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同是宦游人
在周瑜和魯肅交談的時候,諸葛亮凝神盯著周瑜。心中暗自思忖,
此人在江東,確實是自己和主公將來的勁敵。歸屬江東,和兄長一起聯(lián)手,也未必不能成為輔國之臣。只是。。。俗語說得好,蛋卵不能同置一籃。自己和吳主孫權(quán)有過深度接觸,據(jù)自己對他的觀察,此人表面上禮賢下士,胸襟開闊,實際上心思縝密繁雜。實在是個難料之人。就如同這次的聯(lián)合抗曹,孫權(quán)明明內(nèi)心已經(jīng)打定主意抗曹,卻故弄玄虛,弄個什么朝堂聽議。即讓那些投降派的老臣文臣露了真心,又給劉備一個大大的人情。仿佛是他東吳可打可不打,最后冒著風險打曹操。還有風聞三年前,因為一紙臨摹的飛白書,差點查處了東吳的中流砥柱周瑜。這些都說明此人高深莫測。自己兄弟二人若都侍奉吳侯,日后若有任何差池,只怕會落到滅族的地步。想到這里,諸葛亮不由得好奇,周瑜為何明明才氣橫溢,比孫權(quán)高出許多,卻仍甘居其下,盡力輔佐。
“大都督的美意亮心領,只是亮本布衣,乃躬耕隴畝之人。并未想?yún)⑴c亂世之爭。孰料我主公三顧茅廬,契而不舍,亮感其大意,遂出山助劉使君逐鹿天下。如今若依都督所言,轉(zhuǎn)投吳主,豈不成了朝三暮四之小人?于大義面前,亮絕不能移。望都督見諒。”諸葛亮冠冕堂皇的措辭讓魯肅臉上紅白不定。不由得看了周瑜一眼,心里暗自替他尷尬。
“孔明先生才高志遠,忠勇兼?zhèn)洹V荑づ宸<热蝗绱耍げ粡娗螅皇峭锵覀儾荒芎椭T葛兄弟共創(chuàng)大業(yè)。令兄子瑜乃我和子敬的好友,本想若孔明也肯歸吳,一時瑜亮,共筑江東。可成就千古佳話”周瑜笑著把一盅清酒雙手端給諸葛亮。
“孔明,你既然決意回到劉使君帳下,只是有一件事,周瑜如鯁在喉不得不說。”
魯肅有些莫名其妙地看著周瑜,摸不著頭腦。
“孔明,此次犒軍,我東吳上下感激不盡。至于其他,不會從我東吳泄露半分。另外,瑜觀劉豫州乃心思縝密之人。先生已經(jīng)立下聯(lián)吳抗曹之大功,兩軍陣前,又有關(guān)張兩位將軍急于建功,先生回到樊口,不如自請去荊州腹地籌措糧草,以安軍心。遠離赤壁戰(zhàn)場,建立穩(wěn)定的補給線。關(guān),張二位將軍必然不會再有微詞。”周瑜委婉勸道。
聰明如諸葛亮一聽就明白了,這是周瑜保證此次借箭的尷尬不會外傳到劉備那里,同時勸他避開關(guān)張,到后方籌措糧草。這樣對于一個不在權(quán)力中心的人,私下的議論就會少了很多。關(guān)張也不會整天盯著他的瑕疵不放。
魯肅不太明了:“公瑾,籌措糧草這樣的小事還需孔明去做?糜芳等人去干足以。”
周瑜微笑不答。自顧自溫酒。
諸葛亮離席對著周瑜躬身一禮,“謝謝大都督提醒。”
周瑜頷首笑道:“正事已畢,我們盡情飲酒,請孔明嘗嘗拙荊的廚藝。”
諸葛亮夾起一塊橙紅色閃著亮光的圓球問:“這是什么菜啊?”
魯肅笑道:“這個是冰糖梅子肉。。。好吃得緊。”
酒過三巡,門外忽然傳來呂蒙的聲音:“都督,有緊急軍情稟報。”
周瑜本來微醺,臉上略略的紅暈讓他看上去只有弱冠出頭。聽到呂蒙的聲音,立刻站起身來,回首和諸葛亮,魯肅道別:“孔明,子敬,恕周瑜公務在身,無法再陪兩位一醉方休。”
說罷拿撿起桌上的竹簫,轉(zhuǎn)身出帳。
諸葛亮撿起周瑜落下的羽毛扇,追了出來:“周都督,你的羽扇”。
周瑜回頭一笑:“贈與孔明了”。
諸葛亮把玩著這柄精美異常的羽毛扇,嘆道:“東吳魚米之鄉(xiāng),人杰地靈,這柄扇子雖然是個小物件,卻如此精致。”
“孔明有所不知,這柄扇子是用雉鳥翎羽所制,乃是我吳郡精工坊所制,專門供應吳侯府里。公瑾這把一定是吳侯賞賜的。”
“怪不得,我們那里的扇子都舍不得用翎羽,只能用家禽之毛。所以中原都稱之為‘毛扇’。”
“呵呵,看來公瑾已經(jīng)看出孔明喜歡這把羽扇,特意留給了你。”魯肅微笑。
“亮受之有愧,卻之不恭”諸葛亮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