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网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网文欣阅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科幻

人工智能小愛

148,集成ssd

人工智能小愛 藍星吃瓜王 3120 2023-02-23 13:05:31

  李亮:“型號為L1。”

  “這顆L1處理器雖然是14納米制程的,但是性能遠高于現在1納米制程的硅基半導體芯片。”

  “二十五核心,五十線程,三級緩存100MB延遲為7ns,二級緩存90MB延遲為1.5ns,一級數據和一級指令緩存分別為10MB,總共為20MB延遲為0.5ns。”

  “如果大家不是很理解這些數據沒關系,我接下來說一個數據大家肯定多少都知道。”

  “頻率,其他數據如果看不懂不重要,大家只要知道頻率越高,性能越強,現在的主流cpu超頻后最高可達到5.8GHZ。”

  “但是達到這個頻率后CPU溫度會暴增,需要非常強的散熱才能壓住,如果散熱不夠保持不了多久,就會降頻到3GHZ。”

  “而3GHZ才是它最穩定頻率,也就是所謂的默頻。”

  “如果你的散熱比較強,比如用液氮散熱能超到8GHZ,全球CPU超頻排名最高的是8.8GHZ。”

  “想超到8.8GHZ需要的運氣成分很高,因為每顆CPU的體質都不一樣,就算同型號的也有好一點和差一點的。”

  “這顆超到8.8GHZ的CPU也是實驗了無數顆才能達到這么高的唯一一顆,可以說是萬里挑一。”

  “能得到這個數據非常不容易,百分之88的人類都得感謝他。”

  懂這個梗的人已經露出了猥瑣的笑容,不懂的人還在一臉懵逼的發彈幕求問。

  李亮:“那么大家好不好奇我們這顆CPU的頻率是多少呢?”

  現場的觀眾非常的配合說想,彈幕的觀眾則覺得這些捧場的演員請的不錯。

  隨著李亮按動手里的遙控器,duang!的一聲大屏幕上出現幾個大字。

  <10GHZ>

  現場一片驚嘆聲。

  彈幕滿屏飄著“全人類感謝你”的彈幕。

  其他的直播間,不管是游戲直播間,還是跳舞,唱歌,尬聊直播間,都有人刷著“全人類感謝隨便科技”的彈幕。

  這些直播間里的人都一臉懵逼,以為是刷屏打廣告的,直接給禁言了。

  一些人突然想到今天是隨便科技的發布會,難道隨便科技又發布了什么了不得的東西,都紛紛跑到了隨便科技官方直播間。

  隨便科技的直播間突然涌入了大量的用戶,因為菊花和大米直播間直播的也是同樣的內容,涌入兩家直播間的人也非常多。

  李亮稍微等現場觀眾情緒平靜下來后繼續說道。

  “首先我們的CPU每一顆都能達到10GHZ,不挑體質,出廠前都測試過,其次為了保證穩定性我們不能超頻,10GHZ是最高頻率也是默認頻率。”

  “然后就是散熱問題,因為碳納米管幾乎沒有電阻的特性,所以也是幾乎不發熱的,但是要注意是幾乎而不是完全不發熱,因為不是超導體,還是有一點點電阻的,只是小到單個計算單元的碳納米管熱量可以忽略不計。”

  “但是一顆cpu集成了上萬億個碳納米管計算單元,只要不是超導體那種完全0電阻,哪怕再小的電阻在那么多數量的前提下整體還是會產生一定熱量的。”

  “我們的CPU在全算力滿狀態的情況下,室溫如果在26度,無主動風扇散熱,只有被動散熱片的情況下,CPU表面溫度會上升到35攝氏度。”

  網友:“35度也叫熱?還沒人的體溫高呢。”

  “真的假的?這不就意味著,如果裸奔10GHZ也不會超過50度?”

  “樓上的自信點,不會超過40度。”

  “那如果我在零下的環境下CPU不得凍感冒啊?”

  “不知道溫度太低會不會影響CPU性能,到時候還得給CPU上個加熱器。”

  “10GHZ才35度,這明顯還能超啊,隨便科技也想學牙膏廠擠牙膏是吧。”

  “我就是傳說中的超頻愛好者,到時候拿到成品后想辦法解除限制,超20GHZ。”

  “不是樓上的,你想讓三體人也一起感謝你是吧?”

  有好的評論當然也有壞的評論。

  “他說10GHZ就真的10GHZ啊,又沒有證據,他們的測試圖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呢。”

  “才35攝氏度,吹牛呢,這符合物理規律嗎?符合能量守恒嗎?”

