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网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网文欣阅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天禧盛世

第七十三章 孤注一擲,不負總角。

天禧盛世 夜半鬼讀書 3406 2022-05-02 12:17:58

  劉緯也算膽大包天,可這一大早就成為焦點的感覺并不好受,像是一只被各種關注射成的刺猬。

  周文質更離譜,直接等在內東門外的柱廊上,不管不顧的拉劉緯進御書院。

  “陛下要追回我出身?”劉緯被周文質的緊張架勢嚇了一跳,這事不是沒有,趙光義就干過。

  “不是,不是,其實……奉禮郎高升了。”周文質連連搖頭,小心翼翼的看著劉緯,“陛下施恩,奉禮郎轉至龍圖閣讀書,師從杜待制。”

  劉緯沉默片刻,怏怏不樂的朝崇政殿所作揖:“能瞻仰先帝御書,確實是高升,周高品是來恭喜我的?”

  周文質有心否認,可他實為武夫,沒那么多彎彎繞繞,支支吾吾道:“這個,這個……”

  劉緯一驚一乍:“難道周高品不許我去資善堂同孫侍讀告別?”

  盧守勛就是這樣交代的!

  周文質一個勁的點頭,嘴上卻道:“怎么會……”

  劉緯扭頭就走:“那我就放心了,陛下也沒說過不許拜別信國公吧?”

  周文質連忙追上去:“能不能打個商量?”

  劉緯走的飛快,“沒錢,不借。”

  周文質退而求次:“某只求奉禮郎悠著點,別讓我們這么些可憐人難做。”

  劉緯一口應下,便再不搭話。之所以上疏請立太子,固然有邀寵之心,主要卻是為避禍。如今心想事成,卻又有種如鯁在喉的難過。他不想趙祐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沒了,還是決定盡力做點什么,不負這段總角之誼。

  趙祐比往常晚到兩刻,眼圈泛紅,明顯已經哭過了。

  劉緯心酸不已,待迎駕至偏殿,無視盧守勛等人臉色,主動訴說離情:“臣也很舍不得殿下……”

  “哇……”趙祐的小臉蛋再也繃不住,泣不成聲,“劉卿……”

  最后一天了,劉緯不再循規蹈矩,索性掏出手帕上前,捧起趙祐小臉蛋,一邊擦拭,一邊淚目:“殿下恕罪,容臣沾些玉液回家肥地……”

  盧守勛伸手強拉:“奉禮郎!”

  劉緯捧著趙祐小臉不放:“盧殿頭放心,我會多抄一卷經書悔過。”

  趙祐卻是噗嗤一聲破涕為笑,“我的眼淚真可以種地?”

  劉緯收回手帕,退后兩步作揖:“臣怎會在殿下面前妄言?民間有傳自上古的養田之法,淚水、汗水、更衣之物均可用于施肥。又以淚水上佳,殿下日后若有憂愁宣泄,勿忘施恩花草。”

  趙祐眼淚汪汪:“劉卿日后會來看我嗎?”

  盧守勛連忙打岔:“孫侍讀即將開講,請殿下更衣。”

  劉緯迂回:“臣會在龍圖閣洗心革面,爭取明年再赴資善堂聆聽孫侍讀教誨。”

  趙祐扭扭捏捏道:“娘說,劉卿可以給我寫信……”

  “臣榮幸之至。”劉緯含淚憧憬未來,“臣會將每日所學、所悟、所見、所作訴諸于紙雁,請殿下代為斧正。”

  孫奭第一講乏善可陳,眾教授也是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并未因上疏一事終于劉緯一身而沾沾自喜,都是些可為人師的正人君子,似乎因為沒能護住半個弟子而內疚。

  有感于此,劉緯那顆騷動的心越加堅定,再次嘗試改變歷史,第一堂課終,攔住孫奭去路:“孫侍讀留步,下官有一不情之請。”

  “我該怎么回答?”孫奭駐足微笑,“奉禮郎不是常說,既是不情之請,那就不用請了?”

