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獨孤浪倒斗西夏王陵(四)
獨孤浪在從主神空間的商城里面購買了《鬼谷子奇門風水秘術》之后,便仿佛一下子真的變成了一個鬼谷子流派的風水大師了。
在他和丁春秋一路上打馬奔向賀蘭山的行程之中,那些河西之地的山山水水,名山大川,在獨孤浪的眼里,完全又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也許在過去的獨孤浪的眼里,那些名山大川也只是旅游景點而已;而現在他學會了風水秘術之后,在獨孤浪的眼里,那些名山大川卻全都變成了各種藏風聚氣的寶地了。
在一路之上獨孤浪為丁春秋不停的講解,他們所路過的那些名山大川,在風水學上面的意義。
這讓丁春秋一路上不停的贊揚獨孤浪,丁春秋此時內心已經覺得他這位師叔,真的是一位風水學方面的大師。
而獨孤浪也發現,丁春秋對于他的屈服度和好感度有了顯著的上升。
這一天獨孤浪和丁春秋兩個人終于趕到了賀蘭山的腳下。
賀蘭山脈為近南北走向,綿延200多公里,寬約30公里,是內地西北地區的重要地理界線。
山體東側巍峨壯觀,峰巒重疊,崖谷險峻。向東俯瞰黃河河套和EEDS高原。山體西側地勢和緩,沒入ALS高原。
獨孤浪和丁春秋二人棄馬步行,開始攀登賀蘭山。
丁春秋爬著爬著有些倦了,便對獨孤浪言道:
“師叔,歇歇吧,我累了!
咱們爬了這大半天,這是要去哪方啊?!”
獨孤浪看了一眼渾身冒汗的丁春秋,然后停下來,指著山麓,說道:
“好,那就歇歇吧。
春秋,你從這半山腰往前看去,猜猜那賀蘭山的山麓上面的黑色凹痕是什么?”
丁春秋順著獨孤浪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山麓表面巖石的光滑處,有幾十道深淺不一的巨大黑褐色軌跡一般的痕跡,就像是某種巨獸怪物的爪子在山麓上面反復刮擦留下來的抓痕。
丁春秋看了半天,說道:
“難道說,這是天龍下凡,在賀蘭山上面落腳處留下來的爪印子嗎?”
獨孤浪聽罷,笑了笑說道:
“哈哈,春秋,你說對了一半。
古人就是把這里叫‘龍爪印’,因為這些痕跡看上去像是人們腦中想象的,在天空之中飛行的巨龍的爪子留下來的印跡。
從而認為這里曾經出現過龍的身影,而斷定這里是龍脈所在。
但是,實際上這里只是古代冰川活動遺留下來的痕跡而已。”
丁春秋被獨孤浪說得有點發懵,他馬上發問道:
“師叔,您說的冰川就是天山上面的冰帽子嗎?”
獨孤浪點點頭,說道:
“對,就是你們說的冰帽子。
事實上,在洪荒遠古時代,大地是被巨大的冰帽子覆蓋著的,而后來冰帽子融化了,才出現了大洪水,后來方才有了大禹治水的典故。
而像賀蘭山這樣子的山脈,在洪荒遠古的時候,都是像天山一樣覆蓋著厚厚的冰帽子的。
當天氣變暖,冰帽子融化的時候,就會順著山體向下移動,這樣冰帽子和山體接觸的地方就會產生摩擦,從而形成樣式不同的冰川活動的遺跡。
當冰帽子全部融化成為水之后,人們就看不到冰帽子了,人們看到的只是那些冰帽子滑動留下來的痕跡。
可是風水堪輿的術士們同樣不懂得冰川活動的道理,于是便認為這些冰川活動的痕跡是古代天龍留下來的爪印。
如果再過幾千年,恐怕這些痕跡也都會經過風雨剝蝕而消失的。”
丁春秋此時言道:
“師叔,您的意思是,風水堪輿的術士像我一樣,錯把冰帽子摩擦山坡的痕跡,當做是龍爪子印跡,所以認為這里就是龍脈所在,那么說我們是不是已經在賀蘭山上面找到了龍脈了。”
丁春秋言罷,顯得格外興奮。
獨孤浪點點頭回答道:
“春秋,沒錯兒,就是這里了,這里就是這賀蘭山的一條大龍脈,我料想那西夏國皇帝李元昊的王陵也就在此地了。
我們目下就是要找到一個露在外面的墓道入口的痕跡,然后順著墓道入口下到大墓之中,這樣子我們就可以去把李元昊大墓里面的金銀財寶全都給倒騰出來了!”
