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网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网文欣阅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短篇

回鄉偶書隨筆

蘭臺

回鄉偶書隨筆 河間散人 855 2020-07-30 21:06:37

  蘭臺是鎮里少有的一塊高地,位于老街北邊。如果老街是當年的護城河,蘭臺就應該位于古城的東南角。

  蘭臺之名,源于戰國時期,現在與其有關的僅有新建于明清之際的蘭臺書院一座,位于二中校內,不對外開放。如今,市里最好的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都位于其上,可惜像我這種不認真讀書的鄉下人,無緣就讀其中任何一所學校。此外,市政府、武裝部、人民醫院、幾大銀行也集中于此,可謂全市要地。

  蘭臺,既然起源于戰國,自然歷史悠久。實驗小學門外的宋玉井,據考證,正是送宋玉家門口的井。這樣說來,實驗小學就是當年宋玉的家了。而這個宋玉,就是戰國楚頃襄王時期的辭賦家,師從屈原,據說還是一位大帥哥,著作中有《登徒子好色賦》:“增一分則太長,減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素束,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請原諒我大段摘抄古文,我要大力宣傳家鄉)此段成為形容美人的經典,把好色之人稱為登徒子也由此而來。而另一個關于宋玉的典故,則是《對楚王問》:“客有歌于郢中(就是我們這兒!就是我們這兒!就是我們這兒!重要的事說三遍!!!)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不要問我為什么又抄古文,謝絕復述)成語“下里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皆源于此。

  另一段關于蘭臺的歷史,在明朝。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出生地——興王府,就位于現在的二中。其父興獻王專門挑到這里來安了家,于是,故鄉便與明朝這位修仙皇帝,建立了無法割斷的聯系。在一中原大門的西南邊,還有一座建于明朝的少司馬坊。當年我讀高中時每天路過,坊下是臭不可聞的垃圾堆。

  再去看這些歷史遺跡時,宋玉井孤獨的立在路邊,有塊大理石標牌的底座被撞破了一角;興王府僅剩鳳翔宮,空蕩蕩的房內擺放的一些粗糙的造像,由于沒有窗戶,艷陽高照時進去都感覺陰森;少司馬坊被整體搬遷到莫愁湖畔的市博物館;蘭臺書院則“鎖入深閨無人識”。

  可惜了,蘭臺……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安市| 通榆县| 北川| 大姚县| 综艺| 泽库县| 芦溪县| 塔城市| 财经| 嘉义市| 五家渠市| 平顺县| 双鸭山市| 麻栗坡县| 台山市| 平阳县| 会泽县| 兴安县| 扶沟县| 石狮市| 旌德县| 大洼县| 宜黄县| 昌图县| 当雄县| 凤冈县| 曲松县| 武邑县| 凯里市| 山东省| 林甸县| 巨野县| 平潭县| 淅川县| 保定市| 景德镇市| 宁国市| 五家渠市| 普陀区| 洞头县| 昌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