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林凡奇和吳總一起去了趟美國,簽約收購了一家海外公司,這家公司也是做即時通訊應用的,名字叫做Whatsapp。
創始團隊本身就發展迅速、運營艱難,開始用收費模式限制會員增長速度。面對慘淡的現狀,又有林凡奇的誠懇溢價,在承諾管理權的基礎上,創始團隊終于松口愿意出手。
說起來和小馬哥當年的選擇竟然一模一樣,買不起服務器就收費限制數量。
從這點看,就知道這家公司前景無量。
不過,前景是前景,現狀是現狀。活不下去的時候,哪里還能顧及得到未來?
簽約之后,微聊科技持股25%,奇特資本持股45%,而創始團隊則保留了30%股份。
奇特資本,聽名字就知道是林凡奇的資產。確實沒錯,雖然林凡奇不接拍廣告,而戰魚直播、微聊科技也沒有太多收益,但是人創造的有價值的東西多了,躺著都能掙錢。
別的不說,僅僅是各種音樂版權的使用費就是一筆繁瑣而又不小的收入。個人使用一般來說不涉及到版權,而互聯網對于音樂版權的侵占目前尚未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保護,但是電視臺等單位如果需要使用林凡奇的音樂,那肯定是要支付相應的版權費用的。
再加上,每天直播林凡奇都會得到大筆打賞。
日積月累下來,資產可是非同小可。林凡奇干脆專門成立了一家公司來管理這些收入。
而微聊科技僅僅是融資得到的2000萬美元,自己玩都不夠,何況大筆投資Whatsapp呢?
也就是林凡奇不想吃獨食,而且有隊友總比自己一個人要好發展,于是非要帶上微聊科技一起玩收購。
至于理由嘛,布局海外市場,為微聊成為全球化應用夯實基礎。
收購之后,林凡奇也沒有多加要求,仍舊讓Whatsapp的創始團隊按照原先思路發展。
畢竟創始團隊在前世時能夠順利發展到3年后190億美元賣給Facebook,那么今世在資金更佳充裕的情況下,發展也不會有多差吧。
2011年7月底,戰魚組織召開了公司成立一周年暨2011年上半年運營情況分析會議。
截至目前,總用戶量億突破3000萬,其中付費用戶達100萬,上半年營收超過4500萬元。其中,移動端用戶數量突破200萬。
公司董事會決議,推動戰魚于一年內在納斯達克上市。與此同時,必須要做好第二輪融資計劃,引入實力強大的股東,確保公司上市計劃不出問題,并全力推廣直播平臺,以期在上市前實現破億用戶量。
這里必須要提股權眾籌模式的壞處了。
去年時,為了吸納更多資金并向大眾推廣直播平臺,戰魚公司開啟了股權眾籌,最終以40%股權籌得200萬資金,為公司起步夯實了基礎。
此后,公司第一輪融資,直接估值1億美金,眾籌投資在名義上直接翻了100多倍,當時就在社會上引起極大熱議。
然而隨著時間過去,大家發現得到的好處只是名義上的,除非公司上市,否則這些股權就只是估值上的值錢而已。
本來常規的做法應該是經過多輪融資,在完成企業核心優勢或產業的布局之后,為了進一步發展吸納資金而上市融資。
這樣的話,因為本身優勢明顯,可以拿到更高的股價,得到更大的利益。
然而戰魚公司的小股東太多,又大多希望能夠盡快上市,盡快套取現得利益。
經過研討,最終還是決定盡快推動公司上市。
林凡奇看著高級管理層將各項任務井井有條地安排下去,并未多說什么。
現一階段,林凡奇的重心都在微聊上,可以說他和劉星除了是戰魚公司的創始人和股東之外,并不大參與戰魚公司的管理。
哦,對了,林凡奇還是戰魚直播的一名主播,代言人那種性質的主播,也稱一哥。
轉身離開戰魚公司,下了一層樓,就是微聊科技。
看到林凡奇進來,行政部自覺去召集高層到一號會議室開會。
7月份了,微聊科技自然也要開半年運營情況分析會議。
林凡奇看到進來的高層管理人員,都笑著點頭示意。
等人齊了,吳總也就開始做運營報告。
截至7月底,微聊總用戶量已突破2500萬。下半年,微聊將繼續借助“查找附近的人”“搖一搖”等功能,加速用戶增長,確保年底用戶數量突破5000萬。
與此同時,微聊科技6月底聯合奇特資本收購的海外公司旗下應用Whatsapp用戶數量已經突破1000萬。
劉星簡單介紹了技術部門的工作,新功能“朋友圈”已經基本完成,8月底前一定能夠上線。服務器架構完成進一步優化,能夠有效提升服務器使用效率和管理效率。
財務部門匯報了資金收支情況,并提醒按照目前情況來看,最多9月中旬就沒有運營資金了。
創業公司,沒那么多窮講究,在把各項事情匯報完了之后,也就散會了。
林凡奇、劉星、吳總三人單獨到劉星的辦公室繼續商討。
三人坐下之后,林凡奇先發問:“吳總,掃碼專利的事情怎么樣了?”
