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永漢之殤:第五節 關東·諸侯聯軍
前文中提到,由于袁氏家族在這場權力斗爭中,徹徹底底被董卓玩了一把,朝廷大權都被董卓掌控,于是內心極度不滿,就在關東地區,會同幾個袁氏家族的成員以及和袁家關系密切的貴族勢力共同組成了討董聯軍。
其實這場戰爭在一開始的時候,并不被廣大的士族們所在意,幾乎可以看成是董卓和袁氏家族之間的戰爭。因為袁家勢力龐大,不是一般的好處就可以滿足的,他們要的是董卓那個位子,而對于一般的士族成員來說,其實董卓這個人已經算是比較大方了,即使是自己投靠袁家,也未必就能有這么好的待遇,所以大家都是該上班就上班,該腐敗就腐敗,沒有人有心思去搭理關東聯軍的事情。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的關東聯軍,也不過就是十來個諸侯而已,而東漢有一百五十多個郡國,那就有同樣數量的太守、國相,只有十幾個出來反對董卓,比例并不是很大。
而此時袁紹、袁術的叔父袁隗,也徹底的在朝廷中被董卓架空了,成了名副其實的“太傅”。然而袁隗畢竟是董卓曾經的領導,還推薦他擔任地方大員,所以董卓在一開始,也并沒有為難袁隗,依然讓他享有國家級干部的所有優厚待遇。
而袁紹、袁術此時的想法,也并不清晰。說白了,他們現在也不一定就想要真的和董卓刀兵相見,畢竟自己家的許多宗室都還在雒陽,如果雙方徹底翻臉,那袁家在雒陽的宗室是一個都別想活。而此時的關東聯軍,也僅僅只有他們十幾個軍閥而已,雖然他們舉起了討董大旗,然而天底下響應的人卻并不多,所以也不敢輕舉妄動。
于是,董卓和關東聯軍都不約而同的把自己調整到了觀望狀態,大家誰都不敢先動手。從關東聯軍的角度來說,現在的皇帝就是劉協,董卓就是輔政大臣,而自己現在的行為從法理上來看,基本就是造反。而且上面也說了,關東聯軍的參與者實際上只是東漢朝廷地方勢力中的一小部分,一旦局勢發生變化,那么沒有加入關東聯軍的地方諸侯,很有可能加入董卓的陣營,聯合起來就把關東聯軍給剿滅了,所以他們只能先觀望局勢,等待轉機。
那么董卓為什么不動手呢?答案是動不了。董卓的部隊,控制洛陽周邊還可以,而如果派出去一支攻打關東聯軍,那么很有可能導致洛陽的兵力不足,一旦有人反過來對他老董下手,那他就危險了。而且即使是派部隊去攻打關東聯軍,也未必打的贏,所以對于董卓來說,此刻最好的方案是兩個:一是通過各種政治手段和外教策略,瓦解關東聯軍,讓關東聯軍自己解散,那隱患也就解除了,自己也不費一兵一卒。二是忽悠關東聯軍以外的地方勢力響應中央的號召,實際上就是董卓的號召,去剿滅關東聯軍。
為了實現這兩個方案,董卓做了兩件事情。一方面對于關東聯軍那邊,做到不徹底翻臉,該封官的就封官,對于他們在雒陽的家屬也不去為難,同時通過一些暗箱操作,離間關東聯軍各個諸侯之間的關系,讓他們內斗,自己坐收漁翁之利。另一方面,董卓也以皇帝的名義昭告天下,宣布關東聯軍是叛亂分子,天下諸侯可共剿之。
董卓的第一個方案,其實是有一定成效的,因為關東聯軍內部的確發生了內斗,兗州刺史劉岱將關東聯軍的發起人橋瑁給殺了,至于說這個事件是不是董卓在背后操作,那史書上就沒有任何記載了。
而董卓的第二個方案,號召天下諸侯共同討伐關東聯軍,則是基本上沒有什么效果。因為對于其他地方諸侯來說,關東聯軍是討伐你董卓的,你董卓自己都不去打,我們干嘛去送死?而且,打仗是要花錢的,那個成本是高了去了,你董卓想讓我們去打關東聯軍,就沒有什么條件么?不給點好處,誰會白白的去為你董卓賣命。
就在關東聯軍和董卓對峙的情況下,董卓的耐心逐漸耗盡了。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董卓所面臨的問題就成幾何倍數的增加。
首先一個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有人想要再度尊奉被董卓廢掉的劉辯重新成為皇帝。因為此時董卓宣布關東聯軍為反賊,那么關東聯軍就在政治上就處于弱勢,而為了扭轉這種政治弱勢的局面,關東聯軍自然會想要重新打起劉辯的旗號,增強自己的正義性。因此,董卓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政治正確性的問題。
而董卓面臨的第二個嚴重問題,就是孤立無援。董卓這個人,就是一個西涼的軍閥,他手底下有一些愿意為他效死的士兵,然而卻沒有一個可以觸及到全國范圍的龐大關系網,因此,他雖然占領了首都雒陽,然而他的勢力范圍也就是河南尹一帶,所以董卓本質上就是一個控制了京師地區的諸侯。
董卓所面臨的第三個嚴重問題,就是他所統領部隊的內部矛盾。我們都知道,董卓的部隊,是由西涼兵、禁軍和并州兵共同組成,這些軍事集團互相之間本來就是有矛盾的,久而久之,這種矛盾就會越來越明顯,越來越激烈,而董卓需要解決的內部部隊沖突事件也就越來越多。
除此之外,董卓還面臨許多其他的問題,例如,自己手下這些部隊雖然驍勇善戰,然而卻十分野蠻,經常在雒陽城內搶奪百姓的錢糧,與雒陽百姓之間矛盾持續激化。而造成士兵大量搶奪百姓物資的原因,又是因為軍糧緊張,因為雒陽區域內的士兵數量本來是有一個定額的,糧草的供給也是按這個定額匹配,而現在董卓一下子帶進來涼州兵、并州兵幾萬人,而糧草的供給短時間內又沒有辦法調控,必然會出現糧草不濟的情況。
于是,在一系列內憂外患的打擊下,董卓同學焦慮了。他感受到了深深的不安與恐懼,而這種不安與恐懼進而轉換為一種憤怒,將他內心深處所壓制的一些非常原始的東西全部都激發了出來。是啊,董卓是什么人,他是一個勇猛無比,殺人如麻的武將,怎么會被這些瑣碎的事情搞的如此不堪,于是,他拿起了屠刀,準備回歸到他最初的狀態,以他最擅長的方式,解決眼前所有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