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始元二年,秋十月。
都城長安外的車馬不似往日般熙熙攘攘,反倒是呈現一股肅殺悲涼之意。
來往的旅人、商客無不緘口不言,低著頭快步行走。街上叫賣的農民商販今日也沒有吆喝,街上來來往往的禁軍讓長安百姓心中忐忑不安。
辰時正,長安街上的游人被禁軍掃蕩一空,只留下滿地的青磚黃沙,還有那颯颯凌人的西風。
長安城外,兩千禁軍整齊排列,猶如一道屏障,把城外的風沙擋在城門之外。
遠處,五百兵士擁著一輛四駕鎏金馬車緩緩駛到城門之下。
一名二十余歲的青年打馬上前,先對著城下的禁軍頭領施了一禮,然后從懷中掏出一卷黃色的布帛,緩緩展開。
“大行皇帝令旨!”聲音不帶一絲一毫的感情,仿佛與整個天地格格不入。
禁軍頭領趕忙帶著身后兩千余兵士跪下,“臣禁軍都尉馬殷聽旨!”
那青年頓了頓,待到一陣風沙吹過,才緩緩讀出:
“制曰:
朕登臨天下二十有七載,今久病纏身,恐不能繼續執政。
待朕百年之后,傳位于皇次子、太子沈俶!
令禁軍都尉馬殷于長安城外迎接太子,助其登臨大寶,不得有誤!
欽此。”
馬殷聞言,行大拜之禮,“臣定當安全將太子殿下護送回宮,吾皇萬歲!”
馬上青年乜了馬殷一眼,還是抱拳,“馬大人,帶路吧!”
馬殷趕忙小跑到馬車旁,又是行了一套大禮,“臣禁軍都尉馬殷見過太子千歲!”
車窗旁的黃色簾子被緩緩打開,露出一張十四五歲、略顯稚嫩的臉龐。這個少年臉色十分蒼白,身穿深黑色蟒袍,車中的炭盆發出耀眼的亮光,將少年的臉映得通紅。
少年點點頭,“馬都尉辛苦了,勞煩您帶路!”
馬殷又是抱拳一禮,才對那二千兵士下令,“禁軍一團,保護太子殿下入宮!”
“是!”二千禁軍大吼一聲,士氣飽滿,氣貫長虹。然后便有條不紊地帶著鎏金馬車入城。
車上的少年便是太子沈俶了,年方十四歲零兩個月,三年前被冊封為太子。
依夏律,太子必須到陪都鄴城就蕃,待到先帝駕崩方能入長安繼位。這一規定也大大避免了太子造反直接威脅到皇帝的概率。
如今大夏皇帝名叫沈襄,是大夏第三位皇帝,自從十八歲繼位以來,已經過去了二十七個春秋。沈襄在位期間,大力恢復了大夏的生產,降低賦稅,并經營西域,與西方諸如月氏、大宛等國貿易。
但沈襄唯一的遺憾便是沒有繼承先祖遺愿,滅亡南方的梁國。
夏梁兩國以大江為界,江北為夏,江南為梁。如今大夏屯兵八萬于洛陽,對江南之地虎視眈眈。
始元二年九月廿六日,大夏君主沈襄駕崩,享年四十五歲。
故而沈俶才會風塵仆仆地趕回長安。
長安城經過三代君王的經營,分為外城,內城和皇城。長安的宮殿名為興仁宮,位于長安城正北,占地數萬畝。
宮內建筑全部為黑色,五步一樓,十步一閣亭臺軒榭,鱗次櫛比。
不過馬車上的沈俶卻無心、也沒有必要欣賞宮中的繁華——一來他人生的前十年已經把宮中逛了個遍;二來父皇離世,作為太子,他應當為天下表率,怎能留戀這風景?
馬車在宮中行駛了約莫大半刻鐘,便入了太極門。
太極門后便是太極宮——皇帝處理政務的地方。大行皇帝的棺槨便停放在太極殿內,京中官員根據品軼大小依次前來吊唁。
今日已經十月初九了,京中官員大多吊唁完畢,繼續行政,而朝政目前由三卿代理。
所謂三卿,便是中書令,尚書令,御史大夫三人。
中書省負責決斷地方以及尚書省呈上的奏折,中書令郭嵩今年六十有二,大行皇帝十分依賴于此人。
尚書省下面包括禮吏兵戶工刑六部,負責總覽、起草政務,最終交由中書省審核。尚書令盧苑今年五十有八,一直兢兢業業,如履薄冰。
御史臺監察全國所有官員,如今的御史大夫荀適出生于河洛大族,文采斐然,因文采而被大行皇帝重用。荀適年紀稍輕,才四十整。
馬車停在太極殿下,一名年約四十的內侍從車上下來,隨后小心翼翼地扶著少年下車。
早在太極殿前等待的三卿齊齊下跪,“臣郭嵩(盧苑、荀適)拜見太子殿下千歲!”
沈俶趕忙將三人扶起來,“三位卿家為國鞠躬盡瘁,快快請起……本宮擔不得二位行如此大禮!”
郭嵩帶頭,三人恭恭敬敬站在沈俶面前。
“三位卿家,”沈俶聲音有些沙啞,“這幾日辛苦你們了,回府休息一日罷。本宮先去看望母后!”
三人道謝后便齊齊地走了。
“殿下,這三人未免太倚老賣老了!”現在一旁的內侍忍不住發了一句牢騷。
“倚老賣老沒事,”沈俶慘然一笑,“他們三個各有所圖,喝不到一個壺里!”
名叫寧安的內侍一臉堆笑,“殿下快快進去看看娘娘罷!上次還是除夕宴上見過的!”
沈俶眼圈一紅,“是啊……除夕宴上,父皇還滿面紅光,如今……”
寧安趕忙安慰,“殿下莫要傷心了……”又意識到自己說得不是時候,趕忙閉上嘴,默默伺候著主子。
太極殿內,金絲楠木做的棺槨停放在正中,一位三十歲左右的婦人端坐在一側,雖然一身素服,但是掩蓋不了她的風姿,幾個宮女伺候在她身后,不敢動哪怕一絲一毫。
這貴婦人便是大行皇帝之妻,徐皇后。
徐皇后的正對面跪坐著一對夫妻。男子約莫二十四五歲,儒雅至極,卻也掩飾不住眼底的悲傷。
男子身后跪著兩個男童,一個七八歲,一個四五歲,而一旁年輕婦人手中還抱著一個孩童。
太極殿中氣氛壓抑,直到門口的小黃門進來稟報,“皇后娘娘,太子殿下來了!”
徐皇后在宮女攙扶下站了起來。而沈俶也步入了太極殿。
“兒臣參見母后!”沈俶先對徐皇后行了一禮,又對年輕夫妻行禮,“弟見過皇兄、皇嫂!”
年輕婦人回了一禮。
徐皇后見兒子這般,微微蹙眉,不過也沒說什么,眼圈便紅了,一把擁住沈俶,“皇兒啊……你父皇他……”
沈俶先是被勒的咳嗽兩聲,旋即也紅了眼眶,不過他還是安慰了徐皇后兩句。
門口的小黃門此時又進來稟報,“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幾位親王已經到了宮門外!”
“宣吧。”徐皇后抹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