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网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网文欣阅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天禧盛世

第六十三章 禪精竭慮,帝師雛形。

天禧盛世 夜半鬼讀書 3288 2022-04-27 12:37:19

  福寧殿。

  “這孩子真能胡說八道,也不知是哪來的這些奇思怪想。”趙恒喜惡不顯。

  “那官家還一字一字的賞閱?”郭皇后笑問。

  “祐兒啟蒙并無前例可循,可為后世楷模,容不得一點疏忽。”趙恒笑道,“還別說,批閱一天奏疏,再看這篇姑妄言,真有耳目一新之感。”

  “真是難為他了,為哄祐兒開心,喝一碗墨水。”郭皇后忍俊不禁,“祐兒過早接觸這些,會不會有所不妥?”

  “資善堂開講已過半旬,孫奭等人中規中矩、兢兢業業,但祐兒進度不顯,反而津津樂道與劉緯之間的互動,一直養在宮里不會生出這份開朗。”趙恒若有所思,“祐兒的啟蒙時間本就早了點,還是循序漸進比較好,我們幼時不也這樣?”

  “臣妾覺得還是要敲打一番,不可變本加厲。”郭皇后仍有憂慮。

  “不用操心這些,自有臣子解憂。”趙恒胸有成竹,“要防矯枉過正。”

  又三日,書中沉香已五歲,穿著開襠褲離家出走,一手提蓮燈,一手牽兩鵝,誓要劈開華山救母。為什么是鵝呢?他爹官居揚州刺史,頂頭上司是淮南道巡察使。可這前往揚州府衙拜訪的淮南道巡察使,硬是被他家兩只白鵝攆進池塘……熊孩子就此踏上漫漫旅程,還沒來得及出揚州城,故事便告中止……因為館閣主官追至資善堂。

  錢惟演和杜鎬不得不來,孫奭特意跑到秘閣抱怨信國公趙祐甚為聰慧,但這份聰慧卻用在了說書上,甚至想把書中沉香劉姓改成趙姓。

  雖然錢惟演和杜鎬不知道沉香是誰,一樣難辭其咎,再這樣下去,就算趙恒不降罪,政事堂那幾位宰執也不會視而不見。

  于是,兩大一小頂著刺骨寒風在某個墻根達成共識,信國公趙祐正值啟蒙關鍵時期,必須以學業為重。

  劉緯本不想輕易就范,可錢惟演、杜鎬有備而來,專挑風大的地方說服教育,寒風刺骨至極,很快就開始鼻涕連天,這年頭傷風可是會死人的,不得不低頭……

  趙祐眼淚婆娑,那沉香救母的神話故事剛被自己改為“寶蓮燈”,兩惡人便尋來了。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臣得大儒傳教,有暖室讀書,筆墨不缺,不敢想象那些以枯枝為筆、沙土為紙、又無良師教導的學子要經過多少艱辛,才能金榜題名,兼顧天下。”劉緯痛心疾首的自我檢討,“能不能請殿下助臣一臂之力?在課間娛樂之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周濟貧寒學子。”

  趙祐喜極而泣:“是要錢嗎,爹爹剛給我漲了俸祿。”

  “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劉緯不動聲色的為秘閣挖坑,順便撇去騙皇子俸祿的嫌疑,“書對于寒門學子來說,過于奢侈,他們置辦這些必不可缺的書籍時,能省則省,常常會忽略一些關鍵。就拿貢舉試詩賦那日可帶入考場的《切韻》、《押韻》、《韻略》這三本韻書來說,近兩萬字,往往都是個人抄寫訂冊,全靠毫無技巧的死背硬記,效果差強人意。秋冬春三試,場場皆有落韻者遭黜落,可他們的才華又實實在在,不能為陛下所用,何嘗不是國朝遺憾?”

  “劉卿還要著書?”趙祐怯怯道,“祐學淺……”

  “臣亦初涉此學,但有先生指點,秘閣鼎力協助,定可心想事成,造福于后人。”劉緯循循善誘,“僅需在韻部之中,擇字組詞,造句成對,不求華麗精美,只求一一對應、易讀易誦,方便童子啟蒙、學子應試。”

  “大伴,資善堂可有韻書?”趙祐隨即雀躍。

  “有的,有的。”盧守勛手心全是汗,暗暗祈禱兩個熊孩子的胡鬧一定要有個限度,千萬別殃及池魚。

  不一會兒,小黃門抱來一疊三尺高的各類韻書。

  趙祐半張著小嘴,飛快的做了個鬼臉,有些耍賴又有些撒嬌的抱怨:“劉卿和孫侍讀商量過?”

  劉緯有股子上前捏臉的沖動,半真半哄:“臣等有志科場的學子必須在應試前,將韻腳倒背如流,如此方不負寒窗苦讀。詩賦一旦落韻,不僅仕途無望,還會連累失察考官。除此之外,實屬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可臣又想,若從韻書之中,挑出三五千常用字,編排成聲韻協調的字對、詞對、句對,專用以臣這樣厭學童子啟蒙,會不會有事半功倍之效?”

  “就像《三字經》那樣?”趙祐水汪汪的眸子里滿是崇拜。

  “大善!”孫奭再做不速之客,欣慰笑道,“說易行難,奉禮郎以早慧之身,尚且九歲方立此志,殿下將將七歲,有些強人所難,拔苗助長,欲速則不達。”

  “先生所言甚是,學生癡長三歲,若殿下愿意一試,可負責引領字及短詞走向,學生負責長句工整。”劉緯說。

  “祐愿意一試。”趙祐興趣盎然。

  “請殿下隨意抽取一本,任選一頁,挑一個認識的字作引。”劉緯又道。

  “祐識字八百。”趙祐小聲嘀咕一句,抽出一本韻書翻開,“上平韻冬部……四季之冬。”

  “那就以冬字為引。”劉緯侃侃而談,“自隋以來,歷年科舉詩賦試均有一前提,不論詩賦優劣,落韻者一律黜落。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以呢,冬字應放在第一句末尾,先立于不敗之地,然后再考慮工整和朗朗上口等因素,殿下以為如何?”