  劉緯動之以情:“下官雙親早逝,弟弟妹妹三年來的日常起居,均是下官親歷親為、一手拉扯成人,于育兒之道頗有心得,不知侍讀能否將第二堂課讓給下官,以報陛下知遇之恩。”

  盧守勛大驚失色:“萬萬不可!”

  孫奭略一沉吟,拿顛覆《尚書》一事為難:“可涉及奉禮郎那些歪理學說?”

  劉緯大喜過望:“絕對不會,請侍讀旁聽。”

  盧守勛怒不可遏:“孫侍讀!不合規矩!”

  “盧殿頭!”劉緯橫眉怒目,“擺正你的位置,信不信我再上一疏,送你去永熙陵侍奉先帝?”

  盧守勛這才想起來,眼前這童子曾以一己之力促使向敏中罷相、呂蒙正求去,忿忿不平一哼,拂袖而去。

  孫奭不以為意的笑道:“奉禮郎是恨我等無能?護不住你的周全?”

  劉緯冷冷看著以周文質為首的一眾內侍:“下官是想請諸位中貴人清楚職責所在,不要越俎代庖!更不要玩忽職守。”

  “還算無間,沒有的事。”孫奭起身離去,“請殿下更衣,第二堂課不許再走神。”

  周文質一行人簇擁趙祐前往偏殿更衣,并未像平時那樣招呼劉緯同去。

  “劉卿快來。”趙祐突然回頭,“今日點心都是你愛吃的。”

  “諾!”劉緯心滿意足,受點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盧守勛真就拿劉緯束手無策,還不敢去崇政殿引援,舍近求遠的奔柔儀殿。

  郭氏氣不打一處來,卻是沖著盧守勛去的:“他想講什么就講好了,決定不了他講什么?還決定不了誰旁聽?”

  盧守勛倉皇告退。

  郭氏誅心之言緊追而去:“莫要再讓本宮失望!”

  可盧守勛哪有膽子請孫奭出資善堂?就是那記注官,他也請不動。

  郭氏對這種情況已有意料,宮正姜氏攜宮女二人,抵達資善堂。

  宮制,妃嬪、宮女不出會通門,隨扈天子除外,如需外出必奉皇后懿旨方能成行。

  孫奭以下紛紛避走,把士人節操扔在九霄云外。

  姜氏無視他人離開,惟獨攔住孫奭:“孫侍讀海涵,娘娘聽聞殿下使小性子,沖撞諸位教授,特命妾身前來照看。”

  孫奭執意要走:“殿下敦厚,待屬官極善。”

  “奉禮郎有意試講啟蒙之法,聽說侍讀已然允許。”姜氏綿里藏針,“妾身既然來了,也想見識見識,還請侍讀做個見證。”

  孫奭暗道“晦氣”,守在殿門處,避瓜田李下之嫌。

  劉緯則是輕松上陣,少了說書、記室等人,說起話來反而更無顧忌,笑對盧守勛、周文質等人欲語還休的表情,先拿孫奭開涮:“君子之心,天青日白,昭昭可見,何懼人觀?”

  就連趙祐都知道在說孫奭,并行注目禮。

  孫奭臉紅脖子粗,一邊搬椅坐在殿門處,一邊反唇相譏:“奉禮郎不要賣關子,說不定我會改變主意。”

  “禮多人不怪,侍讀反著來。”雖然面前聽眾僅七人,劉緯卻是像回到石磨村,熱忱依舊,揮灑自如,“從一介白衣的稚嫩童子,到陛下親賜進士及第,我準備了三年,得以登堂入室,很了不起?其實不然。

  韓公昌黎曾言: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玉不琢不成器,苦于無人琢。

  我本頑石,承蒙陛下擢于微未,方不至于泯然于眾。

  再有三十天,我十歲整。

  憑什么能在孫侍讀這樣的當世大儒面前妄言蒙學?妄言傳教?

