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玄炎道:“無咎,你看出甚么?”
晉無咎道:“這上邊所刻‘涅槃九天劍’,的確便是莫沈兩家劍法。”
莫玄炎道:“還有甚么?”
晉無咎道:“這九十三圖中,共含莫家劍法九十三招和沈家劍法一百二十二招,但相比十式一百二十四招莫家劍法和十二式一百四十四招沈家劍法,這‘獨山無涯’所刻,又似更為精妙。”
莫玄炎道:“你只說對其中一半。”
晉無咎道:“一半?那另一半是甚么?”
莫玄炎道:“沈家劍法我雖瞧得熟稔,卻只知招式不知心法,自然使不出來,但莫家劍法,我可說從小浸淫,深入骨髓。”
晉無咎邊聽邊看,眼睛盯住一處,旋即皺起眉頭,莫玄炎道:“你瞧出來了,對么?”
晉無咎手指墻面,道:“這四張圖,是對‘告別比丘’、‘汝等當知’、‘一切諸行’、‘皆悉無常’四招做出改良,可長劍是在指尖而非掌心,為‘太極’之力。”
又指向另一處,續道:“至于這些,自是進化后的‘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四招,看似長劍緊握手中,但在頭頂和八方另有九劍,這九劍是莫家紅劍而非沈家綠劍,為‘九轉無極’之力。”
莫玄炎嘆道:“要說‘太極’對應無余依涅槃,我努力一下或猶能成,則‘無極’對應無住處涅槃,我是不敢想了。”
晉無咎知她生性倔強,不愿示弱于人,聽她說得無奈,大是心疼,又握住她兩只手,道:
“你若當真想學,從今日起我陪你修心,再傳授你‘太極’入門之法,實在不行的話,我將‘易筋經’一并傳你,傳完后我去少林寺向崇印方丈磕頭賠罪,被方丈責罰雖然大大不妙,但我不能眼睜睜看你犯險。”
莫玄炎聽他越扯越遠,噗嗤笑道:“算啦,只關照我一人也還罷了,可這些劍招須得二人同使,兩股‘太極’或兩股‘無極’同出,方能發揮最大威力,如今碧痕離去,難不成你讓我找碧仁雙劍合璧?”
晉無咎聽她提及沈碧痕,又是一縷惆悵,不欲被她看出心思,道:“你若真想找沈碧仁同修這些劍招,我也不會不許,反正我相信你。”
莫玄炎兩手用力將他甩開,道:“你若還敢這般大方,往后余生,都休想我再理你一句。”
獨自朝前走去。
晉無咎快步搶上,自后將她摟住,道:“對不起玄炎,我再也不會了,唉!都怪我嘴笨,你是我的妻子,卻去和別的男子練甚么雙劍合璧,我本來也不怎么樂意。”
莫玄炎原為佯怒,聽他軟語致歉,抿嘴甜笑,只覺腰間暖暖甚是舒適,安然背倚胸膛,道:
“莫沈兩家同于一百零六年前入主北南上峰,那一年龍祖師五十七歲,想是看出兩家劍法大有可取之處,又見彼此間恰能取長補短,這才嘔心瀝血,凝煉出九十三招莫家劍法與一百二十二招沈家劍法,只可惜莫沈兩家無此人才,將這些珠聯璧合的劍式劍招演繹出來,方將之收入‘獨山無涯’,期待后人得見并最終練成。”
感覺耳旁晉無咎欲言又止,在他懷里一個轉身,又道:“我說這些,可不是我自己想練,我莫玄炎雖然好勝,卻也不是對所有人如此,以往沈家一心吞并莫家,碧辰又總擺出一副高人一等的模樣,我看不過去,才會下定決心要勝過他。”
晉無咎道:“我沒他那般狂妄自大,所以你也懶得勝過。”
莫玄炎語聲漸漸轉柔,道:“你明明比我強得多,卻成天將夫妻平等掛在嘴邊,非但從不欺負我,反而常被我欺負得哭鼻子,你再有通天之能,也只用來保護我,寵壞我,試問這樣的你,我為甚么非要勝過?”