吳總倒是習以為常,畢竟如果有人隔個三五天就問你一次同樣的問題,而且你還必須要回答他的時候,你也會習慣的。
吳總面上帶笑:“穩步推進當中,沒有碰到什么問題。我們申請了緊急審批,應該可以在8個月內,也就是2012年1月份之前拿到專利證書。”
林凡奇也很習慣聽到這個答復,再次安囑道:“好。有什么情況一定要及時告訴我。”其實林凡奇也知道這個事情急不得,只是怕吳總不上心,所以只好一遍遍提及,讓他知道自己真的很重視這件事情。
林凡奇繼續說道:“掃碼的事情推進著,微聊支付的事情不能停。吳總,你要牽頭和阿里保持積極溝通,關于微聊內置支付功能恰談出一個結果。劉總,開發部門也要及時跟進,確保在年前上線微聊支付功能。”
直接在微聊當中內置阿里支付,就是林凡奇推出微聊支付的辦法,同時也是避免微信支付搶占市場的辦法。
理論上來說,微信支付做大之后只是搶占了支付領域的市場,和即時通訊無關,實際上并非如此。
前世,微信支付能夠快速崛起并搶占近半移動支付市場,除了微信這個大殺器本身帶來的用戶之外,兩者聯動產生的效益更是要考慮進去的。
就像手機,智能手機+相機,與單純的手機和相機相比,完全不是一碼事。
基本上所有下載了微信的用戶,隨著時間流逝,隨著各種活動,都會慢慢地使用微信支付。但是,也有不少人是因為微信支付才下載微信的啊。
將阿里支付內置在微聊當中,那么各種關于支付的功能,自然也要阿里支付配合才行,所以微聊希望和阿里共同出資成立一家支付公司,專門負責微聊的支付功能。
對于阿里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流量入口、渠道。他們不做,自然也會有其他公司來做。除非他們自己做社交產品,并且還要擊敗微聊和微信。
……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時間,工作十分繁雜而重要。
形勢是明了的,但事情并非簡單就可以做成的。
經過頻繁溝通互動,終于順利完成第二次融資和微聊支付的談判工作。
微聊科技估值6億美元,再次融資6000萬美金。米拉德國際控股、中銀、阿里等公司正式入股微聊科技。
與此同時,微聊科技聯合阿里共同成立一家公司,專門負責微聊支付功能。一方提供技術和管理,一方提供渠道,雙方各占50%股份。公司名稱定為微錢包。
在微錢包公司正式成立后一周,微聊更新版本,微錢包正式上線。
上線伊始,微聊并沒有進行大規模推廣,目前主要還是試運行狀態。畢竟涉及到錢袋子,肯定要萬分慎重,如果在這方面讓用戶吃了虧,那肯定就要永久失去至少一個用戶。
除此之外,林凡奇也有其他考慮。他是計劃在年底前再推出“紅包”這個大殺器的,畢竟紅包和新年更配嘛。
到了年底,一方面工作總結,讓領導發個紅包活躍一下氛圍剛剛好;另一方面,新春佳節,讓爸媽叔伯發個紅包活躍一下氛圍剛剛好。
說起來,回到這個世界都經歷2個春節了,好久沒有體會到那種點開紅包猜測自己到底能夠搶到多少錢的緊張、期待感了。
同樣的道理,“人總是對不可預知的事情充滿好奇”。直接收到一個10塊錢的紅包,遠沒有去和10個人一起搶100元紅包拼手氣時感到興奮和刺激。
工作之外,讓林凡奇有所觸動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9月22日是“中國城市無車日”,而在節日來臨前的 9月16日,“中國首善”陳光標在公司內砸掉奔馳車,給員工發放自行車,率領百名員工騎自行車上路,并承諾給騎單車上班的員工發放補貼。一時間,聲勢大噪。
說起來這個人物在自己重生前,基本上沒怎么聽說過了。但是在2011年,他還是網友們公認的“中國首善”。
關于假慈悲的爭議且不論,有一點林凡奇對他還是比較認可的。
那就是,他真地掏了錢。
也是看到這個新聞,林凡奇有了做慈善的念頭。這兩年來,自己靠著先知先覺,努力地掙了不少錢。鄧爺爺說,要先富帶動后富。對此,林凡奇是十分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