可能摧枯拉朽一般將對方更多的人斬殺,到時候主動權就會掌握在己方手上。
可惜沒有如果,現在兩方對峙,無論哪一方輕易撤退,都會給對方追殺的機會。
所以劉清泉這樣的提議,其實也是給了野狼幫眾人一定的機會。
劉清泉等人想要擒賊先擒王,野狼幫這邊又何嘗不想如此呢?如果順利將劉清泉擊殺,對方沒了指揮,必定破綻百出,憑野狼幫的實力未必不能戰而勝之。
想通此節,野狼幫大當家王鎮虎與李溫和劉奎對視了一眼,對站在對面的劉清泉回應道:“好吧!既然劉兄如此邀請,那我三人就應了這一場賭斗罷!”
聽聞此話,劉清泉便吩咐己方眾人向后撤,讓出一片較為寬闊的空地出來。
對面的王鎮虎,李溫和劉奎三人見了,也同樣讓野狼幫眾人后撤。
兩方人馬在后撤的同時,眼神卻都凝視著對方,不敢有絲毫的放松,生怕對方有什么異動。
劉清泉招呼著張志山和林鎮南,說道:“兩位,這次剿匪就全看你們的了,萬萬不能手下留情,務要將野狼幫這三人擊斃當場!”
林鎮南和張志山紛紛答道:“必當全力以赴!”
劉清泉聽罷,這才放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