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网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网文欣阅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現實

圍屋的往事

第46章:扶老攜幼投親友度難關

圍屋的往事 劉承桂 3923 2024-05-02 17:25:14

  隨著一抹淡藍色的光芒在天邊悄然蔓延,宛如淑女般的晨光柔和地拂過了破曉的鋒芒,灑滿了初生的朝陽輝煌,將昨夜的黑暗殘骸切割成碎片。

  庵堂內,人們開始忙碌起來,這里又重新煥發了活力。婦女們的談笑聲此起彼伏,仿佛將昨日的憂慮一掃而空。

  孩子們沉浸在深深的睡夢中,補足昨晚缺失的睡眠。男人們不自覺地掏出煙袋,點燃旱煙,縷縷白煙在空氣中彌漫……

  不久,這小小的庵堂煙霧繚繞。婦女和孩子們被嗆得連連咳嗽。

  “你們這些家伙真是不懂事,抽煙也不看看地方。要是想抽就到外面去,別讓大伙兒跟著吸二手煙。”一位年長的大娘帶著笑意責備道。

  “說得沒錯!這么狹小的空間,你們五六把煙槍,誰受得了啊?特別是涂連長,他身體本來虛弱,肺病剛見好轉,怎么能讓他吸這種有害的二手煙呢?”劉德林嚴肅地說。

  “抱歉,抱歉!我們沒想周全,以后一定注意。”那些年輕的煙民們連聲道歉,趕緊起身走出了廟門。

  婦女們看著他們匆匆逃離的樣子,忍不住哈哈大笑。

  “早餐咱們吃什么呢?”一位嫂子問。

  “有什么就吃什么唄,只要能填飽肚子就行。”有人應答。

  “你們帶了些什么食物?有粉皮絲嗎?”一位大娘問。

  “我帶了一點。”

  “我也帶了一些。”

  “那就夠了,不需要太多。”

  于是,幾位少婦將自己的粉皮絲交給了廚房里的婦女們。

  不久,一大鍋熱騰騰的粉皮絲就煮好了。

  “找不到這么大的容器來裝了,你們就自己拿著碗到鍋里盛吧。”那位負責烹飪的大嫂說道。

  吃完早餐,大家開始琢磨接下來要做些什么。

  有人說:“我去老家菜園子瞧瞧,摘些新鮮蔬菜回來。”

  有人說:“我去老房子那邊看看,能不能找些日常用品帶回來。”

  ……

  難以忘懷的鄉土,難以割舍的家園!

  “你們才逃出來就耐不住寂寞嗎?過幾天,那些敵軍撤離局勢穩定后回家看看也不遲。請大家在這兒安心待幾天,好好商量一下未來的去向。車到山前必有路,我們總會有辦法的。”劉德林老人發話了。

  剛逃出來就要急于回去,如果被不法分子發現舉報,這臨時避難的地方也會帶來危險。

  盡管圍屋三姓團結一致,情同手足,但偶爾也會有一些小沖突小摩擦,在關鍵時刻,總會有人出面調解,平息紛爭。自從劉德崗老人去世后,這個重擔自然落到了劉德林的肩上。

  那幾個想要回去的人聽了老人的勸告,不再言語了,乖乖得跟著年輕人上山拾柴火、摘野菜、采蘑菇。

  幾天的適應,大家逐漸習慣了新環境,心情也恢復了平靜。孩子們更是無憂無慮地玩耍嬉戲。

  第三天,存糧已經所剩無幾了,躲在這里不是辦法,需要尋找新的出路。

  有人建議派個人去天心打探情況,如果敵人撤走了就下山回鄉。

  誰去合適呢?陳保林是最佳人選。他剛從縣城讀書回來,認識他的人不多,而且他聰明機敏,能夠完成這項任務。

  陳保林來到天心,這天剛好是趕集日。他悄悄地走進了同學家里。

  這位同學家境殷實,父母經營生意,心地也善良。

  同學把陳保林拉進房間急切地問道:“聽說你們圍屋被大炮摧毀了,是真的嗎?”

