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橋原來是一個車站。
一部手推車,一口大鍋,一方頂棚,支棱起一個小攤。
攤后面翹著二郎腿坐著一個老人,看上去六七十歲的樣子。手指間夾了根煙,佝僂著黑色夾襖包裹的背脊。瞇著眼,手微微抬到嘴邊又放下。鼻腔、口腔噴出繾綣白煙。他在煙霧繚繞中看人來人往。
北京胡同里叫老炮兒,上海弄堂叫爺叔。清風橋也屬于吳語區,也是爺叔爺叔的叫。。
不過,熟人還是習慣叫他阿三。因為他阿娘第三個生他,前兩個阿姐生出來隔天就夭折了。他阿娘怕他死,名份上把他過繼給了表姐夫婦,說這樣好養活。奇跡般地,他竟然真活下來了。
“阿三是什么時候來清風橋擺攤子的呢?”
“記不太清了,估摸著去年冬天。他拉著手推車從天橋那邊下來,黑氈帽黑夾襖。定定坐在這兒,開爐一陣桂花香。”隔壁賣包子豆漿的婆婆回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