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勤儉從小就心懷寬廣,志向遠大,只可惜書讀少了,是他心中最大的永遠的痛。長大后忙于生計,日夜奔波,沒有閑暇。他的心里一直是多么羨慕同齡的人,能夠在校園生活,吸取知識營養,進入社會后,在城市,在工廠,大顯身手,大展宏圖,大有作為。
他把準備報名參軍,參加體檢的想法告訴了在造紙廠打工的伙伴們。大家很喜歡他,舍不得他離開,都希望他能夠繼續和大家一起在這里干下去。因為打工的工資結算都是他在辦理和跑腿,缺少他真是不方便了。
勞勤儉決定了的事是不會輕易改變的,他感謝大家對他的挽留,但還是毅然決然地去參加了體檢。
這次大隊并沒有安排他去參加體檢,因為前次沒有合格。他得知情況后,第二天天未亮就去大隊民連長家,請求再給一次機會。民兵連長被他的精神感動了,就批準了他的請求。
這次體檢,勞勤儉很快很順利的通過了,全大隊就他和大隊的赤腳醫生兩人合格了,隨后就確定批準了他們二人參軍入伍。
換上軍裝后生產隊有位嫂子對他說:“我知道你早晚會離開這里,這次出去你是再也不會回來吃苦了的?!?p> 在大隊組織的歡送會上,那個曾經開會批判過他的隊長、現在是副隊長的那個人倒不看好他,只是說赤腳醫生出去后會如何如何有出息,而只字不提勞勤儉。其實,他心里就是怕勞勤儉出息了。
勞勤儉去當兵,最不愿意的當然是母親江仁英了,她是舊社會的思想,說是“好兒不當兵,好鐵不打釘?!弊钭屗⑿牡氖钱敱鸵蛘?,她怕打仗失去兒子。勞勤儉在離開家之前,找生產隊將母親放的牛交了出去,因為軍屬有工分照顧,所以江仁英就不用放牛掙工分了。
在大隊開完歡送會后,當晚就集中到了公社。全公社一共有9個兵,有的大隊是一個人,有的大的是兩個人。在公社吃完晚飯以后,開了歡送會,休息了一會兒,連夜由公社武裝部長帶領著他們9個應征入伍的新兵走了十幾里路,天亮后才趕到區里。全區有38個新兵,區里用一臺拉貨的敞篷車,將他們送到縣里火車站旁的兵站吃飯休息,然后從兵站走進火車站,上了專門用來運兵的悶罐車,就是現在的貨車車廂。
這一年全縣有398人參軍,他們都乘坐一個專列,前往他們所在的部隊。他們的專列行駛了三天三夜之后,才到達部隊所在地一一云貴高原的GZ省。下車后他們步行了幾十公里,才到達部隊新兵連駐地。
到了新兵連駐地,將所有的人分到了不同的新兵連隊,再又由連隊將每個人分到了班排。
從此三個月的新兵連生活就開始了。
隆冬的云貴高原,在黎明前也是寒氣襲人。天還沒有亮,起床的軍號聲就緊張的吹了起來。聽到起床的軍號聲,大家就咕嚕的爬起來,急忙穿好衣服,戴好軍帽,扎好腰帶,跑出營房,來到操場上。
在操場上先以班為單位列隊,由班長下達口令,讓大家整理著裝。班長一般都是由部隊統一從各個連隊抽調出來的擔任新兵訓練任務的,軍事技術比較好的有管理能力的人,才能當新兵連的班長。著裝整理好以后,班長就開始一一點名,點完名后,班長喊聲立正后,自己就走到班橫隊的前面,隨著向右轉一一跑步走一一的口令,全班跑步來到排集合所在地。
隨著班長的一聲立定一一向右轉一一向右看齊一一立正等口令下達完以后。班長跑步走向排長,在離排長三米遠左右停下立正,舉手向排長行軍禮,報告排長,我班早操應到幾人,實到幾人,請指示。
在得到了排長“入列”的指示后,班長回到班隊列的最前面。再次下達立正、向右轉、跑步走、立定等一連串的口令后,入列的動作才算完成。
各班都到齊后,由排長下達立正、向右看齊、向前看、報數。整理著裝、稍息、立正、向右轉、跑步走等一系列口令和完成這些口令動作之后。來到了連隊的集合地點后,由排長向連長報告,或者向連值班首長報告后,進入連隊的隊列。
各排都到齊后,由連長或者連值班首長下達稍息、立正等一系列口令后,才正式出操。出操一般是齊步走,跑步走,便步走等不同的步伐進行,時間一般在半小時至一小時之間。
