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弟,可算來啦!“柳志泉知道胡老大近日拖家帶口的來探望他,自然是開心,酒逢知己千杯少嘛,何況跟胡老弟又特別聊的來,對他家玉人兒般的小女兒更是覺得可愛。
“可不嘛,胡老弟再不來啊,我們老爺可是要急壞了呢,叫我這做老婆的吃了好大一瓶醋呢。”柳志泉的妻子楊沛故意說這些吃味的話,兩個男人都覺得不甚好意思。
“是啊,柳大哥這么想我們當家,這不止楊大姐吃醋,我也吃醋呢。”沈氏說話間還拿眼睛瞪了眼胡老大,胡老大瞬間敗下陣來,可真是女人不能得罪啊。
“瞧你們這么說的,我跟柳兄大哥那是知己,那是什么牙什么期。”胡老大總共也沒能讀過幾年書,在柳志泉這種書香世家出身的面前,自然不敢吊書袋子,何況他在外時也是經常用這一副老實憨厚的面孔讓許多人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柳志泉年近50,戴著一副金絲眼鏡,文質彬彬,他是前清考上的秀才,柳志泉因為是二房一族,老太爺一死就被長房從濱海柳家分出來,后來幾經輾轉終于是在明苑城水塔鎮落了根。無他,也是柳志泉頗會幾分相術風水,稍一勘算,便覺得這地方靈氣沖天,風水極好。
什么牙什么期的話逗得柳志泉哈哈大笑,“對了,安華呢,好歹讓我看看安華長的多高了。”
楊氏在一旁笑道;“家里有幾個姑娘平常也沒幾個朋友,安華來了啊,家里的小姑娘必定喜歡的不得了哦。”
沈氏牽著安華,“安華也是個小皮猴兒,到時候家里的姑娘姐妹不嫌棄我們安華就好喲。”說著看向安華“安華,見到伯伯嬸嬸應該怎么樣啊?”
安華走向前,脆生生的給柳氏夫婦見禮;“伯父安好,伯母安好。”
柳氏夫婦看著眼前的小女娃,直覺得喜人可愛。安華如今是練氣8層的修為,空間里的時間流速是1比100,等到安華的修為更高,時間比例也會變化,是以安華一有空就在空間里修煉。還有一個桂靈族人指導她修煉,桂洛教了她不少桂靈族的法術,而桂靈族修行多以治愈保護自己為主,攻擊的招數很少。所以安華周身圍繞著一種綠色靈力,只有入道后的修行者能看到,沒有入道的像柳氏夫婦只覺得安華可愛善良天真無害。
可惜柳志泉雖然和胡老大有一番兄弟情,但他也沒有和安華年齡相仿的兒子,就是孫子也沒,他和妻子這一世和女兒有緣,生了3個女兒,小女兒招了婿,也生了兩個女兒,一個5歲,一個7歲。還有大女兒夫婦兩出了車禍,留下一個女兒,今年也10歲了。
楊氏帶著女兒女婿和3個孫女來給胡老大見客,小喜拿出提前準備好的荷包,一共3只荷包,裝著女孩用的金首飾,是安華和沈氏在鎮上銀鳳祥銀樓挑的,而柳家的女兒女婿,是兩只托人從省城帶回來的手表。這個時候手表還是很精貴的東西,拿出去送禮也是不會跌份,如今要住在別人家里雖然是柳家盛情邀請,但也得拿出些,否則反而會生出不必要的誤會。
寒暄之后楊氏女兒女婿帶著3個小輩下去準備晚飯,柳志泉帶著胡老大一起去書房商量最近生意的事,就只剩下楊氏帶著沈氏母女倆先去安置。
這一路上先是從外院穿過一道垂花門后向右走經過長長的一條垂花海棠爬的長廊,來到一處園子,小二進的院子,足夠安華一家三口,加上小喜奶娘住了,因是到別人家里,仆人只帶了兩個
楊氏安排這里一是因為離家里女眷居住的地方遠,二是這里景致好,園子大,也讓他們一家人住的舒服。
“妹子,你們一家就好生住著,缺了什么即刻跟我說,來了就當自己家,”楊氏說著話開司米披肩上的珍珠墜子跟著抖起來,安華看著眼饞極了,恨不得即刻給自己娘親身上也穿一件,女人嘛,對衣服珠寶是天生沒有抵抗力的。