  “是的,圍墻摧毀房子被燒,所有值錢的東西都被洗劫一空,現在只剩下一片廢墟了。”陳保林說著,忍不住淚水直流。

  “真是太可惡了,這些人跟土匪沒什么兩樣!”同學義憤填膺地說。

  “老同學,我今天來找你是想打聽當前的情況。我們幾十口人躲在山里,糧食快沒了,難以維持生計,想下山去找親戚朋友求助,或者搭個草屋暫住。但又不敢輕舉妄動,怕遭敵人第二次圍剿。”陳保林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我從學校回來后很少出門,這件事不是很清楚。但我的父親應該知道,忙完生意可以問問他。”陳保林的同學是個書呆子,無法提供太多信息。

  過了一會兒,同學的父親走了進來。

  “爸爸,這位是我的同學陳保林,他是來打聽會昌敵軍情況的。”同學對父親說。

  “哦,原來你是南坑圍屋人啊,真是可憐!”同學的父親喝了一口茶,憤慨地說:“那些敵軍圍剿南坑圍屋回來后就大吃大喝鬧騰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撤走了。聽說還獎勵了一頭牛給那個帶路的獨眼狗。”

  “大叔,您消息靈通,看問題透徹,我們想下山去找親戚朋友或者搭建臨時住所。這樣可以嗎?”陳保林向同學的父親尋求建議。

  “我認為可以!那些兵走了之后,地方上的官僚可能不會再過問這件事。畢竟房屋都毀了,人也沒家可歸了,他們還能怎么樣?都是鄉里鄉親的低頭不見抬頭見,做多了壞事也怕遭報應。而且法不責眾,總不能把整個圍屋的人都抓起來吧。”

  “大叔說得對,說不準共產黨的軍隊打過來,他們也得留條后路。”陳保林的心情放松了許多。

  “不過,我建議那幾個涉及到事件核心的人要走得遠一點,還有那個共產黨干部要隱秘地躲藏起來,最近不要露面,以防萬一。”同學的父親提醒道。

  “你們圍屋人這樣做是對的,給我們樹立了榜樣。共產黨一定能推翻那些腐敗的反動派,到那時你們就會成為英雄。”

  “謝謝大叔的支持和鼓勵!那我就回去了,盡快把消息告訴鄉親們。”陳保林感激不盡。

  “大叔,我還有一件事想請您幫忙。”

  “什么事?”

  “我想帶點豬肉回去,鄉親們已經幾天沒有吃肉了。”

  “沒問題,但不要買太多,三五斤就行,以免引起別人的懷疑。”大叔接過錢走出去買肉。

  陳保林繼續和同學聊天。

  不一會兒,大叔拿著一個袋子走了進來,說:“買了五斤八兩,用袋子裝著,別人從表面看不出來是什么東西。”

  “大叔,您想得周到,謝謝!”陳保林接過袋子,道了謝,迅速離開了。

  野牛庵。

  “用餐了。”炊事嫂子高聲說:“今天的午餐要優先讓孩子和傷員吃,剩下的大家吃。糧食所剩無幾,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下山。我們只能這樣,大人們吃不飽可以去山上找野果和野菜充饑。”

  嫂子說完,盛了滿滿一碗飯,上面撒了些咸菜,雙手遞給傷員連長:“涂連長,您是傷員,必須得吃飽,這樣才能恢復得快。”傷員涂連長感動得淚眼朦朧,掙扎著站了起來。

  他哪敢接受?這碗飯對他來說比金子還珍貴,這份情意比海還深……

  嫂子見涂連長不肯接,轉身將碗遞給一旁的戰士小胡:“小胡,你幫忙喂涂連長吃飯,這事兒你得幫我。”戰士小胡推辭道:“嫂子,算了吧!連長不會接受特殊待遇的。”

  這時,陳保林回來了。

  “好消息,我買回豬肉了,大家今晚可以加餐了。”陳保林高舉著袋子,蹦蹦跳跳地進來了。

  “飯都吃不上了,還吃肉?”有人嘀咕了一聲。

  “你打聽到消息了嗎?”劉德林急切地問。

  陳保林將自己打聽到的情況以及同學父親的話,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劉德林。

  劉德林聽后高興地宣布:“鄉親們,敵人已經撤離了,我們可以回家了。”

  誰有家可回呢?大家聽了這消息怎么也高興不起來。幾位老人還在暗暗地流淚。

  “我們雖然失去了家園,但我們的土地和莊稼還在。困難是暫時的,只要大家齊心協力,重建家園指日可待。”

  “我們回去后,有親戚的投靠親戚,有朋友的依靠朋友。然后同心協力重建家園。我們圍屋的煙火不能斷,圍屋的精神不能丟。我相信南坑的鄉親們也會伸出援手,幫助我們渡過難關。”眾人聽后,默默地點了點頭。

