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年,新上任的皇帝年幼,能力不足,由太后攝政,北方的蒙古貴族看準機會,大舉入侵天朝,兵臨北京城下。
1502年,隨著各地的兵馬回歸中原,天朝擊退了蒙古人之后,對北方游牧部落發起征服戰爭。
1503年,蒙古及周邊各部落僅剩萬余人,只能向西方遷移。天朝扶持了一位統治者上臺,蒙古成為傀儡國。經由此事之后,天朝將注意力轉移到了本土上。
1504年,天朝向西域各國發起戰爭。
1505年,西域有半數國家成為朝貢國,接受天朝統治。西域都護府重設。
1511年,太后年老,將權力歸于皇帝之手。與此同時,澳洲總督司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叛亂,整個澳大利亞西半部全歸于叛軍之手。
1516年,隨著澳洲叛亂規模愈來愈大,西域北部各個名義朝貢國也是隱隱有騷動,華明宗大怒,發動第二次西域戰爭。在被滅掉領頭國家后剩余國家投降,接受天朝統治,為表示忠心,西域各國獻上優良戰馬五萬余匹。
1518年,在平復了西域之后,華明宗著手于平復澳洲叛亂。
1522年,澳洲叛亂被平復,澳大利亞西半部重歸天朝。叛軍僅剩幾內亞北部的根據地。
1527年,叛軍最后一個根據地被剿滅,澳洲叛亂終于宣告結束。這場持續了16年之久的叛亂不僅耗費人力物力財力無數,而且使得澳洲總督司對澳大利亞西半部的管轄能力減弱。
1528年,華明宗意識到貴族、士族的影響力過大,制約了皇帝。為加強中央集權,華明宗取消了奴兒干都司,改為中央直轄。
1530年,安東都護府取消,東瀛變為直轄。
1539年,北印度若干國家并入印度總督司。
1541年,西域都護府控制力加強。
1546年,交趾地區及菲律賓群島脫離南方總督司,改為直轄。
1549年,南美大陸東岸有叛亂,經盤查發現幕后黑手是西班牙,華明宗大怒,發動對西班牙的戰爭,不到一年,西班牙全境被占領。西班牙在馬德里簽訂不平等條約,要求收回所有在天朝境內的間諜,一經發現,天朝將直接發動對西班牙的戰爭;要求給予黃金白銀各500噸,要求給予二十年西班牙百分之二十的年收入,并且只接受黃金。經此一役,西班牙徹底衰敗。
1551年,吐蕃地區設立青藏總督司,天朝第一次直接管轄吐蕃地區。
1552年,北美阿茲特克并入墨西哥總督司。
1557年,原安南都護府地區獲得直轄。
1565年,馬來半島及蘇門答臘島直轄。
1569年,華明宗發動對阿拉伯地區各國以及地中海東岸各國的侵略戰爭。
1573年,隨著奧斯曼帝國抵抗能力愈弱,歐洲各國君主感覺到了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為了抑制天朝無休止的擴張,西班牙,法蘭西,神圣羅馬帝國,奧地利,匈牙利,以及意大利小國組成了歐洲聯盟。史稱第一次反華同盟。
1574年,歐洲聯盟瓜分巴爾干半島。
1575年,不列顛王國加入歐洲聯盟。
1576年,波蘭立陶宛聯邦加入歐洲聯盟。
1577年,新成立的俄羅斯沙皇國加入歐洲聯盟。
1578年,華明宗駕崩,在位77年,實際統治67年,成為天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1579年,華清宗上位,與此同時,另一邊的俄羅斯沙皇國越過烏拉爾山脈,發現烏拉爾山脈以東并不是天朝,便開始了西伯利亞拓荒。
1581年,天朝與俄羅斯在中亞的勢力擴張,兩國接壤。
1584年,俄羅斯在西伯利亞的擴張愈來愈快,天朝也開始有意識地阻止俄羅斯的擴張。
