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 相識楚璟年
“真被小姑娘說準了。”
“對了!我就說那姑娘怎么捏人家臉,還看人家,原來是發(fā)現疹子了。”
“小姑娘厲害啊。我當時都嚇懵了,她還能觀察孩子出了疹。”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都在夸唐念。
“對了!那小姑娘呢!”有人發(fā)現唐念不見了。
“對啊,人呢。”
醫(yī)院樓下。
草地剛剛翻新過,蔥蔥郁郁,偶爾有病人散步。
楚璟年站在湖邊,湖風吹過清雋的面龐,唇邊笑意溫和淺淡,“第二次見面了。我是楚璟年。”
“唐念。”
唐念。
唇齒間滑過這兩個字,他贊賞,“你很厲害。”
唐念笑,“你說剛剛?”
“是。”
“蕁麻疹并不難診斷。”
許多有經驗的大人都能看出來。
“你知道我說的不是這個。”他看向唐念,眉眼含笑,清俊雅致。
蕁麻疹不難診斷,難的是她沉穩(wěn)迅速的觀察力,以及安撫病人情緒的方式。
唐念望著碧湖映出重重樹影,反問他,“這難道不是我們學醫(yī)人該有的能力?”
他挑眉,“你知道我也學醫(yī)?”
“很容易看出來。”
他若有所思。
“對了,你來醫(yī)院是··?”
這話有探聽隱私之嫌,他問的猶豫。
“帶家人過來做個檢查。”唐念不甚在意。
他了然,換了個話題,“上次那本《Open Journal of Clinical Diagnostics》你看完了?”
那本全英文的臨床學書籍。
“嗯。”她點頭,反而對他有些好奇,“你怎么會想到看醫(yī)科書?”
“耳濡目染吧。”他笑,“我父母都是醫(yī)生。”
兩人繞著湖邊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漸漸地,兩人都有些驚訝。
楚璟年驚訝于唐念的在醫(yī)科方面的知識。唐念則覺得,楚璟年如此年輕就已對醫(yī)學基礎知識牢固掌握,實屬不易。
網上。
文化界大牛楊文青的一段采訪忽然爆出。
主持人問楊文青是否看過近日在網上廣為流傳的編磬編鐘奏樂視頻。
楊文青答了是。
“我看過,心中很感慨。編鐘編磬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擊打手法幾乎已經斷絕,唯有漢市留有最正統(tǒng)的一脈。這位唐江小友擊打手法稱不上頂好,但十分標準,這點很難得。”
一言引爆熱搜。
楊文青是誰?
那可是真真正正的當代國學大師。
別的不說,初中六本語文書,其中有七篇課文就出自他的作品。
此外,他還是歷史大家,專門研究中國史,著名的《五千年史》,他是編者之一。
本人極具嚴謹性,對待學術更是一絲不茍,而如今竟然破天荒地夸了唐念。
其震撼程度不啻于歷史協(xié)會發(fā)聲。
于是,網友傻了。
楓糖瘋了。
“楊文青竟然夸了唐江!那可是楊文青!”
“那可是楊文青!”
“那可是楊文青!”
似乎只有這一句話能表達大家的心情。
同一時間,唐江主播賬號關注數瘋狂飆升至三百萬。
甚至拉動了逗趣的日流量。
何成盛更是喜不自勝。還好他慧眼如炬,早早拉了唐念進入逗趣。
沉溪和小緋卻是恨得牙癢癢。
一番精心設計,結果倒是成全了唐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