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程
林琬羅在柳卿卿的帶領下來到了銀礦,在一個極為偏僻的山里,周圍還有重兵把守。看來柳卿卿所說沒錯,在此處果然有一個銀礦。
只是郡守在治理水患上極為配合,如今因為水患的事情,民心不穩。要是強行處置郡守,對民心不利,對治理水患也不利。
看來這件事情不能操之過急,于是回到了府衙林琬羅給皇帝寫了封密奏,將銀礦的事情密報給了皇帝,并請奏在治理完水患后再定郡守的罪。
接下來就是專心治理水患了,修建堤壩的方法已定,接下來就只剩修建了。林琬羅對此十分滿意,她心里的石頭也放下了。
沒過多久夏宇軒就派人請林琬羅,她才猛然想起了夏宇軒,幾天來一直忙著銀礦和治水的事,竟然把夏宇軒的事情破之腦后了。夏宇軒救了她,按道理也是她去拜訪,不過好像夏宇軒也沒告訴她他的住處。
既然人都派來了,林琬羅當然得去,于情于理都該如此。更何況林琬羅也不認為夏宇軒就是個暴虐之人,從她所見來看不是,以夏宇軒前世的所做所為來看也不完全是。
夏宇軒想要做一番大事業,解決北方外族勢力的桎梏,可惜用力過猛,最終落得個暴君的下場。大盛王朝的江山也變得有些搖搖欲墜,幾十年的休養生息也終成一場空,既然知道了事情的發展,林琬羅就不可坐視不管。
林琬羅在小廝的帶領下,來到了一家酒樓,夏宇軒在一個單間等著她。
“夏兄久等了。”
“坐”夏宇軒做了個請的動作。
林琬羅坐在了夏宇軒對面。
“久仰林兄大名,年紀輕輕便可高中狀元,實在是佩服。”
一陣吹捧后,他們開始談論朝廷政事,果然夏宇軒是個強權主義者。對于北方異族是絕對不退讓,而且看出來他頗有野心,怕是已經對太子之位有所覬覦了。
他對朝廷上各個官員了如指掌,就連他們的喜好也了如指掌,只不過他都告訴了林琬羅。不怕她了解到他的野心,莫非?看他的架勢,確實有要將林琬羅拉入麾下的準備。再深入的交談,果然不出林琬羅所料,夏宇軒向她拋出了橄欖枝,要她為他效力,以便奪得太子之位。
雖然知道臨王將來會君臨天下,不過林琬羅確實不想參與儲君之爭,更何況太子掌握著她的秘密。要是一個不小心,太子要跟她魚死網破,最后拉她下水。她豈不是很虧,臨王拉攏她不過是因為她有利用價值,正好得到了皇帝重用而已。
要是等到哪天夏宇軒做了太子,而她林琬羅知道了他的秘密,保不準就會被他殺人滅口了。不過要是現在不答應,將來夏宇軒做了皇帝,恐怕她現在是風光無限了,將來就要登高跌重了。
答應也不是,不答應好像也不是。一時之間,林琬羅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了,這件事不光是關系到她的仕途,更是關乎到她的身家性命,不可不認真考慮。
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林琬羅還是決定答應了,至于條件就是暗中幫助他。暗自結成聯盟的事,除了他們兩個自然是不能有其他人知道,夏宇軒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經過兩年的治理,水患的問題終于解決了。林琬羅遵守皇帝密詔,將郡守的職位罷免,而至于柳卿卿父親的案子,因為缺少證據也只能不了了之了。銀礦由朝廷的專員看守,負責開采,任務完成了林琬羅也該回京都了。
回京的當晚林琬羅又去了尋芳閣,她要將銀礦的事告訴柳卿卿,她答應柳卿卿的事也完成了。
尋芳閣內,柳卿卿的房間。
“公子要回京都了嗎?”
“是啊,水患的問題解決了,是該回去了。”
柳卿卿突然跪在了林琬羅面前:“兩年來多虧公子庇護,卿卿才能安然度日,若是公子不嫌棄,帶卿卿走吧。卿卿就是當牛做馬,也無怨無悔,只要能在公子身邊。”
林琬羅趕緊把她拉起來:“別這樣,快起來。”林琬羅思前想后覺得也有道理,這兩年都是她庇護著柳卿卿,要是她回了京都,柳卿卿還是一樣要過從前的日子。于是林琬羅給柳卿卿贖了身,將她一起帶回京都。
此后江南一直流傳著一段佳話,尋芳閣的花魁姑娘被京都的大官贖了身,將來就算不是正房夫人,也會是個寵妾。這花魁姑娘的后半生一定是榮華富貴,這位大官也是個情種,兩年來也沒忘了卿卿姑娘,臨走還將她帶走了,江南不知道多少姑娘都羨慕這位卿卿姑娘。
還聽說這個大官還是個難得一見的美男子,生的眉清目秀,有幾分女相,真不知道是幾世修來的福氣。
這些林琬羅當然不會知道,她帶著柳卿卿順利的回到了京都,她剛到京都便有內侍來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刑部侍郎林蕭,治理水患、發現銀礦有功,著升至刑部尚書。”
后來林琬羅才知道,原來的刑部尚書已被罷免,兩年時間就做到了刑部第一高官。她的升遷速度實在令人瞠目結舌,朝廷內外無不議論紛紛。
只是林琬羅這戶部尚書的位置還沒坐穩,就有人向皇帝彈劾她,果然樹大招風、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而彈劾她的理由正是柳卿卿,林琬羅是奉旨去治理水患的,結果卻帶回一個青樓女子。
皇帝就將林琬羅召進了御書房,一上來就是問她對此事的看法,不過她還能有什么看法。不過是別人看不慣她的升遷速度,愣是想找她麻煩就是了。
于是她對皇帝說:“陛下可曾聽過自古俠女出風塵,青樓女子自古也有忠義之士。何況臣此去是去治理水患,柳卿卿并未影響臣治理水患。”
皇帝似乎覺得有理,并未責怪她,這下那些看著林琬羅不順眼的大臣更是生氣了。陛下竟是信任她到如此地步了,連這種辦公期間逛青樓的罪都不曾怪罪。林琬羅倒是送了一口氣,還好當今陛下是圣明的君主,還肯聽她解釋,不然可有她好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