1585年,歐陸本土國家對英國的偏見使得英國退出歐洲聯盟。
1587年,法蘭西與歐洲聯盟領導國家神圣羅馬帝國發生沖突,因此退出歐洲聯盟。
1588年,惱羞成怒的神圣羅馬帝國對法蘭西發動戰爭。
1589年,由于天朝參與了對法蘭西的戰爭,法蘭西投降,領土被歐洲聯盟及天朝瓜分。經此一役,歐洲聯盟的處境變得尷尬起來。
1590年,天朝要求歐洲聯盟交出法國北部英吉利海峽沿岸地區,歐洲聯盟無奈同意請求,但天朝與歐洲聯盟之間的關系愈來愈緊張。
1591年,不列顛意識到天朝想要奪得英吉利海峽控制權,因此它重新加入歐洲聯盟。
1592年,不列顛奪取加拿大東北部少部分殖民地,天朝不予理會。
1593年,天朝對俄羅斯發動戰爭,因為俄羅斯與歐洲聯盟關系并不緊密,歐洲聯盟沒有參戰。
1594年,俄羅斯投降,割讓出烏拉爾山脈以東地區。
1596年,天朝與歐洲聯盟爆發沖突,爭奪巴爾干地區。
1598年,天朝奪回被英國搶走的殖民地,斯堪的納維亞聯邦加入歐洲聯盟。
1600年,華清宗駕崩,在位21年。有傳聞說是歐洲聯盟派來的刺客所為,天朝要求歐洲聯盟解釋,但歐洲聯盟不予理會。因此,新皇帝華文宗以此為借口,悍然發動了對歐洲聯盟的全面戰爭。
1601年,天朝軍隊一格陵蘭島為跳板占領冰島,進攻不列顛。
1602年,蘇格蘭及愛爾蘭北部地區被占領,歐陸戰場僵持。
1603年,蘇格蘭地區被占領,愛爾蘭僅剩米斯。法國戰場推進至低地,巴爾干戰場與俄羅斯戰場合并。
1604年,愛爾蘭全境占領,軍隊從蘇格蘭登陸挪威,西班牙戰場取得大捷,軍隊直逼馬德里,東歐戰場僵持不下,主帥做出大膽決定,率領八萬精銳進攻莫斯科。
1606年,英國戰場大勝,軍隊兵臨倫敦城下,西班牙戰場馬德里圍城戰的勝利沉重打擊了西班牙軍隊士氣,西班牙瀕臨崩潰;東歐戰場西線取得重大進展,匈牙利投降,神圣羅馬帝國被兩面夾擊,俄羅斯戰場依舊僵持不下,莫斯科圍城戰打了整整兩年也沒有絲毫進展。俄羅斯人將這場戰爭稱為“偉大的衛國戰爭”。為了戰爭的勝利,華文宗從東北抽調六萬精銳支援俄羅斯戰場。
1607年,俄羅斯戰場取得進展,其余戰線依舊僵持。
1609年,英國僅剩倫敦及周邊地區,西班牙投降,法國戰場得到軍隊支援得以推進,俄羅斯戰場再次取得進展,軍隊進攻圣彼得堡。
1610年,挪威登陸成功,天朝開辟新戰場,俄羅斯東部地區被占領。
1611年,法國戰場大勝,神圣羅馬帝國領土僅剩一半不到,同時天朝分兵進攻意大利;東歐戰場持續了七年的莫斯科圍城戰終于勝利。
1612年,斯堪的納維亞戰場取得進展,丹麥本土被攻擊,神羅戰場再次取得大勝,神圣羅馬帝國領土近乎喪失殆盡;東歐戰場俄羅斯僅剩莫斯科城以西地區。
1614年,神圣羅馬帝國投降,俄羅斯再無有組織的抵抗力量。
1615年,女真族爆發叛亂,當時華文宗正在巡游,被女真族領袖努爾哈赤擄走,天朝大亂,華文宗的弟弟拉攏一干重臣趁機上位,是為華高宗。
1616年,女真叛軍攻陷遼東半島,BJ岌岌可危,華高宗將歐陸戰場半數軍隊調回本土,試圖殲滅叛軍。
1617年,天朝收復遼東半島,但女真叛軍轉而向東北方進軍,與此同時,由于軍隊被抽調回去,匈牙利首先爆發叛亂,英國也收回部分領土,斯堪的納維亞聯邦更是趁機奪回波羅的海制海權。
1618年,因將領無能,遼東半島再次失陷,同時原奴兒干都司地區失陷,女真正式建國,國號:大金,史稱后金。另一邊,歐洲聯盟殘余勢力與各天朝占領區叛軍發動了全面反攻,俄羅斯復國,匈牙利復國,不列顛奪回不列顛島,將天朝軍隊擊退至愛爾蘭島西部,一時間形勢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