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幾千年前流傳下來的經典,至今都為古今中外的人們所研究。在如今的大學學校里還設置有《周易》的選修課,讓更多的大學生去近距離接觸,了解《周易》?!吨芤住凡┐缶?,包含萬物,在古代科舉考試中,占據重要地位,被奉為圭臬。它是四書五經之一,為眾多讀書之人所學習,是參加科舉考試所必修的功課。在遙遠的春秋時代,它為古代先民所用,在科學極度不發達,蒙昧的時代,它是農民們播種收獲的風向標,人們通過它來預測自然變化。后來,它為古代君王所用,為司天監所用,用來觀測星像變化。預測吉兇。用以占卜之用。它被譽為大道之源,群經之首。
《漢書·藝文志》在描述《周易》的成書過程時,稱“人更三圣,世歷三古”。三圣,即伏羲,文王和孔子。
否定孔子作《易經》的大學問家很多,如歐陽修、龔自珍。當代學者錢玄同精心考據后認為“孔丘無刪或制作‘六經’之事?!濒斞冈凇稘h文學史綱要》中斷言:“誰為作者殊難確指,歸功一圣亦憑臆之說”。清儒家學者幾乎一邊倒認為“孔子以前不得有經”,康有為則認為:“凡‘六經’皆孔子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