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的李四有如同一只剛從雞蛋里孵出來的小雞,他將不在擁有學校這個蛋殼的保護。
李四有經歷了推銷農藥時有些農藥零售店老板的冷眼相對,他又經歷了保險公司的苦苦掙扎,李四有又去SJZ做了一段時間的海景房銷售,但這些工作對于李四有來說都“好景不長”,或許是因為李四有本身不適合做這些工作,所以他在每一個這些工作中的表現都不怎么起眼,表現平平。
最后,李四有終于進入了裝修行業,而他在這里,首次體驗到了在工作中獲取較高的成就感,也是在這份工作上,李四有展現出了他帶團隊的一定的能力還有他帶團隊時一定的領導力。
李四有進入裝修行業的第一天早上下著瓢潑大雨,他打著傘出去坐公交車,蘭州這個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統不怎么好,路面一層厚厚的水都涌向下水蓋的地方,這些水仿佛是一群要去趕考等著中狀元的考生。
李四有當時剛從SJZ的海景房銷售工作中辭職,他又來到了蘭州,在58同城上,李四有看到了一家招聘家裝顧問的招聘信息,李四有之所以被這一條招聘信息所吸引,是因為他看到在所有公司招聘簡介中,只有這家公司的底薪最少,只有1200元,說實在的,如果李四有一個月拿不到提成,就1200元這個工資一個人在蘭州連最起碼的生活費都不夠,但當時做了一段時間銷售的李四有正熱血沸騰,他覺得經歷了這么長時間的在銷售工作中的摸爬滾打,他總算是掌握了銷售的本質,并且李四有一直堅持認為,底薪越低的銷售工作一定提成更高,所以李四有反其道而行之,他看中了只有1200元底薪的這個家裝顧問的工作。
就這樣,李四有去了這個裝飾公司面試,他當時住在蘭州的城關區,經歷了一個多小時公交車的搖搖晃晃,李四有終于到了安寧區,另外有一個好處是這家公司的地址在甘肅農業大學的附近,李四有經歷了脫離母校的一段時光,結果繞了一大圈他又回到了母校身邊,因為熟悉環境,李四有像是有了母雞庇護的小雞,他的膽子也壯起來了。
這家公司的名字叫鹿鼎裝飾,當時這家公司正處于“以舊換新”、“脫胎換骨”的時期,裝飾公司的創辦門檻低,仿佛是手頭上但凡有點兒錢,對裝修有點兒了解的人就可以創辦一個裝飾公司,用很多人的話來說,裝飾公司吃的是“過水面”,它是把很多資源整合起來,然后通過給每一個裝修房子的人提供更便捷、一站式的服務而從中獲利。
但開裝修公司如同一個開國皇帝對待自己的江山一樣,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裝修公司一樣,開一個裝修公司極其容易,但使這個裝修公司一直生存,并且一直盈利,甚至有更大的發展,那還是很考驗這個裝修公司的創辦者的,也是需要這個創辦者有兩把刷子的。
但好說歹說李四有是進入了裝修這個行業,在這個行業里,李四有又摸爬打滾了一些年,他在這個行業里也體驗到了生活的大起大落,人情冷暖,處事辛酸。
去到這家公司面試李四有的人是劉長林,劉長林是一個辦事利索,很講義氣,當時奮發向上,事業心比較強的一個男生,他當時是鹿鼎裝飾的新任市場部經理,當時的鹿鼎裝飾正處于大換血的時期,去年的很多舊的血液全部都流失殆盡,今年的新鮮的血液又沒有及時補充起來,所以這一時間鹿鼎裝飾公司里顯得比較空虛。
看著窗外大雨淋漓,搖了一路公交車,到了該下車的公交站,李四有下了車,他當時穿著一件黑色的褲子,黑色的皮鞋,考慮到要去面試,李四有穿著一件白色的襯衣,這種服裝穿著使得李四有看起來很職業化,但同時看起來有點兒古板。
李四有下車打開傘他向鹿鼎裝飾走去。
這家公司位于北濱河路旁,在通達街,在一座三十幾層的寫字樓上,鹿鼎裝飾公司在四樓。
李四有沿著公路兩旁的綠化帶走去,到了雁京羅馬大廈,他收了傘,從旁邊的一個小門進入,與李四有一同進入的還有在這個大廈上上班的其他公司的人,這些人的打扮各異,有穿著高跟鞋的女士匆匆進來腳不停地蹬著地面,蹬得地面“噔噔”響,手里一邊甩著收起來的雨傘,在甩雨傘上面的水,一路小跑往電梯跟前跑。
雖然遲到了,但李四有從容不迫,李四有覺得下雨了遲到情有可原,但他一邊在心里這樣自我安慰,一邊又覺得總是不太好,畢竟第一次面試就遲到,他總覺得留給面試官的第一印象總不太好,但事已至此,那就死馬當活馬醫吧,李四有壯著膽子上了四樓。
到了公司里,李四有與劉長林進行了一波親切而友好的訪談。
劉長林見到李四有的第一句話是:
“我還以為你不來了!”