丁春秋此時活躍了起來,他馬上四下張望,想要看看墓道入口究竟在哪里,以便于下墓倒斗兒,弄出金銀財寶來。
獨孤浪看到丁春秋如活猴得了多動癥一般,四下尋覓,于是出言勸阻道:
“春秋,不必亂看,你師叔我早有成算在心。
你且再歇歇氣力,一會兒我們就去墓道入口,然后下墓倒斗兒!”
丁春秋一聽這話,馬上坐了下來,繼續喘大氣,一邊喘大氣,一邊說道:
“師叔,您都找好墓道入口了嗎?我怎么沒發覺您像在找什么的樣子呢?”
獨孤浪心中暗笑,想到:
廢話,有了這《鬼谷子奇門風水秘術》和位面世界全息地圖MOD,還用我自己費了牛勁兒去找嗎?
原來,獨孤浪剛剛到達了賀蘭山腳下,位面世界全息地圖MOD就為他把周邊的全息地圖給打開了。
而那本《鬼谷子奇門風水秘術》居然也可以變成位面世界全息地圖MOD的插件,在地圖MOD上面的插槽一安裝,居然就可以在全息地圖上面,按照獨孤浪的要求,自動進行風水堪輿的模擬作業。
在一瞬間就計算出來了李元昊大墓的墓道入口的具體位置,并且給獨孤浪在地圖上面標了出來。
獨孤浪帶著丁春秋爬山,就是為了到達半山腰的墓穴入口,然后從墓穴入口進入大墓,下墓倒斗兒。
不過獨孤浪是真的沒想到,丁春秋的體力居然廢物到如此程度,爬到一半兒,就開始叫喚受不了,要歇歇腳了。
獨孤浪微微一笑,對丁春秋說道:
“春秋,趁你歇腳,我來問你,這風水堪輿的學問,你可有興趣嗎?”
丁春秋點點頭回答道:
“有!還請師叔教我!”
于是,獨孤浪便故弄玄虛的說道:
“好吧,那師叔就給你說說風水堪輿這門學問。
《葬書》有云: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
故風水之法,乃藏風聚氣之法也。
又《淮南子》有云:堪者,天道也;輿者,地道也。
故堪輿者,乃追究天地之道也!
我這么一說,你應該明白了,實際上,這風水堪輿之術,其實就是從那法天相地的五行術數之中派生而來的。
這風水堪輿之術也就是應用五行術數的原理,追究天地之道,藏風聚氣的一門道家法術而已。
既然是道家法術,那就分陰陽兩儀,對應陰陽二術。
陽術就是用來給活人蓋陽宅的;而陰術則是用來給死人找陰宅的。
古往今來,通曉五行術數的奇人異士在這兩方面著書立說的汗牛充棟,不勝枚舉。
我們既然是找陵墓,那么就要用陰術,比較出名的陰術書籍,那就算是晉人郭璞所著的《葬書》了。
你若是想學可以到我們天山上面逍遙仙宮的藏書館里面去找找,應該可以找得到。
而且市面上的書局也是有銷售的。
但是,像《葬書》這樣子的陰術書籍,講的主要是明法,也就是說,講的都是那些可以公開說給眾人知道的法門。
而陰術里面還有陰法,那就是陰術里面最為精深幽微的地方了。
這陰法大多都是奇門遁甲之術,以擺陣造煞,破陣化煞為主,涉及機關幻術,以陣生煞,以煞禍心,是一門血腥的法術。
而這些法術主要針對的不光是盜墓之人,也是針對墓葬來使用的。
擺陣造煞,可以改變墓主人大墓的風水,從而拉低他后人的氣運。
同樣,破陣化煞,則可以破掉墓主人大墓的煞氣,讓后人氣運興隆。
我們就拿這李元昊的大墓做例子來說,這大墓建在地下深處,而入口則要選在半山腰處的龍爪印之上,這叫做頭頂天龍。
而一會兒我們要是從墓道入口下去,你就會發現,墓道里面其實有一條地下暗河,這叫做腳踏水龍。
這一上一下,一天一地,兩條龍給李元昊的大墓聚氣藏風,也算是盡顯帝王威儀了。”
丁春秋聽完獨孤浪這話,急忙問道:
“那么,師叔,如果我們要是下了大墓,斷了他河西家的龍脈,那他們西夏國皇帝豈不是就得跟著遭罪了嗎?