就說沈氏看著楊氏身上的旗袍也覺得好看,自己總不好意思穿旗袍,可看著楊家姐姐,年紀大過自己,穿起來又好看又大方。“楊家姐姐這說的話,我們自然是不會客氣,就怕姐姐你嫌棄我們呢。”
“哈哈哈哈,”二人同時笑起來。
安華在一旁看著,這是屬于大人之間的排場,慶幸自己現在是個小人兒,不用拘泥于這些。
二人坐定,有丫鬟奉上茶來,
沈氏和=端起喝了一口,復又從袖中取出一張單子,“楊家姐姐您好歹收下,不然我們當家可要罵我不懂事了,這哪有上門做客不帶禮,帶著幾張嘴巴就又吃又占起來了呢。”沈氏特意趁著有楊家丫鬟在的時候掏出禮單,來了也不想受氣,更不用說這些小丫鬟往往不起眼又能做許多事
“哎喲,你這是做什么,我要是收了,我家老爺才會罵我呢,他特意邀你們一家來小住,怎么還收東西了呢,快快收起來。”楊氏放下茶杯,惱怒道,卻也好奇這禮單里面有什么,聽說這胡家跟自己家合力做了不少生意,但還是住在村子里的,始終比不上自家書香世家的。
沈氏作勢拉起安華就要走,故作難過對安華道“唉!安華咱們還是走吧,你嬸嬸不肯收下這份禮呢,你爹肯定會罵娘的,”
“妹子這是干什么,你們這要是走了,老爺還不扒了我的皮哦。”楊氏無奈笑道。
安華知道應該是自己出場了;“嬸嬸,快收下禮單吧,不然爹要罵娘的。”
楊氏也下了臺階“那行,嬸嬸就當是為了你收下這禮單,免不得要被你伯伯罵咯,你伯伯肯定罵嬸嬸自己人來小住還收房租,罵嬸嬸貪得無厭哦。”
“沒事的,嬸嬸,安華會跟伯伯說是安華硬要給的,娘說了禮多人不怪,油多不壞菜。伯伯不會罵嬸嬸的。”
“哎喲,這小嘴兒真甜啊,安華就是找人疼哦”楊氏抱起安華親了一口,擼下一只手鐲,翠綠濃艷一看就是個好東西。
沈氏忙攔道“這個也太貴重了,小孩子哪里承受得起,”這送平常的物件還行,楊氏突然這么大方,倒叫沈氏想不透,這楊氏也不是的大方的人啊。
“安華肯定受得起。這么小的一個人兒到擔心起我來了,”楊氏突然淚目“妹子,你福氣真大,一個女兒都這么貼心孝順,可憐我三個女兒,一個去了,另一個天腦海北的幾年不曾回來,信也沒幾封,第三個跟他男人整日就知道算計家里那點錢。妹子,我可真羨慕你啊。”
沈氏不知該怎么勸,這畢竟關系到人家家里私事,還牽扯上了家里的上門女婿,這可不好開口啊
安華抽出隨身攜帶的帕子舉高遞給楊氏,楊氏見了破涕而笑,這小姑娘不是自己的女兒是孫女也不錯。不怪楊氏突然淚目,和家里女兒女婿關系冷漠,3個孫女,一個木頭人,另外兩個也被那個上門女婿教的不與自己親近,要么就是陽奉陰違。
楊氏擦好眼淚,將帕子收起,“嬸嬸洗干凈再還安華好不好啊,”
“嬸嬸若是想要,安華再多繡幾條給嬸嬸。”安華乖巧道
楊氏拿出手帕仔細看了看,繡的雙面荷花,顏色不同,一面淡雅一面華麗,“這繡工如此了得,被嬸嬸用糟蹋了,可該怎么賠你哦。”
“嬸嬸喜歡就好,不用賠的。”安華睜著一雙水靈靈大眼睛,楊氏看著又羨慕又嫉妒啊。
楊氏看向沈氏,“這是她3歲那年看奶娘繡,說想學,就跟著奶娘學,后來就跟家里的繡娘學,這雙面繡也是最近才學的呢。”沈氏說著話,雖極力隱藏,但還是忍不住露出驕傲自豪神色。楊氏更加郁悶了,這孩子都是怎么教養的啊。
“這現在的女孩子啊哪有把刺繡學這么好的啊,就是我啊當年也只是我娘逼著我繡了幾個荷包手帕,哪有這樣的好手藝呢。”楊氏不好意思的說著自己刺繡不佳。
沈氏打趣道“她啊,也只是刺繡可說說罷,我們這之后搬出村子無非就是想讓她去讀書,長長見識跟她柳伯伯嬸嬸一樣,學識淵博多讀書才好呢。”
