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网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网文欣阅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奇幻

橡皮里的鐘聲

第九卷 龍女轉生

橡皮里的鐘聲 張和尚 9378 2021-11-06 15:10:26

  燧揚王立國未久,即安排移都之事。

  ????前身元天國發跡于大荒,國都定于陰山云中城,現已經完全不適應帝國的統治。尤其江水之南盡歸一統后,帝國如同掛于肉肆鋪頭之雞,伸長頸項,雞頭(國都)隨時可能被一刀斬下,斷絕與主體的聯系。因此,將國都遷到中京,無論對燧揚的統治意志還是對天元帝國整體國勢來說,都是勢在必行之舉。

  ????天元重臣皆出自大荒各部,身心與大荒早已融為一體,對異地別居眾皆反對。燧揚王一方面曉以大義,一方面假裝要興大軍討伐御魂故去后恃功不敬的荼御魂。天元將士征戰日久,個個思定,因此不出燧揚所料的大加反對,燧揚乃以罷兵來換取天元重臣們答應移都。

  ????移都終于得以施行,除留下必要數量的軍隊鎮守鬼方雜部外,所有高官貴胄皇親世家盡數遷往二京野中京城。但燧揚在天元輔臣中的名望已頗有損折,有人暗地在家中龕立元夜叉之像,朝夕供奉以示思念舊君之意。

  ?

  ????燧揚于早年修道及后來征戰時,漸漸體會到民生變動流離主要原因只是一個簡單的“糧”的問題。中土野由于被散關、虎關、霞鶩關、十二連城關四關合圍,土地無法隨著人口的必然增長而擴張。這也是燧揚遷都時選擇二京野中京城,而不是中土野無央都作為都城的原因。而二京野雖然平闊,卻也缺少淮水流域和江水以南所擁有的水運和灌溉之利,相對來說也無法承擔國都大量人口的發展。因此,勝神州文德武功的根基——中土與二京,隨著宙運天行,承載國運的能力已經不再有優勢。

  ????多方思量,燧揚定下一項大計:人為挖鑿一條南北縱貫的大河,連通江水、淮水與河水,經江南、東海與二京幾野,直通至中土野無央城。如此一來可以調運灌溉水源,同時河道本身的漕運能力,也遠超車馬陸運。

  ????然而此計過于宏大,所需人力不是兵戈平息馬放南山的幾十萬軍士所能滿足。因此,征用府兵之外的民夫,就成了必須之選。

  ????舉朝皆驚,大臣接連諫言始皇帝修長城苦民生以至亡國的教訓,力求燧揚王熄滅挖鑿運河的念頭。燧揚發怒:神州兵燹幾十載,暴骨如莽,十去一存,往昔諸卿可有民生二字在方寸心頭?如今天下安定,正是躬耕細作查漏補缺之時,卻不思進取安于享樂,是為民耶為己耶?遂不顧朝臣意見,大發民戶百萬,竭全力于運河開挖。

  ????燧揚本意為民為國,但親自組織營造的是各級官署,這些臣子既然未能在朝堂上諫議成功,便在實際中對民夫加以蠱惑,言燧揚發掘大運河是不恤民苦勞民傷財之舉。更有甚者,地方衙門眼見民間已然對天子政令不滿,干脆狐假虎威、渾水摸魚,對民夫大加克扣勒索,以天子所施之“大不公”掩蓋地方橫施之“小不公”。而前時對移都一事不滿之勛臣們,更不乏蠢蠢欲動者,偽造讖石、民謠,傳揚天下將反之語。于是天元國人心惶惶,動亂之勢再現。

  (至正十一年1351年四月,元廷征發民夫15萬并2萬軍士,下最大決心修治屢修屢決的黃河。如此不惜工本,勢必打造成樣板工程!卻不料,遠來的和尚也唱起了歪經,原本利國利民的好事,直接捅了一個最大的馬蜂窩——征發老百姓來干活,是以徭役的名義。名義上是老百姓給官府免費干活,抵交田賦,但實際操作中,很有可能是你把活兒干了,稅還得交。因為國家是允許地方提前收稅的。每天在大堤上累死累活,又沒錢拿,應得的那點可憐的口糧,還被各級官吏拼命盤剝,民怨一片沸騰,但凡掉下一丁點兒火星,立刻就能變成沖天大火!)

  ??

  ?