  劉德林說完,把張金寶和劉世蕓叫到跟前,說:“金寶、世蕓,你們是這次事件的關鍵人物,為了安全起見,你們就不要回家了,到外地去躲幾年。你倆一個有高超的醫術,一個擅長經營買賣,老家也沒有田地牽絆,在外地照樣能謀生養家。只是遠離故鄉,道路坎坷,生活不易。”

  兩人幾乎同時回答:“叔,從救下涂連長那一刻起,我們就已經做好了面對一切的準備。能夠救活涂連長,是我們的榮耀。”

  劉世蕓還說:“我不能走,涂連長的傷勢還需要我來醫治。”

  張寶林也表示:“我也不走,涂連長如果要轉移,需要年輕人來護送。”

  劉德林思考了一下,說:“你們說的都有道理。涂連長在這里不能久住,轉移時確實需要強壯的人來抬擔架。”

  劉德林想了想,說:“世蕓,你是有家室的人,如果留下來家眷怎么辦?你的大兒子興鎮在你身邊幾年,醫術也學得差不多了,可以留下來照顧涂連長。”

  劉世蕓同意了這個提議:“好吧!那我就去版石虎板投奔親戚,那里離版石圩近,可以擺攤行醫,攢夠了錢再租個店鋪開診所。”

  劉德林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后轉向張金寶:“你有什么打算?”

  張金寶回答:“天心圩已經無法居住了,我想去龍布曾坑找家庭商量,看能不能租幾間屋子暫時棲身,有機會去龍布圩租個店鋪繼續做生意。我的貨物還存放在天心的大伯家,需要盡快處理。”

  劉德林終于松了一口氣,但隨即又面臨一個問題:涂連長應該轉移到哪里去?

  廚房里的嫂子們聽說大家要回去了,便用那幾斤豬肉和山上采來的香菇、木耳做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各位鄉親,我們在野牛庵避難三日,成功躲過了敵人的追捕,保護了傷員涂連長。雖然我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我們不后悔,不遺憾。根據可靠消息,敵人已經撤離,警報解除了。明天大家可以陸續返回家鄉,無論是投靠親友,還是自己搭建草房,或者是暫時住在真君廟,大家要互相幫助,共度難關。我有幾點要求,一是回鄉途中要分散行動,不要透露這些天的行蹤;二是要對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保密,對外聲稱是被誤會和冤枉的;三是保持相互間的聯系,遇到困難時要互相支援。”劉德林老人做了最后陳述。

  劉德林老人背部微微駝起,仿佛承載了無盡的歲月滄桑。其實老人家也怪可憐的,老婆死得早,唯一的兒子英年早逝。他幾十年如一日,大多數精力都放在圍屋的秩序管理、婚喪嫁娶、傳承文化延續歷史方面。年紀大了,自己的家不成樣子,可是這張嘴從來不會虧欠,鄰居親人掙著請他吃飯,有好吃的東西從來不會忘記老人家。

  這頓晚餐氣氛有些沉重,大家默不作聲,各自心事重重……

  第二天,眾人含淚告別,各自踏上了未知的歸途……

  大人們走到涂連長身邊,低聲囑咐:“涂連長,我們要離開了。您要好好養傷,祝您早日康復。”

  懂事的小孩走過去和涂連長握手,稚嫩地說:“叔叔,再見!”

  涂連長看著那些漸行漸遠的身影,心情復雜,淚水不由自主地流淌下來……

  劉世蕓最后一次檢查了涂連長的傷口,重新敷上藥,然后叫來兒子興鎮,交代了幾句,然后便帶著家人悄無聲息離開。

  “小胡,你去送送劉大夫。”涂連長內心充滿了感激之情,但他不善言辭,只是簡單地表達了謝意……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江县| 平塘县| 石台县| 霍山县| 略阳县| 贵州省| 龙里县| 崇明县| 察隅县| 宁化县| 嫩江县| 鄯善县| 张家川| 婺源县| 纳雍县| 绥芬河市| 盐源县| 古交市| 潜江市| 绵竹市| 五指山市| 静宁县| 湖口县| 斗六市| 历史| 潼南县| 岳池县| 襄樊市| 烟台市| 江达县| 芜湖市| 扎赉特旗| 龙胜| 海南省| 吴桥县| 包头市| 福建省| 丰城市| 随州市| 德保县| 东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