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仔仔一天天的好了起來,臉上也多了一些笑容。
只是我總感覺有一些東西已經發生了變化……
比如:小仔仔很少開口喊爸爸、媽媽了,偶爾還莫名其妙的哭,有幾次晚上睡覺的時候也會哭。
由于生意比較忙,我經常要出差,就算不出差,下班后還要買菜回家做飯,妻也要教剛上小學的大兒子寫作業,每天都只能把小仔仔放在客廳的兒童椅上坐著看電視。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半年,我們每天都重復著同樣的事情,而小仔仔也慢慢的長大了。
那天,吃晚飯的時候,我猶豫著對妻說:“老婆,仔仔都一歲半了,還不會說話,要不要去醫院檢查一下?”
老婆撇著嘴說道:“有什么好檢查的?他才一歲半,只是說話晚一點,再大一點就會開口說話了。”
“他在一歲前就會喊爸爸、媽媽了,而且還會按照我們的指令去做動作,可是現在他都不喊人了,我們叫他他總是不理我們。”我還是想說服妻。
“那明天我們帶他去檢查一下吧!”妻想了想,還是同意了我的說法。
又是半天的忙碌,掛號,繳費,檢查,各種排隊,等做完一切,醫生也沒給個說法,只是讓過一個星期拿結果。
我和妻在忐忑中熬過了一個星期,又帶著小仔仔去了醫院。
拿到所有的檢查結果后,醫生告訴我們一切正常。
然而,我的心卻沒有因為醫生的話而平靜下來……
如果一切正常,那為什么我們叫他他卻不理我們?而且他不管要什么東西,都不會叫人,只是拉著我們的手去拿。
我把我的想法都跟醫生說了一遍,醫生建議我們再做一次聽力,視力,智力等等方面的檢查。
結果又是半天的排隊,繳費,排隊,檢查……
等做完一切,一天又過去了。而且又要等一個星期才能拿結果。
我們又在忐忑中熬過了一個星期……
又是一個星期之后,我帶著妻、小仔仔又去了醫院。
拿了所有的結果給醫生,得到的回復是:一切正常。
我一瞬間懵了!難道是我錯了?難道小仔仔的各種行為都是正常的?
在我的一再追問下,醫生說小仔仔這種情況屬于語言發育遲緩,很多小孩都是這樣的,家長要多和他溝通,多帶他出去玩一下。
回去的路上,妻一個勁的埋怨我:“我都說了是正常的,你還偏不信,浪費了幾千塊錢不說,還跑了幾次醫院,浪費時間。”
我默默的沒有作聲,心里總感覺有點不正常,可能是我太過敏感了吧!
回家后,我又跟妻說:“醫生說要多帶小仔仔出去玩玩,要不你從明天開始就不去店里了吧,帶他去游樂場玩一下。”
“嗯。”妻沒有反對。
第二天,妻回來告訴我:“今天有個早教機構,跟我說像小仔仔這樣的孩子,很適合在他們那里上課,而且已經有幾個不會說話的小寶寶在他們那里上了一段時間的課之后,都開口說話了。”
“那明天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我們也給小仔仔報個名。”我將信將疑的說道。
第二天,我和妻又帶著小仔仔來到昨天妻跟我說的那個早教中心。
一位二十多歲的女老師接待了我們,并且叫來了她昨天跟我妻說的那個之前不會說話,在她們這里上了一段時間后,很會說話的一個小女孩。
最后,我懷著試一試的心態,交了兩萬多的學費。
心里想著:只要小仔仔能夠開口說話,能夠像其他小朋友一樣,花點錢算什么?
時間不知不覺的又過了半年,小仔仔除了身體在發育外,其他的沒有任何變化。
還是不理會他人的叫喚,不跟別的小孩互動,只是在他有需要的時候,才會拉著我們的手去拿。
我心里隱隱的有一種不好的感覺,可是又說不上來是為什么……
慢慢的,身邊的很多朋友都知道了我的小兒子兩歲多了,還不會說話。
慢慢的,耳邊多了一些關懷的話語,我知道那些話只是當著我的面說的,不知道背后會怎么說!
一天夜里,我翻來覆去的無法入睡。
“老公,你怎么了?”耳邊傳來妻溫柔的聲音。
“哎!小仔仔都兩歲了,還是不會說話,早教也上了半年了,一點效果都沒有,我在想是不是要再去醫院看看?”
妻安靜了一會說道:“既然你還不放心,那明天我們換個醫院,掛一個教授號看看吧。”
“好吧,只能這樣了,不早了,你快睡吧!”我嘴里安慰著妻,自己卻睡意全無。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來到同濟,掛了一個教授號,這個教授在治療小孩語言發育遲緩上有很大的名氣。
然而,各項檢查后,教授給了我們一個新的名詞“自閉癥”,也叫“孤獨癥”,還有一種叫法:星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