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顯陵位于小鎮東北郊外的純德山上,是明朝少有的一座不在北京的皇陵,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父母的合葬墓。
1521年,明武宗駕崩,堂弟朱厚熜繼位,時年14歲。少年天子,一朝登基,雄姿英發,與滿朝文武展開長達三年的大禮議。最終皇權戰勝臣權,朱厚熜還是沒有認他人做父。其親生父親興獻王朱祐杬被他的兒子追認為皇帝,遠在故鄉的興獻王墓開始了大規模擴建。歷時47年,皇陵建成,更名顯陵,外明湖、下馬碑、陵門、神道、御橋、功德碑樓、九曲河、望柱、石像生、祾恩門、內明湖、雙龍壁、祾恩殿、五供臺、明樓、塋城、瑤臺等一應俱全。于是,一位從未做過皇帝的皇帝,身后獨享著北京13位真皇帝共享的禮遇。而8字形雙塋城布局也開了我國古代陵墓建造結構的先河。
上學時期,明顯陵是春游必到之處,不知逛過多少回,印象最深的有三處。
第一處是那一對漢白玉望柱。每次春游,同學們都試著把硬幣貼在柱上,說誰能貼上去不掉下來,就會交好運??上Р还芪覀冊趺丛嚕^上都無法貼上金屬?,F在想來,當時的我們頗有些天真可笑。
第二處是位于明樓兩側臺階下的狗洞。都是方形入口,石磚鋪地,右側狗洞入口還有石級,另一端通向哪里,無從考證。狗洞明顯是特意修造,據說是專門留給進陵祭拜的皇室成員突遇緊急情況逃生之用。洞內深不見底,陰暗狹小,僅容一人躬身爬行,還有蛇蟲鼠蟻出沒,卻是我們練膽的好地方。小學時真有同學鉆進去,但很快就沖出來,添油加醋地描述著里面的種種恐怖景象,嚇得其他人面如土色,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第三處則是祾恩殿臺基邊上的龍頭。這些龍頭嘴里都有一個圓形空洞,連接臺基地面,是大殿的排水系統?,F在龍頭大多破損,有的龍嘴破損平整,就成了當年我們展示本領的工具,誰能吹響,誰就會受到大家的頂禮膜拜,可惜直到現在,我依然吹不響。學了小號的兒子上去吹,聲音淳厚、凝重、嘹遠,仿佛身處鼓角爭鳴的戰場。我的思緒一下子回到動蕩紛亂的明朝末年,闖王的軍隊,漫山遍野,如潮水般涌來。一把大火,墻宇灰飛煙滅,土木結構化作塵埃,只剩下堅固的磚石述說著當年的榮耀。
歷經日軍的洗劫,苦難歲月損毀,顯陵早已變得滿目蒼夷,殘垣斷壁上荒草叢生。被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后,明顯陵幾經修葺,并與莫愁湖、莫愁村連成一片,成為小鎮主要的旅游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