  “把冬部這些韻腳放在末尾,再遣詞造句?上下兩句前段不用押韻?”趙祐問。

  “殿下舉一反三,乃萬民之幸。”劉緯故作愁眉苦臉,“若將這萬余韻腳字字對應的遣詞造句,那就成了不亞于四書五經的圣賢書,有失啟蒙本意,花上三五百年都不一定有結果,臣無能為力。”

  “咯咯,請劉卿示例。”趙祐抿嘴輕笑。

  “臣事長句,字、詞、短句理應由殿下負責。韻腳已定,穩操勝券,只需在工整上用功,朗朗上口更佳。”劉緯苦口婆心。

  “可祐不會……”趙祐扭扭捏捏的看向孫奭等教授,又一個勁朝盧守勛眨眼,均遭無視。

  “請問殿下,這是什么?”劉緯左手筆直前伸。

  “手掌?”趙祐一頭霧水。

  “這又是什么?”劉緯翻轉手腕。

  “手背!”趙祐精神一振。

  “那……冬應如何成對?”劉緯耐心十足。

  “夏!”趙祐喜不自勝。

  “對!就是夏對冬,殿下不是會嗎?”劉緯斜掃孫奭、盧守勛等人一眼,又道,“其實答案有很多,春夏秋皆為四季之一,配冬天經地義。先定詞性,再以易讀、易背者為優。”

  “祐明白了!”趙祐用力點點頭。

  “殿下觸類旁通,不妨再進一步,方才對字,現在對詞,還是以冬為韻腳。”

  “寒……冬!”

  “繼續。”

  “盛……夏對寒冬!”

  “也對,但有點勉強,盛對寒……不夠工整。”

  “熱……夏?不對,仲夏?暑夏!”

  “暑熱,寒冷,工工整整,當以暑夏最優。”

  “接下來呢?”

  “既然是對韻,起句應當成雙,請殿下在夏對冬前面再加一句。”

  “前半段不用韻腳?”

  “是,轉而以詞性工整優先,字詞必須簡潔明了,如此啟蒙方不惹人厭,夏冬二字就很應景,屬四季且同在農時之列,殿下從那熟識的八百壯士里再挑兩個類似的。”

  “嘻……八百壯士?”趙祐求知心漸重,笑瞇瞇的思量道,“也要在農時之內……一日一夜為一天,日對夜可好?”

  “日對夜,秋對冬,確實很好,易讀易記。但冬部韻腳二百有余,若殿下只將一天分為日夜,輪到臣這里就很為難了,總不能用上半日、下半夜之類的俚語呼應。”劉緯費盡心思引導。

  “哦哦哦,十二時辰足夠劉卿選用吧?”趙祐越加自信積極,“辰對午可好?”

  “善!”劉緯輕贊。

  “嗯。”孫奭突潑冷水,“殿下可知,日對夜雖然不錯,卻易生出歧意。世人更習慣將日月相提并論,兩者音近意不同。奉禮郎應明示,殿下方知何處不妥。”

  “祐受教。”趙祐像是只泄了氣的皮球。

  “先生所言極是,學生疏忽了。”劉緯揖道,“這就是為什么學生愿同殿下韻對,而不是請教先生。先生通讀九經,若要挑韻下手,肯定是對陸公《切韻》、王公《刊謬補缺切韻》的又一次勘正。學生五十年后都不敢作此想,能從韻部中挑兩三千常用字組詞造句,成就一本啟蒙書,已是極限。”

  “奉禮郎過謙,是我會錯意。”孫奭不以為忤,“先字次詞,殿下繼續。”

  “是!”趙祐眼巴巴的看著劉緯,就差問怎么辦了。

  “殿下請看。”劉緯側身彎腰,一手與趙祐共執書,一手在字里行間游走,“又該挑韻角了,同屬冬部,應與上句有所呼應,常用字優先,生僻字能不用就不用,殿下覺得該怎么選?”

  趙祐弱弱的問:“先時節?”

  劉緯微笑頷首,后退歸位。

  趙祐指尖在那兩百余字中緩緩游走,努力辨認著,不一會兒就停了下來:“舂……”

  劉緯再次點頭,輕飄飄的道:“殿下年幼組詞,臣年長造句,請!”

  趙祐:“夕舂……下舂(舊習、日落時舂谷去殼方便第二天食用)……”

  劉緯再贊:“善!夕舂、高舂均為優選,但殿下要注意,前后詞必須有所呼應,怎么簡單怎么來。”

  “同為時節,還要呼應夕或高……晨夕,高下,高低,高矮,似乎高簡單點……”趙祐背負一殿希望冥思苦想,末了脫口而出,“下餉對高舂!”

  “能為殿下伴讀,臣之萬幸。”劉緯喜出望外。

  國之未來,美玉是也。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云| 富民县| 长武县| 上栗县| 绥阳县| 小金县| 长泰县| 沈阳市| 星座| 双柏县| 井冈山市| 敖汉旗| 防城港市| 龙山县| 遂溪县| 海阳市| 中阳县| 蓬溪县| 尤溪县| 舟曲县| 沂源县| 墨江| 大冶市| 西城区| 安丘市| 三台县| 台北市| 新民市| 吉林省| 梁河县| 板桥市| 大石桥市| 广河县| 时尚| 昔阳县| 盐津县| 读书| 花莲市| 道真| 平度市| 巴林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