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深秋冷,就用蘇七的話說,老天爺不給面子,欺負可憐人,可憐人就變得更可憐,出來時還秋老虎橫行,天熱不行,誰知路到半途老天爺立馬翻臉,只差下那三尺雪,縱是練家子,可憐只穿了身單衣蘇七還是被冷得叫罵,恨恨望向老天爺罵了幾句,可是老天爺也沒開眼長耳,聽不見看不見。
更可氣的是二師兄,把他扔在這荒山馬嶺不管,不聲不響離去,留下過字條讓他自行去長平縣龍門碼頭的地方與他碰頭,長平縣他知道的,翻過對面那座山就是了,這是二師兄一起時對他說過的,龍門碼頭看樣子還得去問人。
蘇七輕縱上樹,望了望遠方,遠方霧霾一片,見不著人家,拿出身上的背包,把里面干糧拿出來吃,身子冷得哆嗦了幾下,拿出背包里的那把劍,看了看,興奮的抽出看了看,寒光映面,又收劍包好,這是師娘送他的,其實也只值幾兩銀子,但是意義不同在于自己以后就是個真正的江湖人,這個身份是兒時的夢想,仗劍走天涯做個大英雄,能做說書人口中的大俠。
又記起兒時拿起樹技丫與對頭們的大混戰,揮舞凌亂無敵奮勇向前,承受住痛的就會傲視群眾,英雄無敵。承受不住的,就會哇哇大哭告之家人挨了打,那時的蘇七就會被爺爺一頓揍,失去雙親的蘇七不吭一聲忍著,別人家看著也不忍,都是鄰里鄉親,蘇七的爺爺又低下聲賠禮,大多就算了,就沒多計較,只是讓自家小孩離蘇七得遠點,不與他一起玩。
蘇七不由又想起他的伙伴鐵桿吳二牛,兩人聯手在村子那時成為兒童一霸,二牛父親早年征戰時征死,母親堅辛的拉扯著他,早年娘家人勸其改嫁都沒去聽,舍不得拋下二牛不管,但讓對二牛放之任之又不行,尋親戚在城中給自己找了個活計,又讓二牛去店鋪做了學徒伙計,在城中安頓了下來,與蘇七就分開了。
那時的蘇七因沒有人陪玩,就偷偷躲著跑去十里外的城中找二牛,二牛在鋪子憨憨賣力,說話討喜,深得師傅喜愛,有事就給他放了個小假,而對于剛熟識小城的二牛,就帶著蘇七直奔一座叫春潤茶樓的地方,向小二哥買了杯茶,要了個不占坐地兒,等待茶樓說書人開講。
說書人往往說起多講《史記》列傳人物,說那荊軻刺秦王,說那霸王烏江刎英雄未了,說的這些有點聽得多了,讀過書的也從書上也讀過,沒啥新鮮,就起哄,讓姓陳說書人說那《春月記》香艷小說本,更有人使亂讓唱青樓十八摸,眾人笑呵樂樂,茶樓一時亂哄哄。人多生意就好這時的小二也忙了頭轉,當然,姓陳的說書人未遂大家伙的愿,若遂了,官府會讓其吃不少苦頭,就向四周人作拱拜了拜,擼了擼長袖衫,靠桌進一步,用響木一拍桌,茶樓為之一靜,抑揚頓挫說道“今日就不說其它,說說那江湖一代大俠羅云生羅大俠,……”
故事說得精彩就忘了時間,蘇七有一次才發現到天黑了。趕緊二牛告別,急急匆匆向家跑去。
十里路。對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路程是遙遠的。更何況還要過一片山墳地。蘇七就。悶著頭向前跑去。不敢回身張望。去到村頭看到爺爺提著燈籠拄著拐杖。低下頭來不敢看。蘇七的爺爺,也沒有說什么,轉身就回了家,蘇七跟在后面,有點后悔,回去老老實實,抄寫爺爺讓讀的書,
但在半夜,經常夢起說書人的精彩故事,自己也成了那里面的一角,一把劍,一匹馬,衣著青衫闖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