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寰道:“此間情由說來倒也簡單,本門武學原本有兩個分支,一者重力,一者重速,二者修習口訣皆是透明,四派弟子無一而不可閱?!?p> 朱丹麟奇道:“四派?不是六派么?”
任寰道:
“朱兄有所不知,本門武學極重天賦,若是根基不到強行修練,委實風險極大,底層二派受限于天資,雖也劃分力速,卻僅能學到其中入門篇章,非是六大門派存心厚此薄彼,而是避免二派弟子力不從心,招致走火入魔,對于二派之中個別優秀‘良材’,也要晉入我中層門派,方能得到進一步修練的機會。”
八人對六大門派所知甚微,全未意識道任寰口中“良材”另有其意,金世喬道:“這個好懂,那日任少俠也說,你家武學外人學來有害無益,實是一個道理。”
任寰點點頭,道:
“這其間卻不是取一舍一的關系,須得二者兼修,方能有上層武學成就,只不過凡人畢竟不同于神仙,雖自初學始便二者兼修,卻終須一主一輔,師父傳授的訣文全都一樣,由修習者自行分配比例,方有現如今六大門派之百花齊放,有的人生性中庸,選擇四分力六分速,或者六分力四分速,也有的人生性極端,選擇一分力九分速,或者九分力一分速,凡此種種,六大門派眾人均有范例?!?p> 金世喬道:“其中強弱沒有定論么?”
瞿忠良笑道:“金老弟真不愧是武癡,一聊起武學便興致勃勃?!?p> 金世喬笑道:“確然如此,在下又打亂任少俠話茬,還望見諒?!?p> 客房中傳來先后幾聲沏茶,想是啞仆于九人桌邊巡過一圈,任寰品一口茶,笑道:
“好武成癡并沒甚么不好,在下在二位面前只是晚輩,瞿前輩雖是好意,卻不必對在下拘禮,在下和諸位一見如故,現下計劃談得差不多了,也很愿意將這些細枝末節和盤托出,他日雙方一戰不可不防,今日看來興許是些芝麻綠豆的小事,焉知將來不會成為人命關天的大事?”
瞿忠良道:“任少俠說得是?!?p> 任寰對他本無責怪之意,清一清嗓,道:“力速之比只在修習者自身取舍,往往不會告知他人,從創派至今門人修為來看,五五劃分最為失敗,零十劃分不可考慮,該是定論?!?p> 金世喬道:“也即為須有一長一短,方能體現這門功夫的威力?!?p> 任寰道:“不錯,但金前輩若問我,在四六、三七、二八、一九之中,四者孰強孰弱,那在下實是答不上來,我任家善用暗器,在下練的是二力八速,這一層可以直言,練這八速,說得好聽是保持距離,說得不好聽是便于逃跑。”
瞿忠良笑道:“任少俠謙虛了,你以一敵二近身斗那兩個銅砂高手,在下旁觀始末,十分佩服,若只那唐桑榆一人,任少俠,你勝他便如探囊取物。”
金世喬道:“唐桑榆師承少林崇印方丈,一手‘銅砂掌’在正道中也能排得上號,至少我們八人是敵他不過的,任少俠你身為六大門派中游弟子,能輕取崇印方丈的高徒,這莫沈二人,當真能媲美崇印方丈和不塵掌門也未可知?!?p> 任寰道:“小心些總是不錯,到時挺身而出的都是自家兄弟,在下實不希望有任何一人傷亡?!?p> 八人默然,均想真當對付如莫沈那般一等一的高手,沒有傷亡談何容易?
任寰又道:“可是說起二位師伯,最近這五年間,卻發生了一些怪事?!?p> 八人聽他語氣又變,一個個屏息凝神,無一出口詢問,只靜靜等他娓娓道來。
任寰道:
“二位師伯同年出生,憑借超凡悟性,十八歲那年便雙雙打敗長輩師兄,成為門中最卓越的人才,二人日夜研習,不斷交流,一者力中藏速,一者速中藏力,彼此知根知底,每次交手都是千招之外不分勝敗,要知道他們都曾在百招之內打敗其時門中最年長的弟子,六大門派原以莫沈為上,這二位師伯的出現,更是大大光耀自家門楣,而且相互間情同手足,年輕時候他們也曾離開師門到過外界,掀起一場血雨腥風,可如今想在江湖中得到一些關于二位師伯的蛛絲馬跡,江湖中恐怕無人說得上來,只因……”
瞿忠良接口道:“只因見過他倆的人全都死了。”
任寰道:“不錯?!?p> 晉無咎感覺纖纖小手顫抖,心想自己也算見慣野獸搏殺,聽到這里都有些恐慌,更何況纖纖這樣的嬌弱少女,將她小手更拉近幾分,左右兩手一起握住,心道:
“我在蓬萊仙谷的時候,老爺爺和小哥哥小姐姐常把谷外稱作‘外界’,現下任寰也這么說,難道六大門派也和小哥哥小姐姐一樣,是在一個旁人到不了的谷中?”
