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輔導班辭職來到了區第一小學。不知道是我敏感,還是確實給我的感受如此。總有一種被同事孤立的感覺。
這天,中午下班,我看到了有位同事還沒有走,便問道:“還沒有走呢,一下班同事都走光了,你在收拾什么呢,著急嗎,需要我幫忙嗎?”
那位同事回答道:“今天對象中午值班,家里沒人的,我也懶的再生火做飯。再這收拾一下桌面,一會兒就去外面買的吃,還方便。”
見他說要在外面吃飯,我心想這是團結同事的好機會,就問道:“附近有什么好吃的地兒嗎,給我推薦一個地方。”
同事問道:“你既然也不回家的,那咱倆找個地方一塊吃飯吧。”我點了點頭。
不一會兒就來到學校附近的一家面館,同事說道:“這家面館味道很不錯,我經常過來吃,環境也干凈衛生的。”
我環顧四周看了看,店面不大,也就放了五把桌椅,但是衛生方面,地面桌面都非常干凈,找了一張桌子我倆就坐下了。點好了面,我倆坐著等你的閑著無事也就聊了起來,我就問起來學校的一些情況,榮譽的。和他聊著也比較開心。
當聊到人際交往的時候,同事一下子臉色陰沉了下來,說話變得支支吾吾。
在與他的聊天中,我知道了在學校諸多老師中,就五六個是正式的有編制的老師,其他十三四個都是編外臨時老師,包括他在呢。然后呢,為了爭每年的考編名額,就有點和誰都是面和心不和,敬而遠之的感覺。
我問道:“既然都是要考名額,怎么不能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呢?”
“一看你就是不了解教師行業的,教師行業都是要靠評級來拿高薪福利的,評級雖然說有團結同事這項但占分不多,主要是教學方法和教學質量,這個教學年限越長經驗越豐富。所以教師們都提高這方面去了,哪有過多時間做社交啊。”同事說道。
我一下子明白了,為什么見到同事是都是低頭微笑,皮笑肉不笑,那是禮貌性問候,沒有多一點點的其他意思。通過和同事的聊天,知道了學校中教師的生存法則,人際交往原則。遵循著古人的一句話來說“君子之交淡如水”,沒有過多的波瀾,平靜如水,保持正常的互幫互助的同事關系那便是極好的。
慢慢的我融入了這樣的一個氛圍,跟同學上課那是熱情似火,回辦公室了忙活其他事情便靜如處子。問不得他人的時候,就自己做自己背,看看考編的題。
一個月就這樣過去了,離考教師名額的日子越來越近,晚上白天一有時間就拼了命的去記去背。考試的時候做題得心應手,面試我亦是自然熱情大方。以第一名的身份拿到了學校的一個教師在編名額,成為了區第一小學的正式語文老師。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王迎。
她高興道:“我就說嘛,你是最優秀的,一定可以考過留住的。這樣改天咱倆再去我大伯家,這次去你就得謙卑的姿態,多請教大伯這個教學經驗。這一嘛,去大伯家為了感謝大伯的幫助,沒有大伯的幫助你也進不了區第一小學,當不成這個語文老師。二就是跟大伯多學學經驗,考職稱什么的,這樣也有備無患。我想你這個工作也穩定了,哪天領你去見見我父母,咱倆的事能定就早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