晉無咎被她說得動情,想要親熱一番,莫玄炎輕笑躍前,又被一段長文吸引。
晉無咎循她目光看去,見墻上寫道:
“楚熙臨川各帶其藝入谷投師,一望而知其短,誡曰心在武先而無果,身有憤懥,不正其心,去之精華,取之等閑,兩儀難成,太極日遠,十二載后各領一峰,強修秘術,亂其經脈,損其臟腑,屢下二峰,示楚熙拾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云云,以仁悲融其狠辣,嘔血創瑯環碧玉饋贈臨川,圖至陽以化至陰,奈何殫其肅殺為所用,竭其良藥為所棄,置苦口相囑若惘聞,予近耳順,日漸疲虛,料二徒速朽,更貽害子孫,時已深陷,無可自為,不忍見死,再修白虎閣,欲以涅槃之慈直符之福互治,終難悟之,致司命所不容,心如槁木,載生門于此,弱冠前得盡彌之,而立前得不復害之,不惑前得延五載陽壽,望后世有緣,則兩門幸甚。”
這段文字不算深奧,晉無咎不能盡懂,卻也看得心潮澎湃,拉住莫玄炎再走幾步,先見“生門”兩個大字,一連十數步,確認一排小人所使為“鳳涅凰槃劍”與“直符九天劍”,小人除使劍招,更有經脈真氣流通方位,輔以小文,書寫得十分詳盡,顫聲道:
“玄炎,龍祖師的意思,是不是……”
莫玄炎輕輕嗯得一聲。
晉無咎再難自以,在她唇上重重一吻,道:“真是上天垂憐,在你二十歲前洞開這‘獨山無涯’,我只道,我只道早晚有一天,我會陪你一起去……”
隨心神劇蕩,兩排牙齒不住打顫,終不愿說出最后一個“死”字,又再湊頭上前,莫玄炎任憑摟抱越來越緊,雙手環頸熱烈回應,十分中倒占得六分主動。
“獨山無涯”與世隔絕,二人共處洞天福地,不受外人外物所擾,久之欲念漸消,莫玄炎輕輕掙脫,見他竟有些熱淚盈眶,薄唇輕揚,道:“我只知你不會由我獨去,成親后懶得勸阻,原來你心里怕成這樣。”
晉無咎笑道:“你明知不是,所謂人心苦不足,我和你終成眷屬,禍福不離生死不棄,可若不得攜手白頭,終是心有不甘。”
莫玄炎眼望圖文,玉腿微步,修長五指于一塵不染的壁面輕輕劃過,幽幽道:“這些劍招雖出自莫沈兩家劍法,但運功法門完全不同。”
晉無咎道:“看這上面所寫,楚熙臨川,該是北南上峰第一代弟子莫楚熙和沈臨川。”
莫玄炎道:“‘白虎閣’修建初衷,竟是在給兩家先輩最后一線生機,如此說來,再建‘朱雀’、‘玄武’二閣,是為表一視同仁,還是為防四界步其后塵,怕是只有龍祖師自己知道。”
晉無咎道:“原來龍祖師一眼看穿兩家武學弊端,為勸說兩大愛徒懸崖勒馬,默默做過這許多事,可惜兩家先輩罔顧龍祖師一番心血,放棄一次又一次重生良機,終于自取滅亡。”
莫玄炎道:“我教內功非自悟而不能成,好比當初爺爺對我,不能根除雜念,則龍祖師說得再多,亦是徒增險阻。”
晉無咎自卓府閉關一月,從晉太極口中驚聞“鳳涅凰槃劍”之害,至此方將重負釋去,只在想起晉太極時一陣酸楚,岔開話題道:“對了玄炎,沈碧仁學的就是沈家劍法,這些運功法門,想來對他一樣有效。”
他腦中所想實為沈碧痕,說出口的卻是沈碧仁,又怕引來先前不悅,道:“龍祖師言明莫沈兩家劍法可以相互治愈,我又不愿你和其他男子練劍,沈家這一部分,我命人摘錄一份送至神界,至于和你雙劍合璧,便由我來完成。”
莫玄炎奇道:“你?”
晉無咎道:“我對沈家武學毫無興趣,臨敵過招我不會拿來使用,但為根除你的傷患,我非學不可。”
莫玄炎聽他說得堅決,芳心暖意徜徉,道:“瞧龍祖師的意思,一旦參透莫家劍法中的剔除劍招,這些傷患自然得以修補,也即是說,我的身體早該沒事。”
晉無咎更是驚喜,在手背上掐得數下,道:“一直以來我不敢想起,更不愿提起,原來竟是虛驚一場,玄炎,等下我們離開,我要找姚界主替你診脈,確信無礙才好。”
又道:“明日開始,你陪我來此,依照龍祖師的法門重新修練。”
還想再說,莫玄炎嫣然一笑,道:“好啦,都聽你的。”
卻不扭頭,妙目仍于墻面停留,心道:“碧仁不曾接觸沈家秘術,‘施瓖洞’受教于賈洞主,他素來勤懇踏實,又得無咎以此‘生門’相贈,當不致大害,反是碧痕……”
晉無咎本不在意沈碧仁死活,適才隨意一提,脫口即忘,見莫玄炎久久靜立不語,輕聲道:“在想什么?”
