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雅》曰:嘉者,善也。
可我一生所為實在不善。嘉之字予我為名,真是諷刺。
世人稱我鬼才,是畏我懼我。下邳一場洪水,澆滅了多少生魂。烏巢沖天烈火,燒殺了無盡人命。主公麾下,只我一直隨他左右,冷眼看著尸骸遍野的沙場。文若謙謙君子自然是見不得殺戮的。
人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可我在病榻之上依然留下了殺人誅心之計,實在不善。這世上殺人最快的永遠不是刀砍槍刺,而是智慧。雖然是敵對的雙方,可細究根底依然都是大漢子民。我又不是不知,所謂的士兵大多也不過是些吃不飽飯的窮苦人罷了。若是有口飯吃,誰愿意去過刀頭舔血的日子?可我依然對他們毫不留情。
我想人死后若是有閻羅殿,我的所為怕是要下十八層地獄的。可我不后悔,因為為了主公的大業,我愿意押上自己的一切。我相信主公終能成就大業,濟世救民,所謂長痛不如短痛,為了達成目的,總要有所失去。待得功成之日,我替主公背負這視人命如草芥的千古罵名,也不枉此生了。
也許是因為這些執念吧,我竟看到了我死后的景象。令我沒想到的是,荊州劉表病亡,劉琮舉手而降,主公被巨大的勝利沖昏了頭腦。主公他著急了,驕傲了,自以為只要趁勢南下就能一舉平定天下,文和仲德都勸主公,可他已經聽不進去了。我開始遺憾上天為什么要讓我那么早撒手人寰,這種時候只有我勸主公才能有作用。主公發起了赤壁之戰,卻敗在了周瑜和諸葛亮這兩個他輕視的毛頭小子手中。赤壁的沖天火燒出了周公瑾的赫赫威名,也燒去了主公一統天下的希望。因為是幾十萬的兵士,死的死傷的傷散的散,被抓被殺的更是不計其數。這對所有勢力都是個沉重的打擊。我的謀略可能確實不如諸葛周瑜,可能也不及公達文和,但我比他們強的一點在于我并非單是主公的臣子,而是主公的知己,在某些時候,只有我的勸說才是有用的。主公勢大,若是穩扎穩打,先取西涼漢中四川,以天下之力伐一州之地,縱然是謀圣復生,兵仙臨凡,也是回天乏術。何況孫劉聯盟,急之則相持,緩之則各生異心,定不能久。這個道理主公也是知道的,我所需要做的只要點醒他便好。
自我投奔,主公從未不聽我言,我們有種知己的默契在,除了那一次放走劉備,我知道主公的心意,可我還是執意勸他軟禁劉備。主公也明曉我的想法,但他對我說:“奉孝,劉玄德是個英雄,我不想看到他郁郁而終,我和他是一類人,我想他敗的心服口服。就讓我再不計算利益得失的任性一次,好嗎?”“主公,不用再說了,嘉曉得。”主公握住我的手,我們兩人相視而笑。
“諸君年皆孤輩,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孤欲以之托付后事。誰料中年夭折,實天亡我也!”我又想起之前看到我剛死之時主公在我墳前祭拜,那個不可一世的奸雄像個孩子一樣嚎啕大哭,哭的真心實意發自肺腑。真想出現在他面前,再說一句“孟德莫哭,嘉在這兒呢。”主公本性其實是個真性情的人,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毫不矯揉做作,惺惺作態。
他只是被人傷透了心,不敢再以一顆真心對人,拿喜怒不形于色,多疑和威嚴當作他防御的面具罷了。他內心深處依然是渴望著有人能讓他毫無保留的信任,能和他沒有君臣之分地一起花天酒地,一起做些荒唐糊涂事,再一起笑到肚子疼。記得宛城之后,主公常拉著我去喝酒,喝了酒就痛哭流涕。“奉孝,我就是個混蛋!夫人怪我也是應當,子修是個好孩子,就因為我做的混賬事橫死。惡來也隨我多年,最終卻長眠宛城。該死的人是我曹操啊!”“主公不必過于自責,逝者已逝,活著的人還要好好活著。他們都在等著主公平定這亂世。”一般文若會這樣勸主公。可我從不,我只拿起酒樽給主公滿上,“孟德,干杯。難過就哭吧,哭出來就沒事了。”主公從不因此怪我,反而常常跟人說:“唯奉孝能知孤意。”我跟主公行同車,坐同席,我知道不合規矩,但又能怎么樣呢?我不在乎別人怎么評論我,我從沒覺得自己是個好人。
憶起當年往事,不禁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