一番話說的楊氏開心起來,她不喜歡別人夸她有錢最喜歡別人夸她知書識禮,肚子里墨水多。“我哪兒是什么學識淵博,不過跟著父親和志泉多識了點字罷。”楊氏笑著道,這跟胡家母女倆相處沒多久,處處都能叫自己開心。
“你們先收拾行李,我先去廚房看看今晚菜色,一會得了,再來請你們,哈哈。”楊氏扭著紫色的絲絨旗袍,身上的旗袍被陽光閃出一道道好看的紫色光暈。
“哈哈,那謝謝楊家姐姐盛情招待啦。”沈氏也笑著送楊氏離開,接著開始看著收拾行李。
貼身的床褥子都是自己帶的,衣服首飾也帶了四五套,其他的都留在老宅。楊氏給了兩個小丫鬟2個灑掃的老婆子,這就很夠了沈氏自己也帶了小喜和另一個小丫鬟叫小冬的。準備打聽好房子后直接搬過去,也沒帶太多東西。
來之前,安華就已經用神識找到家里藏小黃魚的地方,把那20根小黃魚,100根小金條都摸出來藏進了空間里,怕解釋空間,安華只能偷偷做,無奈實在是錢不放在身邊會難受啊。等到回家自己在提前偷偷放回,做賊真是心虛啊。
安華看著沈氏收拾帶來的衣衫,都是保守的舊式襖裙,下裙長到遮住鞋面,上衣寬大的袖子,身上的刺繡倒是好看,是牡丹穿花。紅的綠的花樣配上深青色的褂子,讓今年才38的沈氏看起來像像穿了媽媽的衣裳。
“娘,安華想看娘穿好看的衣裳,像嬸嬸那樣的半截寬袖旗袍,還有一圈一圈的花邊呢。”安華看著沈氏撒嬌道。
沈氏收拾衣服的手停下來,“我的兒啊,娘都多大了,不趕新潮了。”沈氏捋了捋安華耳鬢的碎發,“咱們安華生的這么好看,是該給安華好好打扮打扮哦,等安定下來,咱們就去好好逛一逛。不過你也知道,在外人面前咱們還是要。”
“娘我懂的,這叫扮豬吃老虎。”安華知道沈氏所說何事,他們早在六年前就已經借著一單生意虧損嚴重對外稱入不敷出了,又偷摸把錢多多少少換成黃魚。
這樣就是為了防世道混亂,這個土匪那個軍閥來借庫。近幾年,本地的大軍閥動作不多。
但就像是段芮奇這樣的人占據幾個省,現下雖然說著是民國,大家表面上聽總統的話。但錢糧槍的還是自己占著。俗話說得好,手里有糧,心里不慌,這些人也怕上面的卸磨殺驢。事實上,這個年代,卸磨殺驢的人也太多了。
沈氏看著安華“不過,還是得逛逛銀樓,得給咱們安華啊置辦點首飾了,娘年紀大了,那些首飾湊和著帶就成,咱們安華一定要帶和現在的漂亮小姐們都一樣。”
“娘,我不要什么首飾,給娘買,娘好看,安華就開心,安華開心了就會長的漂亮。”安華靠近沈氏耳朵低聲說“還要把剩下的錢都藏起來,不讓別人發現。嘻嘻!”
沈氏看著安華,雖然才6歲,可是天生的泛著象牙光暈的奶白肌膚,比她見過的洋人還要白,一頭烏黑濃密的長發挽在頭頂做了個髻,插了一支祥云邊鑲小珍珠的舊式發釵。
這么漂亮,有這么貼心的小可人兒,胡老二和李翠是怎么生出來的呢,沈氏想應該還是自己養的好,對安華的吃喝用度是最好的,比當家的還用心,當家有時候都吃醋呢。想到胡老大,沈氏不由心中一軟,當家是個世上罕見的好男人,就是對女兒安華,也不及對自己好。他也從來沒給自己壓力讓自己生個男孩傳宗接代。
“太太,我們太太請胡太太,小姐去前廳用飯。”楊氏身邊的老傭人來請,說還在張羅飯時,就不親自來請,親自來請反倒顯得見外了。都是自家人,何必虛張客氣的。
沈氏應著,塞給了這老傭人一個紅包,包著幾塊大洋,老傭人收紅包不過是覺得受到了尊重,被看得起。在楊氏身邊幾個大洋她還不至于如何。
“太太,小姐,這邊請。”劉媽打著手勢引沈氏和安華出樺春居。
一路上,一行人都沒有什么交流,只有偶爾劉媽會出言提醒小心臺階,
“太太,”
“劉媽,有話你直說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