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老師那個工作也不錯,很穩定,總比你現在每個合適工作強,考慮一下參加個考試什么的。”幾個剛畢業的青年給一個還沒有工作的哥們出謀劃策。
“你們知道我不大喜歡孩子,準確的說是不喜歡別人家的熊孩子,不干!”這個青年沒有猶豫便拒絕了。
打心里不喜歡便不去考慮,或許是因為老師的收入不能不滿足他的欲望,也或許是因為怕自己不喜歡孩子,任職后不能全身心的無私奉獻?
我們都是俗人,有時候不奉獻,但絕不禍害。
久凌某次去一位老師朋友那里做客,聽到了這個朋友講了一個自己的校園趣事。
“這孩子打人就是不對,必須嚴懲!”一位家長站在辦公室歇斯底里的喊叫著。
“雖然是你家孩子傷的重一些,我覺得咱還是查清楚再下定論吧,沒有什么事情是會毫無理由的發生。”年輕的老師再次強調了自己的意見。
確實經過查證,傷的重一些的孩子首先挑釁尋事,甚至已經侵犯了另一個孩子的人身與財物安全,另一個孩子多次忍耐后換來的是變本加厲,終于奮起反擊。而這個家長也自覺理虧,不在歇斯底里。
在我們的學生時代,有些人經歷過,有些人報道上見識過,有些孩子的演技、變臉技術不比專業的演員差,對照自己學生時期的案例,我們更希望給每個學生公道,查證真相后再下定論。
這些年來,網絡短視頻軟件到處都是,信息傳遞的速度已經是以秒為單位計算,久凌前些天看到一個大家都表示點贊的視頻。
某學校發生輕微地震,視頻中的年輕老師都逆行而上,迅速回到自己的班級,有的進教室指揮學生排隊有序撤離,有的站在教室門口點著一個個走出教室的小腦袋,在所有學生全部撤離后,老師們才向操場撤離。
甚至有些逆行而上的老師原本就在操場活動,發現震感的第一時間毫不猶豫沖回了自己的孩子身邊。
當有一天我們為人師表,也會做得很好。
因為一場疫情,很多老師也“被迫”走上了網絡,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年輕的老師可以和學生們皮話連天,學習之余插科打諢,甚至有的老師和自己的學生稱兄道弟。
我們的這些年輕教師從業者更希望與自己的學生交朋友,對等的關系下才能更加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和生活等等所有的小細節,更清晰的因材施教,或許這些學生不會很出眾,但這些學生會很正直。

小木小土
這本書就是想談談九零后眼中的世界,書中觀點也基本是我與周邊一些朋友的個人看法,有美好有丑陋,大家還想聊一聊哪些方面,可以評論留言大家一起探討,不論長短不爭對錯,也不希望延伸至世界論這樣的高深話題,互相參考互相學習吧。 最后感謝陪伴我左右的讀者朋友!大家的收藏推薦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