因為劉長林被打電話說要來面試的人老是放鴿子,他已經習慣了。
李四有則不好意思地說:
“不好意思,雨實在太大了,下去之后找小賣部買了一把傘,所以遲到了!”
劉長林則表示原諒和大肚的一笑,說:
“這個可以理解,畢竟你能來就很不錯了,你要知道,他很多打電話說要來面試的人結果都沒有來!”
李四有簡單地“哦”了一聲,表示認同劉長林。
兩人大概聊了幾句,劉長林與李四有坐進了公司里用來談單的一個雅座里,李四有與劉長林相向而坐,兩邊是兩個卡座,兩個卡座中間放著一個桌子,桌子上鋪了一張紫色的絨布桌布,雅座比地面高出十五公分,鋪了木地板,每個雅座臨窗而做,被白色的木花格分割和半包了起來。
李四有填了入職申請表,又簡單和劉長林聊了幾句,劉長林最后說:
“行吧,那你明天就來公司上班吧,記住了,明天早上起早一點兒,再不要遲到了!”
李四有說:“好的!”
也許是因為第一次遲到有了教訓的緣故,李四有自從第一天在鹿鼎裝飾上班到他離開鹿鼎裝飾,他都沒有遲到過一次,當然了,期間他也請過幾次假。
確定了新工作的李四有神清氣爽,他在謀劃著等這份工作穩定了就搬到農大附近去住,那兒離公司特別近,并且房租便宜。
在鹿鼎裝飾上班的李四有一開始業績突出,因為他之前做過海景房銷售,所以對于電話銷售他很有經驗,由于業績很突出,李四有職位也飛速上升,從一開始的實習家裝顧問到正式的家裝顧問,到后面的市場部主管,再到后面的市場部門經理,李四有可謂平步青云,他的職位也扶搖直上。
鹿鼎裝飾的誕生是因為一次喝酒喝出來的,當時也是后來鹿鼎裝飾公司最大的股東何長城準備裝修自己買的一家賓館,因此他認識了當時在一家公司做設計師的張生,經過幾次交談,何長城與張生才發現兩人是老鄉,都是天水甘谷人,于是兩人老鄉見老鄉,倍感親切。
何長城覺得在裝飾公司做下來價格太高了,于是他把張生單獨約了出來,兩人把酒言歡,相談甚歡,所以何長城只是讓張生做了設計,剩下的工人算是張生為何長城免費服務的。
就這樣,何長城的賓館算是被張生做成了私單。
在裝修的過程中,張生很是為何長城盡職盡責,很是熱心,他經常去工地上看一看,留意工地上有沒有出什么問題,于是,張生盡職盡責、負責認真的態度被何長城看在了眼里,他覺得張生這個人很靠譜,由于張生很喜歡喝酒,有一次何長城便提了兩壺好酒便去張生的出租屋里不醉不歸,酒過三巡,張生意氣奮發,他建議何長城說:
“何哥,咱們一起合伙開個裝飾公司吧,絕對賺錢!”
何長城便問張生:
“需要投多少錢?”
張生說:“有二三十萬就夠了!”
何長城說:“那就開一個吧!”
