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好消息!好消息!”
朱標隨身的太監從御用監帶著一張紙一路沖向東宮,進入東宮后開始叫喊起來。
“什么事啊!王憲!一點城府都沒有,以后還在怎么辦事!”
朱標則在宮中逗貓玩,聽見王憲的大聲叫喊,便緩步走過去批評道。
“太子殿下!奴婢知錯了!”
王憲聽到朱標的批評急忙跪下向朱標認錯。
“下次小心點……起來說吧,什么消息。”
“太子殿下,御用監的羅師傅將您說的那種紙做出來了……”
王憲說著,將自己身上帶著的紙遞給了朱標。朱標接過紙后細細觀察,滿意的點了點頭。
“你去內帑拿五千貫錢分給那幫做出貢獻的工匠吧。”
朱標吩咐完王憲后,自己趕忙將服裝收拾完畢,前往乾清宮去見老朱。
“父皇!這是剛剛從御用監那里做出來的紙……”
朱標說著將那張紙遞給了朱元璋查看。
“做的可真好!”
朱元璋看閉感嘆道。
“但它能用來剛什么?”
“父皇,您還記得我曾說過的通過貿易來控制韃虜的事嗎。”
朱標并沒有正面回答,反問道。
“記得……你是說,要用這種紙來當錢?”
老朱不虧是洪武大帝,很快就反應過來,朱標要用這種紙做什么了!
“可是,蒙元就是這么濫用紙錢,導致百姓被其洗劫的。這紙錢不會不靠譜吧!”
朱元璋很清楚的記得當年自己和哥哥替人干活,那人早上拿紙錢來付工錢,到了晚上那紙錢就變成了廢紙,導致自己和哥哥白替別人干了一整天的活!
“父皇,蒙元的紙錢被廢棄是其自己出來發錢導致的。我這種紙錢的發行是要朝廷建立一個新的衙門專門管理的!”
朱標為了緩解老朱的疑慮便解釋道。
“怎樣管理?”
“一個衙門專門去印錢,然后在建立幾個由朝廷管理的錢莊進行借貸與儲蓄業務,這幾個錢莊將印出來的紙錢貸給需要資金的商人、富戶;也接受小民的儲蓄,儲蓄就是百姓將多余的錢放到這個錢莊里,然后錢莊給與百姓一定的利息。這樣子,印錢的衙門就不用去管理發錢的事情,它只需要控制好那幾個錢莊貸給別人錢的總量就可以穩定住紙錢的信用!”
老朱思考了一會。
“如此看來這樣子做還挺不錯的!”
“嗯,父皇,好處還不止這些呢!這么做我們就將百姓閑置的錢財給聚集到了手里,我們便可通過這些閑錢好好的開發下整個天下的道路與水利,進一步惠及民生!”
“太好了!明天朕就在朝堂與臣工商議一番,然后命你去把這件事給完成了!”
朱標搖了搖頭。
“父皇,現在還不是做這個的東西的最佳時機!我們要用他來激化下楊憲與李善長的爭斗!如果派我去完成這個衙門的組建則就無法挑撥這兩人的沖突,畢竟事為了各自的利益,一個新衙門的出現可是標志著一個嶄新的晉升機會,我想他們想放棄,他們下面的人也不會讓的……”
“你是說……讓他們為新任衙門主管的候選人進行斗爭。”
朱元璋也看出了朱標現在要做什么了!
“嗯!是這樣的。父皇,我們不能在和這幫臣工磨下去了!在磨下去我們就有很多東西都干不了,用這件事情加劇下他們的沖突罷!”
朱標很清楚皇帝并不是無法無天先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如果皇帝先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話,老朱早就一腳將李善長屁股底下的相位給做掉了!哪還用得著這么麻煩!
之后,朱元璋與朱標談論了兩個時辰,該如何給楊憲和李善長之間拱火,讓他們早點沖突起來,讓老朱好找借口殺掉楊憲,并逼迫李善長讓出相位,這樣子浙東集團被徹底打壓,淮西集團獲得對朝堂的巨大控制力,但是作為淮西集團首腦的李善長卻被辭官了,讓他無法直接掌控淮西集團,讓后在扶一個能力還行,但資格不夠的人去做宰相,這人為了保住相位就會不停的增強自己的控制力,如此洪武第一大案—胡惟庸案就做成了!
第二日,朝會上,朱元璋讓朱標將這個衙門建立的事告訴了群臣。
“陛下!臣認為,賈齊可擔此任。”
楊憲明白后就很快站了出來道。
“賈齊是誰啊。”
老朱連忙小聲的詢問身邊的太監。
“皇上,是臺州人!”
老朱點了點頭,然后看向李善長,仿佛在那說你趕緊的拿出個人才,否則這個位置就是楊憲的人了!
“陛下!臣認為賈齊品行有缺,難當大任。”
“那你有何推薦!”
“臣認為梁學品德高尚,赤心純孝!可擔此大任。”
朱元璋也不問太監這個人是誰了,想想也是淮西那邊的人。于是點了點頭,繼續問道
“諸位臣工怎么看!”
本在下面摸魚的一幫臣子,突然陷入沉默,沒想到皇帝竟然問我們的意見了!而李善長與楊憲一下子就看出來老朱的用意,不就是想看誰的支持人多么……于是乎,兩人開始對著后面的臣工瘋狂打手勢,做暗號……最后李善長借助自己在朝堂上人脈廣闊為梁學爭取到了這個職位。
然而,這事朱標和老朱早已算到了,畢竟現在李善長是宰相,大部分的官員還是跟著老朱起家的老班底,所以李善長贏了并不奇怪。但為了平衡朝堂,朱標與老朱在昨天就做出了如果李善長贏了就解除汪廣洋中書參政的職務讓他去陜西當參政。
“諸位臣工,去歲擴廓帖木兒已經被我軍擊敗,大軍兵鋒直指關中,陜西急需一名有能力的大員,誰堪此任!”
李善長非常聰明,明白朱元璋既然讓諸位臣工表決前面那件事,就是給他面子,現在自己該給皇帝一個面子了。于是就給汪廣洋打了一眼神,為什么找汪廣洋,因為皇帝一直看著楊憲啊!與楊憲平級的就是汪廣洋了。沒辦法誰叫太子說道新職位是那么的誘人,反正就是去陜西做參政嗎!好歹也是主管一方的大員,等過幾年在回到中央來憑借著這個資歷,當個六部尚書毫無壓力,況且他汪廣洋是中書參政出身,如此等他回來后自己也差不多該退了,他正好接上自己的班……
汪廣洋明白了李善長的提示后就站出來。
“臣汪廣洋,愿往!”
“諸位臣工有何異議!”
老朱準備在試探試探。
以楊憲為首的浙東集團的官員先是懵逼,難道皇帝又要搞投票,那和這個結果有什么區別嗎?不過當楊憲的提示送到后,所有的官員便齊齊的說。
“臣等無異議!”

長令之夜
求收藏!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