他前一時還覺這些人暗施偷襲,手段太不光明磊落,聽到這里又轉了心思,這莫沈二人好不兇狠,竟把看見自己的人全部殺害,對一眾人深夜密議生出幾分理解。
任寰又道:
“二位師伯回到師門,據說受到師尊大人重罰,也不知他們找了甚么借口,
才教師尊大人擱下此事,沒再往深處追究,三年后二位師伯各自收徒,接掌莫沈兩家,
據說二位師伯近二十年里交往甚密,時常在一起切磋較量,雖然如他們那般神仙打架,
在下這種粗淺功夫,連看上一眼的資格也沒有,但從二位師伯惺惺相惜可以看出,
莫沈兩家各有所長,誰也不遑多讓。
“最近這五六年,情況似乎發生巨變,雖然二位師伯深居府中,整日里閉關修練,
但是六大門派內部風言風語日漸增多,都說沈門弟子越來越不把莫門弟子放在眼里,
二位師伯同宗同源,門徒斗毆不敢擅動兵刃,拳腳對話互有勝負,
但似乎莫家弟子一味忍讓,沈家弟子則得寸進尺,隔幾日便尋些事端一番挑釁,
說起打架也未見得占到上風,但他們總是樂此不疲,我們身在六大門派看得清楚,
家父也在私下交談時提到,這些跡象看來不過是弟子間的小摩擦,實則大有映射,
沈門弟子一進再進,身后必有沈師伯的縱容,莫門弟子一退再退,
身后也必有莫師伯的約束?!?p> 金世喬見他說到這里忽而停頓,又見旁人也只沉思,打破平靜道:“難道是任少俠那二位師伯的武功,在最近這五六年間分出高下?沈當家武功突飛猛進,蓋過了莫當家?”
任寰點頭道:“雖然沒有親眼目睹,但家父和在下交談時,言語間正是這個意思。”
金世喬道:“若是這樣,在下倒有一個猜測?!?p> 任寰道:“金前輩但講無妨。”
金世喬道:“任少俠先前說到,貴派功夫有力速兩個分支,又說到何者為干何者為枝始終沒有定論,依在下淺見,莫沈二人進境,豈不正好說明這門功夫的兩個分支,應該以力為綱,以速為目,二者同練二十年,看來不相上下,二十年后,差距才終于顯現出來?!?p> 余人聽他說得有理,紛紛轉向任寰,等他給出解答。
任寰道:“金前輩有所不知,六大門派往前追溯,以速見長的長者大有人在,便是師尊大人,似乎年幼也是速先于力?!?p> 金世喬道:“如此說來,是在下妄議了?!?p> 任寰道:“金前輩千萬別這么說,只因在下身在六派,才會知道一些內幕,若無門派中這些過往,必定和金前輩相同猜測?!?p> 金世喬道:“不知任少俠口中那位師尊大人,功力是否猶在莫沈兩位當家之上?”
任寰道:“金前輩問到了關鍵之處,諸位若不怎么困頓,在下隨后自會細細告知。”
瞿忠良原本暗暗抱怨金世喬不識大體,眼下正在商談正事,他卻一味關心人家門派家務,聽任寰這么一說,自覺無理,與同伴齊言不困。
任寰道:“二位師伯足不出戶近二十年,各自潛心修練,每過幾月又切磋一次,假以印證彼長己短,六年前,沈師伯獨自離府一次,三個月后方才重回府中,印象中便是從那一次起,二派間的和諧逐漸打破?!?p> 瞿忠良道:“任少俠可知這沈當家去了哪里?”
任寰道:“沈師伯身為六大門派中的頂尖人物,出門無需向任何人通報,但從六大門派散布外界的弟子口中得知,似乎曾于少室山附近發現沈師伯的蹤跡。”
八人齊聲道:“少林寺?!?p> 金世喬道:“如此說來,沈當家極可能是登上少室山,從少林高僧那里得到點撥,終于頓悟,一夜之間超越莫當家?!?p> 任寰道:“先不說是否點撥,即便是,少林高僧點撥的只能是武學修為,不會是內功招式,要說沈師伯歷時短短三月,從少林功夫中找到克制莫師伯的方法,在下敢說,天下間絕無此事。”
見八人將信將疑,又道:
“在下說過,本門武學自成一家,內功修習之法更是細致到了極處,運氣時半分行差踏錯不得,少林武學固然博大精深,這一層在下絕無懷疑,但以二位師伯的武功,縱使敵不過少林高僧,想來也不會相差太遠,同一級別二人之間,何來一人點撥另外一人,令其醍醐灌頂之理?”
眾人默然。
任寰道:“在下沒有分毫對少林高僧不敬之意,僅僅就事論事,諸位不日終要直面二位師伯,便會知曉在下今日絕非虛言恫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