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88年,文帝劍指南朝,欲一統天下,結束這分裂的局勢。
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自晉朝滅亡后,堂堂中華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正正持續了上百年。
在這百年之內,中華大地一片生靈涂炭。來自西北、東北等地方的少數民族趁亂大規模入侵中原,北方漢人慘遭屠殺,人數一度不足百萬,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可怕場景。
故此,這段時期被后人稱為“五胡亂華”——這,是漢人永遠的痛。
隨著時間的推動,歷史的發展。
581年,北周靜帝禪讓給楊堅,北周亡,楊堅定國號“隋”。
開皇元年,隋文帝為改革舊律,命高潁及其它重臣鄭譯、楊素、蘇威、裴政等十四人,廣泛采用魏、晉、齊、梁各律的優點,“沿革輕重,取其折衷”,制定《新律》。十月完成,頒布實行。開皇三年(583年),文帝“因覽刑部奏,斷獄數猶至萬條。以為律尚嚴密,故人多陷罪”。因此又命蘇威、牛弘等人,本著刪繁就簡,以輕代重為原則,對新律重新更定,制成《開皇律》。
律文共十二篇,五百條。與舊律相比,刪去死罪八十--條,流罪一-百五十四條,徒、杖罪一千余條。主要參照北齊,部分參照北周的法律而制成。其篇目分別是:名例、衛禁、職制、戶婚、廄庫、擅興、賊盜(亦作盜賊)、斗訟、詐偽、雜律、捕亡、斷獄十二篇。還制定了--些有利于平民的訴訟程序,如百姓有冤情,可逐級上告,甚至直到朝廷。刑罰
楊堅在北周輔政時,鑒于其“邢政苛酷,群心崩駭”,主張“法令清簡”,并且“躬履節儉”,結果“天下悅之”。即帝位后,在制定新法時,廢除前朝的鞭刑、梟首、輾裂(車裂)等酷刑,以及“孥戮相坐之法”。確立死刑、流刑、徒刑、杖刑、笞刑五種刑罰共分二十等,即死刑二等:絞、斬;流刑三等:一千里、--千五百里、二千里,或服勞役二年、二年半、三年;徒刑五等: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杖刑五等:自六十到一百;答刑五等:自十至五十。
新的五刑制度自《開皇律》確定為法定刑法后,取代了墨、劓、刖、宮等割裂肌膚、殘害肢體的肉刑,為歷史形制的進步,被以后歷代律典所沿用。
《開皇律》在《北齊律》“重罪十條”基礎上,改為“十惡之條”,即:一、謀反,二、謀大逆,三、謀叛,四、惡逆,五、不道,六、大不敬,七、不孝,八、不睦,九、不義,十、內亂。按規定,“犯十惡及故(意)殺人獄成(經審訊已定案)者,雖會赦(大赦)尤除名。“十惡的罪名自《開皇律》確立后,歷代法典均相繼沿用、不作修改。
對內的軍事整頓,隋文帝也一直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他先后設立了河北道(太原)、河南道(洛陽)、西南道(成都)三個行臺,以兒子晉王楊廣、秦王楊俊、蜀王楊秀分別駐扎三地,掌握各個方向重兵,以加強對各個區域的掌控。
內政方面,隋文帝沒有浪費寶貴的和平時間,他大幅度進行了行政區劃調整改革,裁撤了州郡縣三級體制中的郡,改為州縣兩級制,減輕了國家財政負擔、提高了管理效率。
關中和江淮地區還相繼開鑿了運河,關中的運河是為了提高運輸效率,解決京師地區的糧荒問題。江淮方面的運河,則充滿了濃濃的軍事意味。
當這一切準備工作積累到開皇八年時,看似云淡風輕的準備工作,終于轉化成硬梆梆的實力。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才是文帝能迅速統一隋王朝,強大隋王朝的根本!
百萬雄兵,南渡長江,劍指南陳!兵臨健康!
統一天下的任務必將是隋來完成!也是不可扭轉的歷史責任!它無可替代!也無人能替代它!
行軍帳內走來了一位年輕的軍官,他身披鎧甲,精神抖擻,意氣風發。
“晉王大人。三軍早已等候多時,隨時待命出發!請您指示!”軍官眼神堅定的望著前方,他那雄渾的聲音氣壯山河,震天動地,響徹云霄。
放遠看去,只見一位身穿亮眼的鎧甲的年輕人,正目不轉睛地看著一盤沙盤,沙盤上完全浮現了他部需要拿下的地方、敵軍駐扎的地方和相應的城鎮、村莊等。
沙盤很早就被運用到了軍事領域中。
據《后漢書?馬援列傳》記載,公元32年,漢光武帝征討隴西的隗囂,召名將馬援商討進軍戰略。馬援對隴西一帶的地理情況很熟悉,就用米堆成一個與實地地形相似的模型,從戰術上做了詳盡的分析。光武帝劉秀看后,高興地說:“敵人盡在我的眼中了!
很快,沙盤便成為了軍事中必不可少的“奇珍異寶”。
在一旁,時任長史之任的高颎前進三步,道:
“晉王,汝尚何望?切忌萬不可貽誤戰機!”
晉王轉頭,答復:
“長史不必擔憂!我心以下,待成熟。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何為東風?”長史不解。
晉王笑之,答曰:
“廬州總管韓擒虎也!待廬州總管率兵出廬江,我部再出兵也不遲!”
司馬王韶點頭肯定,曰:“待他出兵之后,我部按計劃行事,兵出六合,渡過京口,共同進攻南陳國都健康(今南京)”
(這里的司馬王韶不是北宋時期的那個王韶。根據《隋書》記載,也有一個王韶,且任軍事職務。兩者只是名字相同,出現巧合罷也!)
按隋滅陳計劃,具體分為以下步驟。
晉王楊廣為征南總節度,率長史高潁、司馬王韶等兵出六合,直接渡江進攻建康。
秦王楊俊率軍出襄陽,蘄州刺史王世積出蘄春,廬州總管韓擒虎出廬江,吳州總管賀若弼出廣陵,青州總管燕榮出東海,共有總管(一路軍隊的將官)九十位,軍隊合計五十一萬八千,聲勢相當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