  “樓上的看來是學霸,還知道能量守恒。(狗頭)”

  網上的爭論李亮當然是沒有看到的,繼續介紹道。

  “除了計算單元外這顆芯片還集成顯示單元,也就是所謂的集成顯卡,性能參數我就不過多介紹了,我直接拿一款顯卡來給大家做比較。”

  “性能相當于4090顯卡,顯存方面我賣個關子,后面會說。”

  “電腦的運行方式大家都知道,數據要通過硬盤存到內存,然后CPU在從內存中訪問數據,計算后將結果在返回給內存,這種來回訪問的頻率其實是很高的。”

  “在計算機里有一個常識,距離越近延遲越低,這里不得不夸一下水果的芯片,為了讓這種訪問時的延遲更低,水果將內存直接集成在了芯片里了。”

  “而我們有一個更大膽的想法,那就是將ssd也集成在芯片里,也就是將硬盤也集成在CPU里。”

  “為此我們又基于碳納米管研發出了新型的ssd顆粒。”

  “測試出來的數據讓我們出乎預料,順序讀寫速度和復制速度都在200G/s左右,4K隨機讀寫速度居然也是200G/s,而且延遲只有20ns。”

  “不是很懂硬盤數據的人可能不知道這速度是什么概念,就拿之前最快的硬盤的參數對比,順序讀寫速度只有8G/s,要命的是4K隨機讀寫最高只有1G/s。”

  “稍微懂一點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這速度甚至比現在最好的內存還快啊。”

  “沒錯,就拿DDR5 6400的內存參數對比,讀寫和復制速度大概在100G/s,延遲50以上,而我們的硬盤無論是速度還是延遲都比內存快一倍。”

  現場發出驚嘆聲。

  李亮:“在最早期的電腦是沒有內存,只有硬盤的,cpu直接從硬盤訪問數據,后來由于處理器速度越來越快,而硬盤速度太慢,導致了效率的降低,所以內存的概念被提出。”

  “內存的速度比硬盤快10倍以上,我們只需要將運行的軟件復制一份到內存里,然后cpu直接讀取內存的數據,那樣效率就可以比原來提升10倍以上。”

  “有人要問了,內存雖然讀寫速度快,但是硬盤的速度還是那么慢,那不還是一樣要等?”

  “解決的方法就是將軟件的啟動程序先寫入內存,啟動程序一般都很小,載入速度都很快,在你點擊軟件圖標的時候,實際上只是打開了一個很小的啟動程序頁面,在你思考下一步要點什么功能的時候,內存正在寫入一級菜單的功能數據和可能會用到的數據。”

  “以前性能很低的電腦,如果你的動作很快,點開啟動程序然后馬上點了某個功能頁面,可能會出現一些小卡頓,這就是功能數據還沒有完全寫入內存,需要等待一下。”

  “如果軟件太大,比如運行游戲怎么辦?有的游戲動不動就是幾十個G,而內存只有十幾個G?”

  “解決辦法還是跟上面一樣,先將啟動程序導入內存,在玩家登錄的期間載入一些最可能用到的數據,但是因為內存有限,無法將整個游戲數據完全寫入內存里,當玩家進入某個地圖的時候,才會將相應的地圖數據寫入內存,這就是所謂的加載地圖。”

  “往往硬盤速度越快,加載地圖的速度也就越快,這就是為什么有的人進入地圖很快,有的人進入地圖很慢的原因。”

  “這就像木桶效應,能裝多少水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頭,這種有內存的方案實際上就是利用人類反應速度沒那么快而打一個時間差。”

  “只是針對一些小軟件提升明顯,如果那種大型游戲,一個地圖就有30個g的,就算你硬盤速度有8G/s,那也要等4秒左右的加載時間。”

  “速度能達到8G/s的硬盤都屬于高端硬盤,價格也是相當高的,一般人還真用不起,實際上大部分人用的硬盤讀寫速度能上2G/s都已經非常不錯了。”

  “這也間接限制了游戲創作,要考慮到大部分人的配置,地圖不能做太大,畫質細節不能加太多,否則地圖太大加載時間就太長了,影響體驗感。”

  “雖然現在有了預加載地圖的算法,但是在加載的過程中玩家有時候會感到明顯的卡頓掉幀,而且剛加載出來的畫面也會沒那么清晰,等后面加載完全后才會顯示正常,還有各種問題,這都是硬盤不夠快的鍋,如果能一下子加載完,為什么要分幾次加載。”

  “實際上不管你CPU和內存速度多塊,都要等硬盤,硬盤是計算機硬件里速度最慢的硬件。”

  “有人又問了,那為什么不將內存做大一點,直接替代硬盤。”

  “因為內存有2個缺點,想要達到這么快的速度是有條件的,那就是無法長期保存數據,只能臨時存儲,斷電后數據就會丟失,最重要的是第二個缺點,那就是成本太高了,太貴了。”

  “而這兩個缺點貌似被我們給解決了,速度上我們已經做到比內存還要快,并且還能長期保存數據,成本方面我們也控制的非常低。”

  “那么既然有了那么快,價格又那么低的硬盤,那我們還要內存干什么?”

  “所以我們的L1芯片大膽的去掉內存,將硬盤集成進了芯片里,硬盤的容量最少都是1TB起步的。”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基隆市| 永德县| 忻城县| 日照市| 汕头市| 南昌市| 德化县| 临武县| 呼伦贝尔市| 平乡县| 上饶县| 铅山县| 剑河县| 滕州市| 永吉县| 江西省| 元阳县| 本溪市| 突泉县| 巧家县| 双辽市| 正宁县| 巩留县| 晋中市| 雷波县| 山东省| 都江堰市| 永新县| 临泉县| 温宿县| 青岛市| 休宁县| 郴州市| 都匀市| 临江市| 林周县| 齐河县| 德江县| 奉新县| 房产| 漳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