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刮地皮這塊,林致遠的確不如咱大青那些官員,更別提十全老人,和中堂也只是他用來斂財的工具人。不然,和中堂敢肆無忌憚的賣官鬻爵?開什么玩笑。話說議罪銀這樣“美好”的制度也就是5年前被發明出來的,也不知道和中堂現在撈了多少?夠不夠鎮壓起義軍?
相比之下,遠東物流公司對待民眾,至少是自己地盤上的民眾,還算不錯。以奔流城為例,到奔流城的流民,經過清洗消毒后,一人發兩件衣裳,冬夏兼備。然后是分土地,男丁一人30畝,女子20畝。這個數字已經不少了,要知道,大青國耕地面積最富裕的黑、吉兩省也就人均5畝土地,人口稠密的江南地區更是1畝(人均)
至于這些地那里來的?都是用藥品跟何塞換的,對于如果獲取荒地,何塞總督和他手底下那些斗牛國士兵最懂這個了。
這些土地由遠東物流公司接手后,公司先用機械將其平整、劃分。然后建設水渠這些配套設施,最后再分給這些流民。當然,這些土地只許種莊稼或者公司規定的農作物,種子自然是由公司提供的。農民們只要將收獲物的三成作為稅收交給公司,剩下的就都是農民自己的啦,水渠這些公共設施則是完全向農民開放,如日常維護也是由公司負責,當然需要人手的時候,公司也會花錢雇傭農民參與。
看起來三成的稅收很高,但是遠東物流公司沒有中間商啊,而且水渠這些公共資源,向來就是農村械斗的重要導火索。一般都控制在地主或者豪紳手里,像遠東物流公司免費開放使用的已經很少見了。事實上,很多王朝單看稅率的確不高,但是加派和攤派多,層層攤派下來,農民能剩下多少可就不好說了。而且農民的稅負又不僅僅是農作物,還得交錢。
自秦漢以來,人頭稅就是官府的一大稅收來源,而農民收獲的是糧食這些作物,人頭稅則是貨幣稅收,要交錢,因此他們也只能到市場上去出售自己的農產品。可不要覺得糧價低廉就是太平盛世,“谷賤傷農”的道理早就有了,而遠東物流公司只要三成作物,剩下的,全都由農民自主分配。這已經很良心了。
要知道,咱大青雖然有“永不加賦”的口號,但是實際上該交的錢一毛也別想跑,實在不行,你還可以捐嘛,為促進大青又好又快發展,滿足十全老人開疆拓土的愿意,你們這些老百姓就老老實實交錢吧。
當然,現在咱大青還沒到這個地步,也就是找揚州鹽商這些大商人要了幾筆款子,財政目前還能茍住,主要的賦稅來源江南地區也沒有被起義軍波及。而奔流城目前也沒有什么大商人,做小買賣的倒是有,不過更多的則是去公司開辦的工廠干活,畢竟糧食也需要加工啊。
因此這些流民在短暫的驚訝與驚喜后,大多安頓下來。并且愿意為公司服務,不想為公司服務的,周圍那“和善”的殷地安人也會積極勸返他們,回到公司懷抱。
當然,你要是覺得種地沒意思,也可以參加護衛隊,護衛隊員,是不用繳稅了,只不過每年有3個月的大訓練期和每月4天的小訓練期。畢竟他們是保衛農田的核心力量,可不得加緊訓練。
在楊雨農看來,比起大青治下的農民,奔流城的同行簡直不要太滋潤。能吃飽穿暖、孩子有學可上(公司開辦的義務學堂,全免費,適齡兒童不去上學的,加收3成稅)、有病可以去醫院(也是公司開辦的),出行不需要路條。
所以,他覺得讓公司接手大青百姓,沒什么不好———總比十全老人要強吧?
但是林致遠苦笑道:“雨農啊,雖然奔流城的農民日子過的還行,但是我們很難讓全大青的農民都過上這樣的生活啊,別的不說,我們有足夠的土地么?”
“雨農啊,我知道你的出發點是好的,希望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晌覀円驳昧苛Χ校皇敲矗俊?p> “至于對大青的攻略,我支持你的,但是得講求方式方法。”林致遠沉思了會,說道。
“先生,您原來早就打算伐青了嗎”楊雨農大喜,他最擔心的就是這個,要是林致遠窩在奔流城不挪窩,他也沒辦法。
“以前有這個打算,只不過現在是不得不這樣準備了,畢竟我們現在處境并不算很好”林致遠苦笑道
“放心吧,先生,這次我們一定能東山再起”楊雨農對此倒很有信心。
“你讓錢進等人過來,咱們開個會,商量一下,接下來的路該怎么走”
“是,先生”
“希望這次不要鬧分裂了”林致遠望著楊雨農的背影,喃喃自語
跟林致遠預料中的爭吵不一樣的是,會上大家都是一團和氣——畢竟都到了這步,誰都知道再鬧內訌肯定沒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