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茶歡喜】
茶者味也,一片樹葉改變了水的味道。神農嘗百草,黃帝著內經。茶是自然生態(tài)的精華之恩賜;茶是精神文化與健康生活的共同歸趣。中華茶文化綿延數千年,與華夏文明結下不解之緣,傳承下來、與世界多元文化深情融合。茶已然融入生命血液,已沉淀蒼桑的歷史情懷,已和生活息息相關。茶者趣也;得閑半日,燒湯煮香茗,供養(yǎng)諸善人,若得引人生好友二三人,聚于明窗凈幾處,拋開一切名利得失之心與塵俗煩惱之念,高談闊論,適性怡情,談笑風生,人生況味,妙趣橫生,此乃人生之一大幸事,勝過十年虛妄之塵夢。吃茶去,吃茶去,茶中自有妙善境界之覺性。無情流水之時間也似乎生起了微妙的變化。觀善因諸緣聚合,止惡無良機不可。吃茶念茶惜茶戀茶懂茶敬茶之高情所至,歸心一處,觸景生情,法界生心,心生歡喜,物我兩忘;水火相濟,鹽梅相成。好茶得益于好的茶具或器物的一時凝心浸透與提煉;茶者禪也,吾一生喜茶而不好酒;茶是靈魂的飲料,濃郁淡雅總相宜,清新自然終養(yǎng)生。茶者心也,禮敬在心,諸事相成,心誠禮敬,禪茶攝心,如是表法,如是動靜;如是飲茶,歸于平常;以茶代酒,歸于平靜。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愿茶道融入自己一生的心智與情懷;愿茶供養(yǎng)天地心魂;愿茶潤澤蕓蕓眾生之悲情夙愿。
<二>習性決定差異
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的許多壞習慣處處可見,所謂積習難改是也;積習就是生活中非常錯誤的習慣,習以為常,不以為然,其實長此以往容易造成種種損失、傷害和困擾;任何細節(jié)都可以決定成敗,不同的用心和發(fā)心都可以影響或決定絕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狀態(tài)。也許等一種危機四伏或致命的錯誤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逐漸表現出來它應有的惡劣破壞性和不良反應后,我們或許才會真正引起本能的注意和考察思索,由此形成正確的生活思想觀念和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規(guī)范。有些錯誤的事態(tài)及時更改,還是有機會逆轉錯誤習慣和諸多不適感覺的。人的生活、也許平淡就是最好的時光存在,向往自由健康的生活狀態(tài)就是不斷努力逆轉錯誤的習慣和不適感覺,使一切回歸正常的生活狀態(tài)和自然的規(guī)律,回歸當下的心身輕安和美妙的感覺,正常而良好的生活或精神信念從不違背基本的理性原則,從不輕易違背科學精神和豐富的歷史經驗和生活常識。活著是多么神奇的事情,感受生活存在的種種美好更是夢幻的斑斕與平凡的熱望。
<三>內心豁達
世道人心,觀心自??;受制于人就是受制于心,求人不如求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三人行必有我?gu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貴有自知之明和先見之明,以德報怨,以善養(yǎng)人、能服天下。抬頭不見低頭見,人生何處不相逢;得饒人處且饒人,相處不累是謙卑善意;一杯濁酒喜相逢,一笑泯恩仇。三十年何東,光陰飛逝轉頭空;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多念無常;去者蒼海,來者揚帆;人生幾何,快意瀟灑;人我曲直,何必在意;是非成敗,榮辱得失;此心不平受苦受累無盡;秋風拂秋葉,風云幾渡月。人生如寄,晚笛吹散愁眉;寂寞浮沉、繁華落盡、生死無憾兩茫茫。
<四>【觀心無住】
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距離產生美;任何人靠太近,都是一場災難;善于隱藏者善于生活;一切偉大的背后都是苦難;所有優(yōu)秀的背后,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毎個人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仰慕別人的成功不如充實自己的卑微生活,成敗得失都在自己的心里生長;一切都是最好的按排,出生入死,死生一念,彈指一瞬;知足常樂,感恩世界;一切生活都是美好心魂的自由呈現。未曾想到;宇宙人生、世界精神、文化心性的整體格局之永恒存在是多元結構與諸多福德、殊勝因緣終極決定了存在個體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狀態(tài),如果每個人都一貫堅持自己嚴謹生活作風和雷厲風行的果敢行動,想必都會朝著既定的目標方向發(fā)展和前進的,條條大路通羅馬,每個真心不滅的人也會最終實現自己的價值并為人類社會創(chuàng)造應有的價值。觀種種人生都要經歷許多不一樣的事情,有些事情是無可替代的的,誰的福誰享,誰的罪誰受;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自信苦盡甘來和否極泰來;毎個低谷過去都是走向山峰,峰回路轉,柳暗花明,守得云開見月明,人生何處不相逢。也許冥冥中注定,人生沒有捷徑可走,每一步都不會白走,堅定不移地執(zhí)行良性循環(huán)與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堅固信心,迎難而上,在在處處需要的就是一股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勇氣和信心的力量支撐。真的改變意味著新的開始,凡人唯有心境徹底改變了,積數年之功方能改變生活和運命。困惑悲情之后就是漸入佳境之時。人的生活包括三方面:器物、藝術和信仰。太陽底下再卑微的人生也包括三種狀態(tài):靠智識活著,靠心魂活著,靠本能活著。人世浮華、起起伏伏,一切成敗得失皆取決于思想、良心和能力三者。人的精神狀態(tài)和文化心理包括三方面異質同構:歷史淵源、現實處境和自然遺存。一即一切、相互激蕩、互即互入、異質同構、時空交錯、象征存在。人生路漫漫而又短暫,艱辛又奇妙。好好活著,熱忱向往美好的東西;堅持費力最小的原則,循序漸進,從過去走向未來,從物質回望精神,從歷史延伸到現實,從時間的推移交替到空間的變遷,從心靈深處的隱秘觸及到自然現象的感應,一切都是普遍聯系與普遍發(fā)展的,一切都尚不確定,充滿變數和機緣巧合,了解越多寬容越多,包容化育,殊途同歸,一切又皆有可能。心有多大夢想就有多大。再渺小的人生歸結到最后還是離不開道德、經濟和文化的局限與殘缺和三位一體的神圣理念和自由的責任。凡所不能皆殘缺;毎個生命都有疑難和困惑的時候,常常反思和總結,做真實的自己,和卑微的人生運命達成和解,對大地蒼生永懷悲憫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