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狗尾草亂晃蕩。
才過了幾日這熒玉公主便準備妥當并安排衛鞅進宮了。
她身穿繡著仙雀圖案的淡金色溜絲薄裙,束腰的帶子裹的微緊,碧珠釵綰在長發上,這打扮讓蘇音都忍不住多看幾眼。而她猜測衛鞅也一定多看了幾眼。
蘇音也做了一身淺藍色廣袖子流仙裙,略施粉黛,修了彎眉。奈何實在不會綁古代那些復雜的發飾,只簡單編了發。
衛鞅喚她出門前已向公主說明帶她一起去,熒玉作深明大義又鏗鏘有力的點頭同意。
他看到蘇音,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很快轉為淺笑打趣道:“我早曉得你是個俊俏公子,沒想到你男扮女裝竟也像個美人。”
衛鞅拐著彎夸人的方法倒是新鮮,蘇音壓著頑皮性子只回了個禮貌的笑容。
“衛公子,車馬已經備好,現在可以上路了。”公主身邊多了一個婢女,她已經快步迎過來,十分親和的樣子。
御花園里,秦王像個平凡老人,在修剪一些不知名的草木。
見到衛鞅也是一副和顏悅色的摸樣,偏愛的向熒玉問道:“妹妹這可就是你和我舉薦之人衛鞅?”
秦王與熒玉公主感情甚好,私底下里都以兄妹相稱。
“是的,哥哥。”她自信的看向衛鞅。
“聽聞衛公子才氣過人,正氣稟然,今日一見,領略幾分。怪不得我這妹妹,總是念叨,哈哈哈哈”
“哥哥說正事吧”。公主害羞起來。
“寡人眼下缺的正是人才與計策,那你就以秦國的角度說說以現在天下的局勢,秦國要做些什么吧,但說無妨,不必拘泥。”話落,秦王收斂笑意。
“依草民之見,現天下百姓渴慕的是戰爭平息,有一個讓他們安居樂業的明君。”
“而這個君王首先要民眾加多,疆土多于鄰國,錢、糧、刑、法、治等民生問題并行。衛鞅在來往秦國路途中見到靠近都城附近的縣城治安較好,井然有序,百姓的穿著、用度飽足。不過在秦國臨魏國邊界,百姓的安全不受保護,民眾警惕,勞作懈怠。許多良善百姓,受到惡霸欺壓,荒廢田地,市井萎靡,情況并不樂觀。”
秦王點頭示意繼續。“衛鞅愚見:如果內立法度:務耕織、修戰之具;南取漢中,北收要害之郡;如此秦國方可漸漸強盛,將來一統天下也不會久遠。”
秦王聽到這里,笑意漸顯,點頭示意。
“這些事物的細部,衛鞅也有所研悟,不過對秦國尚不熟悉,需要大王參改意見,針對秦國的具體形式實施。”
衛鞅有條不紊的說出這些他早已經謀劃過的計策,內心波瀾不驚,似乎等待這個決定他命運的人說話。
頃刻,“衛公子果然謀識過人,不過這些事情,就有勞衛公子你了。”
君無戲言,衛鞅如此便在秦國穩定了。
微風搖曳,烈日悄悄藏在后山。
“多謝公主了,衛某感激不盡”。衛鞅安定不多時,公主來訪。
她趕忙伸手要他站起:“衛公子你切莫和我多禮,我此番來,是想問你可否記得我在魏國與你說過的話?”
那時衛鞅尚在魏國,年紀輕輕便小有作為,而秦國公主熒玉便衣隨景監打探六國分秦之意,在安邑遇見衛鞅,心生傾慕之意。加之英雄救美,衛鞅曾在公主有難時出手相救,公主又加深了對他的感情。得知衛鞅的處境后,熒玉便講明身份,三番五次邀請衛鞅到秦國來,還要以身相許,報答救命之恩,并贈予信物。那時衛鞅尚且年輕許多事處理的并不爽快,當日并未直白明了的拒絕她,現在反倒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