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紅日東升
第二天一早,起床、穿衣、洗漱,現在做飯都不用爐子了,直接內力加熱,吃飽喝足,開始新的一天。
墨蓮今天打算出發前往初日中城——白日鎮,所以將五十五錢銅板包好放在一個黑包袱里,接著裝上剩下的十七個饅頭,還有桌子上的日歷看了看就放到包袱里,最后在木柜里取出牛皮水袋裝滿木桶里的涼開水并蓋上蓋。
系好包袱并背在肩膀上,打開屋門。抬頭望天,天空一片淡藍,只有短小如碎紙一般的云朵飄在上面。
墨蓮只好運轉一部分內勁之力通達全身,直到全身暖和為止。走出屋門,最后回頭四下看了看自己的第二個“家”——可有可無。
墨蓮回過頭,昂首挺胸,大踏步往外走。打開院門,回首關門并用木栓拴上門。
天空下,東方水平線那里,一輪紅日正在冉冉升起。四周的土平房正在燃氣裊裊炊煙,四周綠楊樹上鳥雀四散捕食,不時地唧唧咋咋
亂作一團。
綠楊樹林颯颯作響,微風陣陣,因為他粗布麻衣、衣衫破舊,所有陣陣發涼。
回頭看著公共大土路遠方,綠楊如迎接的侍從一般排列有序。地上到處都是泥濘與泥坑,坭坑里還有污水。
“啾!啾!啾!”……
綠楊樹上四散著鳥雀,聽見聲音靠近,紛紛四散而起早晨寒涼,微風四起。
“嗖!”“嗖!”“嗖!”……
一陣陣的涼風拂過,綠楊樹葉不停的搖擺。“唆嗦嗦……”刮得自己衣衫不停的扇動。
墨蓮要去白日鎮,但是沒車,有車也沒錢。他向菜商小灰打聽過,租一輛城鎮到村里來回的木板車是兩趟一百個銅板,只來不回五十個銅板。
而且聽小灰說,一路上沒有吃飯的地方,路途也不是很遠,總計六十公里左右。
墨蓮轉頭抬手摸了摸自己包袱,想起包袱里只有五十五個銅板,必須用于路上吃喝,買劍都不夠,更不用說坐馬車了。
他轉過頭,看著前方,咬了咬嘴唇,只能靠消耗自身內力來趕路了。
雙手懷抱丹田,逆時針雙手輪轉,黑蓮經內功運轉,腦后出現兩道黑色光環,在丹田猶如一顆黑色的彈丸開始逆時針呈圓形陰陽魚一樣滾動,一股黑色能量由丹田通過全身經脈送達雙腿、雙足。
腳下一個黑色的蓮花顯現,蓮花開了兩瓣,墨蓮雙腳緩緩升高,達到三尺高后戛然而止。
雙腳就和踏在平地上一樣穩,黑蓮下一小截莖,莖下方兩個黑色圓環顯現。
墨蓮左右看了看兩耳朵旁邊的兩個黑色圓環的一部分外還有三個灰色圓環,知道這就是黑蓮經上記載的內勁境界第二層。
他轉過頭回想了一下黑蓮經上的介紹:內力一到九層,每提升一層增加一個灰色光圈,九個灰色光圈合成一個黑色光圈是達到內勁層;一個黑色光圈加三個灰色光圈是內勁一層頂峰,一個黑色光圈加六個灰色光圈是內勁二層頂峰,一個黑色光圈九個灰色光圈是內勁三層頂峰;兩個黑色光圈是內勁四層,兩個黑色光圈三個灰色光圈是內勁四層頂峰,兩個黑色光圈六個灰色光圈是內勁五層頂峰,兩個黑色光圈九個灰色光圈是內勁六層巔峰;其它境界同理。
黑蓮經運用法門:黑蓮九劍,黑蓮遁法——黑蓮水遁和黑蓮土遁,遁法分九級,黑蓮光罩——黑蓮防御光罩。
黑蓮遁法是根據黑蓮功法運行等級而定,兩個黑色圓環只能兩環級遁速。
腳下黑色圓環順時針旋轉,身體在迅速向著前方漂移,四周的樹木就像一副風景畫一樣在緩緩地向后倒退。
原本微弱的風猶如風墻一般在將自己往后推,風的阻力不可能擋住自己前進的腳步,在加快內勁輸送之后,風墻猶如擺設一般。
偶爾回頭看看身后,身后再也沒有了“家”的身影,四周行人就和看不見自己一樣,同行路過的馬車也被自己甩在后面。
墨蓮嘴角噙著一抹笑意,他很慶幸自己得到上天的眷顧,得此《黑蓮經》。
據聽說:這條公共土路直通白日鎮。
他感覺自己自修練了黑蓮經之后,就沒有感覺到一點虛弱饑餓的感覺,身體感覺沒有一點能量浪費,渾身充滿了力量。
在行走如風一般,在公共大土路上以徒步行駛了三天后,眼前一個由紅色的土磚壘起的寬廣圍墻擺在眼前,大約十丈高,百丈寬。
眼前一個高大地木門約有七丈高、五丈寬,木門上橫掛一個大木牌,上書:白日鎮。看到這三個大字,就知道自己到了地方了。
墨蓮看著門口人來人往,為了不引人注意,就走到公路旁邊靠深處有一顆隱蔽點的大楊樹下停下身形,緩緩將外放的內勁收回丹田,腳下蓮花緩緩消失,黑色圓環最后消失,身體平穩的從三尺高空落在地面。
墨蓮盤膝坐地,運轉黑蓮經吸收天地之力,恢復丹田內勁,等丹田恢復如初后,他站起身并震掉身上的泥土,揚起一片灰塵。
嗆得他趕緊運轉內勁化為一股強勁的旋風將四周土粉卷走。
等他重新走回到公共土路上,四處看了看,路上行人、車輛絡繹不絕地來來往往。
穿著農家粗布麻衣的老爺爺——駝背推著小推車一點點地往前走,小推車上裝滿了西瓜。
他想起來,現在是第九紀元·第九輪回·第三十七年·六月十號,正好是夏天。
公共土路上方天空一輪刺眼的白色圓輪,正在照射四方。
雖然公路四方都是綠楊樹,但是周圍的溫度還是很高的。
一輛又一輛的木板馬車由灰布衣壯漢開著行駛,車子——長方形,四個圓滑木輪,車廂是敞口,木板箱式。
車子上都是裝載著一車又一車的蔬菜、糧油。
還有為數不多的轎子,轎夫是統一黑色華貴布衣;有幾個老農夫趕著慢吞吞的老黃牛慢悠悠地朝前走,不時還哼著鄉間歌謠;還有一些老嫗騎著瘦弱的黑驢,黑驢托著一兩袋麻袋,麻袋鼓鼓的不知道是何物。
有背著劍的藍色順滑布衣青年,腳下生風一般快速閃躲四周人群眨眼間就不見了身影;有背著書盒的白色棉布衣書生一步一步昂首闊步向前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