莫玄炎這才回過神來,道:“沒甚么,我們待了怕有兩三個時辰,再不下樓,婆婆該掛念了。”
二人原路返回,來到二層“龍宮”,見棋室中竟有七女,其中蕭瓊羽與環棋正自專心對弈,剩余琴書畫三女與蕭瓊羽兩名貼身丫鬟靜靜旁觀。
環棋正專注于棋盤,忽見晉莫到來,想要起身行禮,晉無咎擺手示止,莫玄炎兒時受父親指點,還粗略懂得一些,晉無咎卻是一竅不通。
他接掌盤龍教已近一年,這棋室幾乎未曾逗留,棋盒更是從未開啟,見楸木棋盤之上,精瓷黑白棋子紛呈交錯,相互糾纏,似數條長龍自邊角向中心出頭,心道:“這黑白長條形狀歪歪扭扭,倒和‘復歸龍螭’有點神似,卻不知該如何爭勝。”
再看幾眼,始終瞧不懂所以然,與莫玄炎退回廊上,三女在后跟出,瑗琴道:
“教主、夫人恕罪,老夫人似乎回憶起不少事情,先由瑾畫瑭書陪著丹青寫字,又與環棋紋枰論道,因‘天羽閣’未有棋桌棋盤,才先入了‘龍宮’,現下‘天羽閣’已布置完畢,待老夫人再有雅興,便不會打擾到教主與夫人。”
晉無咎笑道:“媽媽愿意常來‘龍宮’,我是再開心不過,怕只怕她鬧完瑾畫瑭書環棋三位,下一個便輪到瑗琴你了。”
瑗琴欣然道:“能哄老夫人開心,瑗琴求之不得。”
又二人來到廊上,卻是姚松柏與另一名妖界送藥弟子,晉無咎問過兩句情況,姚松柏道:“回教主,老夫人回到‘龍宮’一個多月,身子精神都大見好轉,但十六年中受苦太多,還需時日慢慢調理。”
晉無咎一陣酸楚,道:“有勞姚界主。”
姚松柏道:“至于老夫人何時才能想起舊人舊事,至今未有古籍醫書提供明確療法,屬下無法預料承諾,還望教主恕罪。”
晉無咎道:“姚界主言重了,先有小姐姐,后有媽媽,都是多虧姚界主才得日漸康復,我感激都來不及,何來怪罪?”
姚松柏道:“謝教主。”
身旁妖界弟子忽道:“界主,若是前往東北谷口,讓老夫人親眼看見自己昔日所作《幻水旋夢圖》……”
姚松柏道:“時候未到。”
~~
【補充說明】
第四段文言文白話注釋:“莫楚熙和沈臨川來到盤龍峽谷帶藝投師,我一眼看穿兩家武學中的弱點,告誡他們武者理應修心在先修武在后,他們卻不肯聽從,浮燥易怒心有雜念,對自家武學去其精華取其糟粕,導致難以突破高階‘兩儀’而達到‘太極’之境,十二年后各自入主北南上峰,強行修練自家秘術,致使經脈大亂臟腑傷損,我一次又一次下山,暗示莫楚熙重拾莫家劍法中的‘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等等招式,用仁厚之心化解劍法中的陰狠毒辣,嘔心瀝血創出‘瑯環碧玉掌’贈予沈臨川,想以掌法中的至陽之力化解沈家劍法中的至陰之氣,無奈他只求將掌法中的殺招練到極至,而忽視用于自救的心法良藥,對我苦苦相勸置若罔聞,我已經快60歲了,一天比一天疲憊虛弱,料想兩個愛徒這樣練功會迅速老去,更貽害兩家子孫,如今他們深陷武學魔道而難以自救,我不忍心看他們就此死去,再命人修建‘白虎閣’連通莫沈兩家,期盼他們能以莫家劍法中‘涅槃’的慈悲和沈家劍法中‘直符’的福澤相互救治,即便如此還是不能讓他們醒悟,終于連掌管生死的神仙也救不了他們,我心灰意懶,將挽救兩家的‘生門’記載于此,20歲前得到可以根除禍患,30歲前得到可以避免接下來的傷害,40歲前得到可以延壽五年,希望后代有緣練成,則對莫沈兩家而言可稱萬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