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我們往哪里走?是回大路上,還是沿著葦江走?”懷空問道。
行真和尚道:“我們不走回頭路,就繼續沿著河流走吧。”言罷,邁步向前走去。
“可是,”懷空追上去,道,“可是,這條路是小路,沒有多少人。不如那月牙湖村里的大路好走。”
懷空的意思是,在大路上走,不論是問路,還是化緣,或者是借宿,都更好一些。若是在小路上走,半天碰不到個人家,別說住的地方,就是連東西都沒得吃。
行真和尚卻并沒有想那么多,只是一邊走,一邊道;“咱們要去到西方靈山,還在乎小路大路?能走就是了。”
懷空便不再說什么,便跟在后面,背著行囊,一步步往前走。
小路悠悠,緊貼著葦江,那江上的清風正吹過來,吹動他二人的衣角、面龐,甚是舒服。
但此時懷空的興致卻提不起來,當然不是因為沒有走大路,而是因為他的小猴子不見了。
雖然與這個小猴子待的時間并不長,只有短短不到十日,可他十分喜歡這個機靈的小猴子。幾乎把他當做人一樣對待了。它在的時候,懷空并不覺得什么,甚至還有些厭煩,可它不在了,懷空心里還空落落的。
二人繼續往前走了半個時辰,便眼看著天漸漸暗下來。
懷空望了望天空,道:“師父,好像要下雨了。”
行真和尚此時正想著什么,抬頭看了看天,道:“正是,是要下雨了。咱們快些走吧,要不然,這里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就要淋在這里了。”
言罷,二人加快了腳步。
前方,葦江突然轉彎了,竟然向北折去,正好擋住了他二人的道路。
“師父,怎么辦?”懷空道。
行真和尚道:“我們還是沿著路走,說不定能遇到一個橋,或者遇到渡船。”
懷空道:“還是遇到渡船比較好,這樣我們還可以避避雨。”
說話間,天上已經開始下雨了,只是這雨很小,根本就是毛毛雨。雨點落在他們身上,把衣服都打潮了。
“師父,下雨了。”
“是啊,雨點很小,但看這天色,下的時間應該會很長。秋雨就是這樣,纏纏綿綿的,總是不停止。懷空啊,今天晚上可能會冷。”
“冷就冷吧,反正又不是第一次了。”懷空也不抱希望,這么走下去,根本遇不到個人家了。
雨絲越來越密,二人無法,只能冒雨前進。可是不多時,煙雨朦朧處,似乎有一個船劃了過來。
“師父,那是不是一只漁船啊?”懷空喊道,聲音里夾雜著一絲驚喜。
適才行真和尚還未察覺,可經懷空一提醒,他抬頭看去,果然見隱隱約約有一條船正向他二人靠過來。
“是一條船。”行真和尚道。
“師父,我們上船避避雨嗎?”
“那要看人家肯不肯收留我們。我們先往前走,看看情況再說。”行真和尚道。
二人繼續走,也不管那船只。那船只也只是一直沖著他二人蕩了過來,不一會兒便靠了岸。
船篷里,走出一個漁翁,那漁翁披著蓑衣,弓著背,對岸上的師徒二人道:“兩位師父,這是要到哪里去?”
行真和尚聽了,站定,施禮道:“貧僧是下山游歷的僧人,路過貴寶地,不料竟下起雨來。施主,可否讓貧僧師徒到船上避一避雨,等雨停了,我們就走。”
那漁翁笑道:“原來是出門遠游的僧人,想必一路上吃了不少苦,那上船吧,外邊風大雨大,小心著涼。”
行真和尚聽了,心想真是出門遇貴人,便向船上的漁翁道:“多謝這位施主了。”而后對懷空道:“懷空,我們上船吧。”
“是,師父。”懷空喜道。
船靠穩,行真和尚師徒二人便上了船。
這船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船篷里的空間還很大,足夠容納五六個人。如今只有三個人在這里,甚是寬敞。
老漁翁系了船,也到船篷里來。他這船篷比較簡陋,拱形的船篷兩側,只有兩個小簾子遮擋,雖然雨進不來,可是被風一吹,也免不了有些潮濕。
船篷里有一張小桌子,雖然不大,可在船上也夠用了。此時的桌子上正有一壺茶,三個茶杯。
老漁翁笑道:“兩位師父,快請坐吧。”
“多謝施主。”言罷,這師徒二人便坐下了,老漁翁也坐下,笑道:“大師從何處而來,到何方而去?”
行真和尚道:“貧僧在東方萬佛山法圓寺而來,去往西天靈山圣境求見佛祖。路過寶地,本來一路順暢,不料,竟下起雨來,這才落得一身狼狽,見笑,見笑。”
老漁翁笑道:“萬佛山呀,那是很遠的一座山了。我記得我年輕的時候,還去過呢。”
行真和尚笑道:“施主去過萬佛山?那一定也去過法圓寺吧?”
老漁翁笑道:“那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我當時去做生意,到了那萬佛山地界,聽說那里有一座法圓寺,我便上山拜了佛,許了愿。不過從那以后,我就再也沒回去過。”
“許的愿不靈?”懷空疑道。
“不許亂講話。”行真和尚道。
老漁翁笑道:“大師高壽幾何啊?”
行真和尚道:“貧僧虛度六十有二,不知施主高壽?”
老漁翁笑道:“我呀?我活了七十八歲了。”
“七十八了?”行真和尚見他鶴發童顏,便道,“老施主真是有福之人,七十八歲,面色竟如此只好,如此算來,到那一百歲,也不是難事。”
老漁翁笑了,擺了擺手。而后,他緩緩地拿起茶茶壺,用茶壺把那三個杯子都倒上茶,又把其中兩杯遞給這師徒二人。
行真和尚與懷空連忙雙手接過來。老漁翁笑道:“我這里本來有美酒的,可大師既然是僧人,我也不好端上來。就委屈大師用這茶暖暖身子吧。”
“多謝,多謝。”行真和尚看了看這茶色,便緩緩飲了一口,頓覺茶香滿口,沁入心脾,道:“這茶,應該不是凡品吧?”
老漁翁道:“大師果然是有見識的人,不錯,這茶喚作‘桃花渡’,是附近山上產的,貴的很!要不是老朽有一個朋友在那里,我可喝不到這么好的茶。”言罷,哈哈哈笑了幾聲。
行真和尚道:“施主平日里,就在這江上過活?”
老漁翁笑道:“不錯,我就在這江上打魚、渡客為生,與日月為伴,與魚蝦為友。不過,你不要看我貧苦,我自己卻覺得好不快活!哈哈哈……”
行真和尚見了,感嘆道:“懷空啊,這便是我給你說的老神仙啊!”
懷空嘟了嘟嘴,道:“師父,你口里的老神仙,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了。”
老漁翁笑道:“二位師父,我這小船可不是尋常的船,你二人在此避雨,我可是要報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