  常言說得好:學以致用。

  但才疏學淺,談何學問?

  至圣先師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師。

  我雖不才,也有長處。

  六歲拉扯二歲幼妹,七歲拉扯一歲從弟,衣食住行用,樣樣親力親為,如今她們健健康康,知書達禮。

  從而使我已明白一個道理:未曾清貧難成人。

  所以今日,殿下當我是臣子,孫侍讀當我是同僚,盧殿頭、周高品當我是讀書人,姜宮正既然洗耳恭聽,想必也認可在下這個亦師亦友的伴讀身份。

  諸位認知雖不盡相同,卻有一樣不謀而合,并沒有把我當童子看。

  所以,我能站在這里侃侃而談。

  不是我狂妄,詩詞二道,當世無人可居我左右!

  這有何用?

  不能安邦,不能定國,不能解河北、河東、陜西邊民倒懸之危,哪有臉說擔君之憂?

  詩詞百篇,不及上一疏,切中時弊。

  每每拜讀田公錫言事奏疏,總是夜不能寐,發人深省至此,哪怕李太白重生,也只配提鞋之資!

  田公今日所行,乃我他日所愿。

  這就扯遠了,還是說說我為什么站在這里,為什么敢站在這里?

  是因為我相信,天下間的父母都有同一個心愿,并非成材,而是成人。

  殿下就讀資善堂,師從孫侍讀,是為學問、智慧、德行而來,卻非陛下、娘娘最為期望,也非我所長。

  陛下、娘娘最為期望和天下父母最為期望完全相同,均不離一個“體”字,顧名思義:體魄健康。

  生而早慧固然與眾不同,但這三年,我耳邊回響最多的卻是民間一諺語:情深不壽,早慧易夭。

  早慧易夭,我深有體會,所以戰戰兢兢,注重良好的飲食作息習慣之外,盡可能的以古法淬體,一家三口得以遠離湯藥針艾。

  此情為何情,我卻無法體會。

  可有生以來,一直有舐犢情深相伴,想必那些手足之情、夫妻之情、男女之情、同袍之情,同窗之情、同僚之情、知己之情等等,全都要甘拜下風。

  明明不懂,卻又如此武斷,憑什么?

  且看書中和世人如何演繹。

  骨肉天親,同枝連起。

  此乃手足之情。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此乃夫妻之情。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此乃男女之情。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此乃同袍之情。

  憶昔官居白下窗,讀書同幾坐同床。忍看華發交期盡,一炷清香淚幾行。

  此乃同窗之情。

  官事到時初覺易,人情雖后始知難。苦無私惠違情重,儉用官錢得謗寬。

  此乃同僚之情。

  鐘子期死,伯牙絕弦。

  此乃知己之情。

  但凡諸情,皆有前提,動輒反目,甚于賊寇。

  惟舐犢之情,最為無私。不問因由,不設前提,不求回報,不惜生死。孝與不孝,顯達與否,并無本質上的區別,無非是表達方式不同。

  所以民諺有云:世間爹娘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精竭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有些父母對于子女的愛明明深如瀚海,卻又不夠全面,我這個九歲童子在一邊急得干瞪眼,請問諸位,如何是好?”

  人人色變,如遭雷噬。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托克托县| 朝阳县| 库尔勒市| 陆河县| 阜新市| 井冈山市| 修文县| 山西省| 上高县| 石城县| 安丘市| 太湖县| 德安县| 万安县| 孙吴县| 桂平市| 衡阳县| 静安区| 麻阳| 乡城县| 泸溪县| 台州市| 灵石县| 出国| 巴塘县| 杭锦后旗| 石渠县| 五原县| 高雄市| 广宁县| 图们市| 南平市| 海南省| 成安县| 吉林省| 福州市| 海阳市| 凤冈县| 大邑县| 正宁县| 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