出操回到連隊集合地點后,還要講評或布置當天的工作等等,解散后開始洗漱。
洗漱完后,就要整理內務。除了打掃室內外環境衛生外,最主要的還是要把被子疊好疊成豆腐塊兒似的。開始由班長給大家做示范,然后大家按班長的示范要領,自己去疊自己的被子。除了疊被子,還要疊大衣疊衣服,放鞋子放洗臉盆,放牙膏牙刷杯子,晾毛巾等等,都要按要求去做,使之整齊劃一。
整理完內務以后,就開始吃早飯了。吃飯是以班為單位,就是一個班打一盆菜,大家圍在一起吃。由值班員負責打菜,負責送吃完的菜盆。
吃完早飯后就開始了一天的訓練和學習。新兵訓練主要內容是隊列訓練和槍彈等步兵武器的訓練。
隊列訓練主要是立正、稍息、立定、左右轉,向后轉、敬禮、正步走、齊步走、跑步走等動作要領。
步兵武器訓練主要是持槍、肩槍、托槍、扛槍和刺槍等動作的訓練,還有分解拆槍裝槍的訓練,投擲手榴彈的訓練,以及捕俘拳的訓練等。
學習最主要是政治學習,如我軍性質宗旨的學習,內務條例學習,訓練條例學習,紀律條例的學習,還有時事政治的學習等等。
一天的訓練學習任務完成后,吃完晚飯就是個人的自由活動時間了。大家可以根據情況,忙各自的事,或者寫家信,或者看書學習,或者是休閑一下,時間大約有一個小時左右。然后以班排為單位,或組織訓練,或組織學習,活動到九點半,十點吹熄燈號睡覺。
三個月的新兵連生活很快就結束了,勞勤儉分到了師直屬部隊的勤務連。勤務連的任務很重,除了要完成日常的部隊勤務工作外,最多是站崗,部隊的倉庫,重要目標都由他們警衛站崗。在戰作連隊一個星期才站一次崗,而在勤務連每天晚上都要站一次崗。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天晚上都要起來,有時是上半夜剛睡就被叫醒,有時下半夜睡得正酣被叫醒,很是不爽。凡是當過兵的人,都怕站崗。
勞勤儉不怕站崗,他除了站自己的一班崗外,有時還替生病的戰友站崗,大家都很喜歡他。在勤務連工作站崗一年多以后,就當上了副班長。此后不久,后勤倉庫到連隊挑選保管員,他很幸運被選上了,保管員相當正班長級。當上了保管員就不用站崗了,自主支配的業余時間就更多了。從此他就開始了業余學習,長期堅持,從不中斷。
他很珍惜保管員這個工作崗位,把倉庫內保管的物品整理的井然有序,有條不紊,賬本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經常得到后勤機關主管倉庫領導的表揚。在做好倉庫保管工作的同時,他自學的力度越來越大了,不斷的給自己加壓。
因工作關系,他經常要出入師部后勤機關,去辦事情,送物資等。時間一長,很多機關干部都認識了這位倉庫保管員。
認識了這些機關干部以后,他的學習更方便了,這些干部可以給他資料,給他一些書籍,給他提供一些學習的機會和便利條件。
在部隊的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三年了,這一年勞勤儉入了黨。這是他入伍的第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實現了,他才考慮回家去看看媽媽和鄉親們了。在入伍第四年春節后的不久,他請了15天的探親假回到了家鄉。
鄉親們聞訊來到他家問這問那,他都一一回答了大家的問題。在假期快滿的前5天,他就帶著媽媽和姐姐,來到省會所在地的大城市,去游玩了一些風景名勝古跡。
媽媽江仁英雖然是個舊社會出生長大的小腳女人,但是她的性格很倔強,很堅強,從而影響到了勞勤儉的一生。
媽媽雖然沒有文化,但她知書達理,懂得很多道理,能講很多古人的故事。她很向往城市,哪怕是縣城她都想去轉轉看看。這次兒子要帶她去省會大城市去見世面,她著實高興激動興奮。隊里的人知道這個消息后,都十分羨慕這個吃盡了苦頭的媽媽,終于有了出頭之日了。