就這樣,李四有后來上班的鹿鼎裝飾便這樣誕生了。
就這樣愉快的決定,何長城與張生喝完了一壺酒,他們正在興頭上,于是便打開了另外一壺,兩人又一醉方休。
當時聽了何長城的創業經歷之后,李四有還是很佩服何長城的。
何長城在上大學的時候就開始創業,他是藝術生,畢業于湖南藝術學院,當時何長城所在的湖南藝術學院里經常有一些富家子弟開著跑車在校園里接著靚麗的女生,何長城被這種情景刺激到了他的神經末梢。
于是何長城便決定創業,他創業是為了掙錢,有了錢就會有豪車,就可以開著豪車去校園里接靚麗的女生。
身為藝術生的和長城當時在湖南看到了一個商機,那就是辦畫室。
不過何長城沒有在湖南辦,那里他人生地不熟,他選擇在蘭州辦,因為他在蘭州的人脈比較多,于是在大學的何長城便老是坐著飛機飛來飛去,他辦畫室成功了,掙了一些錢。
后來他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他的畫室最終發展成了一所學校,學校可以給學生頒發大專文憑,于是何長城年輕有為,年紀輕輕就做了一校之長,在李四有的意識里,他所上學的學校的校長都是頭發花白、滿臉滄桑,而現在,就比他大四歲的何長城就已經是一校之長,所以自然而然李四有對何長城產生了無限的佩服。
有一次,公司所有員工聚會,何長城就領了一個身材苗條、長相妖嬈的女人,吃飯間,大家有說有笑,有人調侃何長城說:
“何總,今天又領了一個情況嗎,這又是哪一個情況?”
在西北有些地方把一個男人除了他的老婆以外和他好的女人稱之為“情況”。
何長城說:“對啊,你有沒有‘情況’,也帶出來讓大家看看你的‘情況’是什么情況!”
大家哈哈一笑。
那人又說:“我不像何總一樣老是有‘情況’,我的情況不大!”
何長城說:“你要努力發展啊,一個男人一輩子沒幾個‘情況’,那他就真的沒什么情況了!”
眾人又被何長城幽默的話惹得哈哈大笑。
中途酒過三巡,何長城便拉著身邊的女人去搞“情況”了,這時,在李四有身旁坐著的一位公司的男生對何長城無比羨慕地說:
“有錢真好啊!有了錢,有些女人可以隨便搞!”
在鹿鼎裝飾上了快一年的班,鹿鼎裝飾因為何長城又拉進來一個股東,何長城與后來進入這個公司的股東注重做一些政府部門的公裝,而張生卻一直鐘情于做家裝,他受不了公裝的墊資,三人意見不甚相合,公司股東內部出現了矛盾,公司每況愈下,李四有也就離開了鹿鼎裝飾。
離開鹿鼎裝飾的李四有經歷了一段痛苦糾結的找工作時光,他去每一個公司面試時,各個公司的人事經理都趾高氣昂、神神氣無比,他們看著長相平平,為人低調謙虛的李四有,都不愿意相信李四有是一個在以前所在的公司里做過市場部經理、為公司挑起客戶到店的大梁的人,李四有面對這些人事經理也有點兒無奈。
尋找工作無果,一氣之下,李四有決定創業。
嚴格意義上來講,李四有的創業有點兒一時沖動,他只不過是因為尋找工作時的不理想而決定創業,李四有在團隊組建與管理上確實有一套的,確實有過人之處,然而,對于在裝修房子的從材料到一開始水電改造以及整個工程結束,李四有還是略有欠缺的,不過李四有又覺得既然已經決定創業了,他何不拼一把,他覺得他現在正值年少,即使失敗了還可以重頭來過,李四有當時是這樣想的,如果他當時提前知道了創業的后果,那當時的李四有還是會按捺住他當時蠢蠢欲動的心的。
創業需要資金,所以李四有首先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融資,李四有這時想到了他當時在仁遠學校補習時認識的他認為是截止目前他最好的朋友,這個人的名字叫楊漢文。
楊漢文個子較小,但他卻很講義氣,在朋友面前總是很大度,每一次與朋友吃飯時,他總是以去洗手間為借口而偷偷買單,反正李四有記得他與楊漢文一起吃飯時,他都很少買單。
李四有平時很少向周圍的人借錢,但在剛畢業的一段時間里,李四有實在囊中羞澀,他這時就想到了楊漢文,那是李四有第一次向別人借錢。
當時的楊漢文在四川資江一個工程隊里上班,他們平時接一些移動公司的基礎設施建設的活。
李四有撥通楊漢文的電話,手機里“嘟嘟嘟”響了幾聲之后,楊漢文就接起了電話。
楊漢文說:“喂!”
李四有也:“喂”了一聲,緊接著又說:
“楊漢文,這會兒干嘛呢?”
楊漢文說:“剛把要用的工具裝到車上,準備出去!”
李四有接下來直抒胸臆,開門見山對楊漢文說:
“楊漢文,你有兩千塊錢沒?給我借上兩千塊錢!”這是李四有第一次向楊漢文借錢。
楊漢文問李四有:“你借錢做什么?”