師叔,那小皇帝嵬名諒祚讓您去大遼送《老子化胡經》,想要借刀殺人,咱們還不破了他河西家的龍脈,以示懲戒嗎?”
獨孤浪聽罷,哈哈大笑起來,然后說道:
“哈哈哈哈,春秋,你想多了。
這天龍實際上就是冰川活動的痕跡,那冰川就是你口中的冰帽子。
你說天山上面的冰帽子還不得有萬鈞之重,它的同類所造成的劃痕,豈是你我之輩可以改變的?
那是需要天地風雨經過千萬年的剝蝕才能達到破陣之效啊!
而那地下暗河實際上則是地下水脈,我們除非可以移山倒海,或者統帥大軍,投鞭斷流。
否則又如何破的了這天龍水龍的二龍拱衛的大陣呢?”
丁春秋聽完一臉悶氣的說道:
“師叔,那我們就無法懲治得了那嵬名諒祚了嗎?”
獨孤浪說道:
“哈哈,我觀那嵬名諒祚先天不足,后天又沒有得到補益,所以并非長壽之人。
另外,此人心機深重,他為奪權柄,弒舅殺妻,私通表親之妻梁氏。
以回鶻混血之身,統領百萬黨項虎狼之族,猶如赤身舞蹈于刀山火海之上。
其身心交瘁,估計是命不久矣,恐怕我們去了一趟大遼,再回來之時,其人已死啊!”
丁春秋聽完之后,哈哈大笑起來,說道:
“師叔,嵬名諒祚都要死了,,那我們還去大遼送經書干嘛呢?
哈哈哈哈,還不如去草原上面騎馬撒歡兒呢!”
獨孤浪得意的說道:
“我正是此意,那《老子化胡經》本就是佛門不喜之物,我們為何要去大遼進獻?
如果我們從這李元昊的墳墓之中找到珍貴佛經的話,倒是可以敬獻給大遼皇帝,換個一官半職,或者金銀財寶。
這才是我們要做的!
好了,春秋,你歇息夠了嗎?我們準備下墓倒斗兒去吧!”
丁春秋此時已經氣完神足,休息好了,于是回答道:
“師叔,我們走!挖寶去!”
于是這叔侄二人便朝著大墓的墓道入口處攀巖而去。
這李元昊的大墓果然造的精致,大墓入口在賀蘭山半山腰處,冰川活動之后留下來的眾多侵蝕洞穴之中的一個洞穴內部。
在外面看去根本就無法發現,而多虧有了位面世界全息地圖MOD,準確的標出來了墓穴入口的位置。
這侵蝕洞穴表面看起來不深,而實際上內部卻別有洞天。
獨孤浪和丁春秋二人從入口進去,每下愈況,好像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一樣。
這墓道進去,周圍墻壁都使用錛鑿斧鋸加以打磨,顯得格外光滑,連個蒼蠅都站不住腳。
如果攀援,必然落入深淵摔死。
而獨孤浪和丁春秋二人則是使用了逍遙御風之術,從墓道入口憑虛御風緩緩下行,最后終于落地。
待落地之后,丁春秋的眼睛就不聽使喚了,開始到處亂看,就為了找到金銀財寶的所在之處。
但是結果卻讓他失望,別說金銀財寶了,墓道下面連個像樣子的石頭雕像都沒有,卻是一片空空如也。
丁春秋抱怨著說道:
“師叔,這大墓里面咋啥都沒有呢?”
獨孤浪輕啐一口說道:
“咄!春秋,莫要心急,這才哪兒到哪兒啊!
我們繼續往大墓里面走,等到找到水龍,就順著水龍脈找。
生氣乘風則散,所以要把墓穴選在地下深處,以達到藏風聚氣之效果。
而生氣界水則止,所以水龍環繞之處,必是那棺槨和陪葬品堆放之處。
所以豎起來你的兩耳,在這地下洞穴之中聽著流水之聲。
若是水聲潺潺之處,必是我等尋覓的寶藏所在!”
丁春秋聽完就像小學生提前得到了期末考試的答案一般,猶如醍醐灌頂,他開始停止四下張望,一心豎起來耳朵,聽著地下水脈的流動聲響。
丁春秋聽著聽著,突然喊道:
“師叔,您聽,是不是在我們的左前方有流水的聲音?”
獨孤浪心想:
不用你說,我的全息地圖上早就都標好了路線圖了,不但知道哪里有暗河,還知道哪里有機關埋伏。
但是我現在哄你玩玩吧,讓你小子也玩一把古墓麗影!
呵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