勞勤儉帶著母親和姐姐,從家里步行到縣城,在縣城乘火車到省會的大城市。母親和姐姐從來沒有見過的火車,更沒有坐過火車,她們很興奮,很好奇,看這看那,如同做夢一般。坐上火車后,用心地體會著坐火車的感覺,問這問那。不理解火車為什么那么長?還跑得這么快?真是開了眼界,感到無比幸福,無比高興和快樂。
到了省會大城市后,勞勤儉帶她們去看了長江大橋,有名的中國名樓,名勝的風景區等地方,游玩了整整三天。當她們站在長江大橋上,第一次看到長江時,驚嘆不已,也很激動,很感慨,難以言表。
這次到省會大城市游玩,使她們母女大開了眼界,知道了世界的無限美好,無限的風光,無限的魅力,感覺到很滿足很幸福,是自己人生以來的第一次享受,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勞勤儉按時返回了部隊,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和學習中。他愛學習,刻苦學習的事,機關的很多干部都慢慢知道了,都喜歡這個愛學習,愛動腦子的兵,遇到有機會,都主動給他提供,主動的幫助他。
不久,師政治部要主辦一個戰士文藝創作學習班,后勤部政治處的劉干事就主動給勞勤儉報了名。能參加這樣的學習班,就等于進入了人們的視線。當他得知這個消息后很激動很高興,同時也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認真學習,取得好的成績,來回報劉干事對他的關心。
在參加學習班學習期間,他象一塊海綿似的,盡情的吮吸著他渴望的知識。他總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精力,一天到晚不知疲倦的學習學習再學習。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在學習期間,創作的短篇小說在軍區文藝期刊發表。小說熱情謳歌了部隊火熱的戰斗生活,描寫了指戰員們滿懷激情的戰斗風貌,講述了刻苦搞好戰備訓練,時刻準備打仗的動人事跡,都在他的小說中活龍活現的反映出來,深受廣大指戰員的歡迎。
他取得這些成果后,并沒有驕傲,并沒有停步,而是更加努力的去攀登一個又一個新的高峰,去挑戰一個又一個新的難題,力爭取得更大的勝利,取得更好的成績。
他并沒有因為取得了學習成果,而影響做好倉庫保管員的工作。不但將所管理的物管理得好,還熱情地,隨叫隨到不分晝夜地為部隊服務。在做好管理和服務工作的同時,又投入到刻苦苦訓練識別物資的技能中去了,做到在無光的條件下準確發放自己管理的所有物資。
要掌握這種技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他管理的軍服,被裝有上百個品種,上百種型號,要在無光條件下,準確識別品種型號那是很難的,必須刻苦訓練,不斷摸索,善于總結,善于找規律。
為了增強訓練效果,他在平時發放物資時,就戴上眼罩,模仿無光發放物資。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刻苦訓練,他基本上掌握了所管物資品種型號的一些固有規律。例如軍服的肥瘦長短,軍鞋的寬窄大小他都總結出了無光衡量的方法,只要經他的手一摸一比,就能準確的說出該物資的型號。
在一次參加軍區保管員黑夜無光照條件下,發放物資技能比賽中,他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貋砗蟛坏约豪^續練,還擔任了帶領全師各團保管員一起訓練的教練員,把自己摸索出來的經驗體會,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大家。