李四有說:“這不剛畢業工作嘛,生活費一時有點兒不夠了!”楊漢文聽到李四有借的是生活費,他也就放心了。
楊漢文說:“哦,是這樣啊,兩千塊錢夠不?”
聽到楊漢文這樣說,李四有一下子如釋負重,輕松了許多,他立馬對楊漢文說:
“夠了,兩千的話夠了!”
楊漢文卻又說:“夠不夠,不夠的話,我給你轉三千!”
李四有卻堅持著說到:
“夠了,兩千夠了!”
就這樣,當時李四有囊中羞澀的問題算是因為有了楊漢文的幫助而解決了。
李四有又與楊漢文簡單聊了幾句,然后他們就都掛了電話。剛掛完電話,楊漢文在微信上就給李四有轉來了兩千五百塊錢,李四有看到楊漢文轉來了兩千五百塊錢,他心中吃了一顆定心丸,本來他算的兩千能緊緊張張堅持到他下個月發工資,現在楊漢文為他轉了兩千五,他可以說是綽綽有余了,李四有這才底氣十足。
而此刻,當李四有有了創業的想法之后第一個想到融資的人便是楊漢文,在一天傍晚,李四有吃過了飯,一個人回到了自己在甘肅農業大學校園附近的出租房里,這是一院蓋了三層房子的院子,這個村子的一條主巷道直通甘肅農業大學的后門的路,這條主巷道曲曲折折,其中有幾段路兩邊是一些人家的臺子,臺面是用水泥抹的,很光滑,因為巷子彎曲,所以臺子直接是幾個折線,巷子里有半死不活的幾個商店,其中一個里面還在賣保健品,一到了晚上,用發光字做成的“保健品”的三個字就亮了起來,大概晚上有時急需的有些大學生會光顧此店。
巷子里的幾個小商店都半死不活,巷子口有一個商店卻生意興隆,大概是因為在巷子口的緣故。
這商店的窗戶上擋了一塊木板,上面放了幾盆各種口味的瓜子,每當晚上大學生下了自習時,在這里買瓜子的人就不在少數,因為是散稱的,所以價格便宜,瓜子的味道也不錯,這大概也是瓜子很受大學生接受的原因吧。
巷道有幾段路卻也很窄,只能容納一個小汽車通過,當正在通過的小汽車遇到人時,人往往需要側著身子靠墻站給小汽車讓路,亦或是有些學生手里提著暖水壺一邊側著身子一邊跳到臺階上去,跳上臺階了,卻照例還是要側著身子靠墻站著給小汽車讓路。
從巷子口進來,快走到這條巷子的盡頭了,向右一拐,這條支巷口有一個舊的門樓,門樓看起來很古老,一看門樓,仿佛這里是哪個朝代的文化遺傳一樣。
從門樓進入,穿過一條更窄的巷子,似乎是只能兩個人并排通過的寬度,是兩間房子,李四有就住了其中的一間,因為有兩道門的庇護,所以李四有住的房子在冬天時比較暖和。
房子里有一個舊的老板桌,有一把椅子,李四有現在坐在椅子上,他給楊漢文打去了電話,然后他把他想創業的想法告訴了楊漢文,他問楊漢文有沒有想合伙的想法,楊漢文聽了李四有的想法,他問李四有預估的成功的概率有幾成,李四有說有七八成吧。
于是楊漢文就欣然決定合伙。
楊漢文問李四有預估需要多少錢,李四有說他最近看到了一個轉讓的公司,規模和位置都挺合適的,轉讓下來需要二十萬,這二十萬里其中有八萬是房租,四萬是轉讓費,再有三萬流動資金的話應該就夠了,所以前期投入十五萬差不多就夠了。
楊漢文聽了這個數目,他還是慎重考慮了一下,他問李四有就他們兩個人合伙干嗎,李四有說他必須找一個幫手,這個幫手來上班也好,入股的話也行,這樣下來就會輕松一些,楊漢文聽了李四有的話,他覺得再拉一個幫手是很有必要的,就這樣,李四有把大概的情況告訴了楊漢文,楊漢文也同意入股,不過是只出錢不出力。
其實當時有一定積蓄的楊漢文還是很樂意創業的。
楊漢文從初中畢業和李四有分開上了不同的高中,高中畢業之后,李四有上了大學,而楊漢文則一直跟著他的親戚在四川上班,他中途沒有換過一個單位,他平時也花錢謹慎,比較節儉,所以這幾年來他已經存下了一點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