勞勤儉在學習和工作上的突出表現,引起了領導的注意,將他列入了干部培養的對象。經過4年多的士兵經歷后,他被提拔為勤務連的排長,定為行政23級。從每月拿6元錢的士兵津貼費,改為每月拿干部工資53元。隨著提干后由拿津貼改為拿工資,軍屬家里的照顧待遇也就隨之取消了。母親江仁英享受的工分照顧也沒有了,他要每月拿出錢來供給母親生活,哥哥們負擔重只能供你母親吃的糧食,為母親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比如挑水砍柴等活兒。
當了干部后待遇雖然變了,穿上了四個兜的干部服,但他感到肩上的責任沒有變,繼續努力的方向不能變,而是要更加努力的工作,做出更大的貢獻。
當了干部就意味著改變了人生,改變了自己的一切。那個時候時政策就是哪里來哪里去,如果是戰士復員的話,你當兵前在哪里就回到哪里去,如果是農村就回農村去,是城市就回城市去。而軍隊的干部就不一樣了,就不叫復員了,而叫轉業了。轉業了就要在城里安排工作。就是終身吃國家的商品糧了,拿國家的工資了,不用從哪里來再到哪里去了。
這就是士兵復員與干部轉業的區別,所以從農村出來當兵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提拔為軍隊干部,不用再在復員的時候回農村了,而是轉業到城市里去生活去工作。簡言之,在部隊提了干就是由農村戶口轉為商品糧戶口了。那個時候的商品糧戶口含金量是很高的,待遇是很好的,所以人們都想成為商品糧戶口的人。
現在勞勤儉成為了商品糧戶口的人,他不用回農村了,他可以一輩子生活在城市了。
勞勤儉經過多年的刻苦自學,文化水平知識水平確實有了很大的提高,寫作能力也非同一般了,字也寫得比較好,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小秀才。在勤務連當了大半年的排長后,就被后勤機關選中了,提拔為機關的助理員了,定為副連級。
師后勤機關的一般干部,通稱成為助理員,政治部的一般干部通稱成為干事,司令部的一般干部通稱成為參謀。這些機關的參謀,干事,助理員的職務是可高可低的,要根據各自的任職經歷來評定高低。最低的可以是排級但極少,一般都是副連級以上,最高的可以評定為正營級,但多數是正連和副營級。
勞勤儉的職務在師機關算是較低的,資歷也是比較淺的,因此他更加謙虛謹慎,主動好學。
到了機關,他又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工作生活環境,機關是干部較多,士兵較少。部隊有一句口頭禪叫做“干部怕集中,士兵怕分散?!币馑季褪歉刹考辛瞬缓霉芾恚瑧鹗糠稚⒘瞬缓霉芾?。
盡管如此,勞勤儉無心他顧,一心撲在自己的工作學習上,除了工作就自學,他沒有閑暇,沒有精力去參與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他的工作任務除了管具體業務外,還承擔起了科里面的發文起草,工作總結,情況反映匯報等寫作任務,總是特別忙。
那個時候發文發通知都是靠手寫,寫好后送領導簽字批準,然后交由打字員將鉛字一個一個字打在蠟紙上,由起草人校對無誤后,打字員用手推滾筒進行油印,此后分撿裝訂等都由起草人負責完成。
時間一長其他部門有什么需要寫的重要一點的材料,也找到他,請他幫忙起草。只要他不忙,能忙得過來,他就樂意的接受,認為這是大家信任他。因此,他的事情越來越多,越來越忙,也就有更多的人了解他了。慢慢的一些領導的注意力,慢慢地集中到了到了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