  ????大運河經年乃成,勝神州南北貫通一體,亙古未有。此天工宏作果然大利于民。南北人才、博物因水運之利暢行無阻,此之又反身促進了南北技術的交流融合,進一步提升了天元國的文明層級。

  但造河期間,營造署官員執法嚴苛,壓榨霸凌民夫者不勝枚舉,御史臺因不滿燧揚朝堂獨斷,對于此類事情熟視之若無睹。由此,功業雖成,但民皆怨恨燧揚王一人。

  ??五明王御魂入滅、拔思守靈隱去后,荼御魂國都虎尸城新晉勢力階層自恃前主輔助燧揚立國之功,對天元國中樞視如無物日漸驕橫。在幾次政事齟齬之后,荼御魂開始暗中勾聯對燧揚王心懷不滿的陰山土掘鍛奴部,籌劃南北夾擊,吞并天元國西廊野。

  ??(摘自網絡:王朝建都于長安,最大的威脅往往來自于西面和北面。秦漢時期,西北方有匈奴,西南則有羌胡,要打破兩者之間的聯系,必須奪取河西走廊,進而控制西域。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隔斷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上游牧部族的聯合。因為占據河西走廊后,匈奴和羌胡之間的聯絡,就要多出3000公里。如果中原王朝占據西域,兩大高原的聯系就被徹底隔斷了。大凡仗打到這個階段,蒙古高原上的游牧部族的衰落,就成必然,只有西遷或內附兩條出路。)

  ?

  ?????得知此謀的燧揚王大怒,命洞玄部玄策為先鋒,御駕親征西海道荼御魂。為震懾荼御魂佛徒,燧揚安排龍女也一并移駕隨軍。

  ?????天元大軍挾一統神州之余威,以及神兵禹王槊之力,順利攻下除拔思所守的御魂陵寢所在地星宿海與原國都虎尸城萬佛殿之外的荼御魂大部州土。

  在最后一戰圍攻萬佛殿時,一老和尚現身阻住了燧揚王,此人竟然是早就入滅并香樓焚棺的草堂子老尊者。

  ?????原來,草堂子以涅槃當日出現日月同天異象,猜測其時有恢宏卻未知的勢力在窺測甚至觸探草堂道場。于是假行入滅,設置陷阱尋機查找未知勢力的來源,以及龍女轉生出錯的原因。果然稍后拔思即以偽鶴術冒充天君前來探查龍女轉生的訊息,并在“九天動”上發下降鶴香氣,草堂子便以香遁術溯香流而上,附于拔思其身,追查到了西海道。

  在細探五明王佛教一脈的底細時,草堂子以五明王信眾們不信輪回、不言彼岸,并互稱“隨黨”,推得五明王的師承“蓮華戒菩薩”,是佛尊“輪回主”的此岸身“天授主”的卜使。

  ?

  ?????事情水落石出:當年五明王御魂為了暗中幫助南妃夏歌之女蓮子西洲的后人——淵流王寢君,也就是當今的燧揚王,不欲當時北國霸主伏敵王利用龍女圣德一統天下,便施展天授主的日月同天“此岸法”,破了草堂子“聲聞法”的輪回道,最終導致無垢世中沒有法力的人間女孩云秋被誤作為龍女轉入娑婆世。御魂同時派出拔思乘九天動往逍遙園探查龍女轉生結果,并在拔思回報轉世的乃“摩利支”后,復于西廊野策動萬頃縮地術,意圖截住云秋細加探查。關鍵時刻,草堂子暗中以法華陣阻擋住了御魂的縮地術,掩護道融云秋脫困。

  ?????此番天元國攻伐荼御魂,草堂子始終在星宿海沐何川的御魂陵寢前坐觀,探查拔思動向。然而從始至終,拔思未曾出陵一步。草堂子心中贊嘆,對天授主一脈佛法心有所悅,于是趕在最后一刻站出來,阻擋了燧揚王毀滅萬佛殿的意圖。

  ?

  ?????燧揚王為優撫天元國在荼御魂新安設的統治勢力,以龍女母姓“尚”賜予荼御魂貴族。(吐蕃的“尚”其實就是“外戚”,指的是吐蕃貴族之中,那些與王室聯過姻的家族。但有一點需要明確,不是所有聯過姻的貴族,都是“尚”族。就像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侖蘇。能夠在命名前面冠以“尚”這個牛x字頭的,是外戚家族里的頂流。只有那些長期與王室聯姻,并擁有強大影響力的家族,才有權用“尚”的稱謂。有些家族雖然也和王室聯過姻,但這種聯姻關系沒有持續,就不屬于“尚”族,比如屬廬氏。另外,贊普與外族的聯姻,其家族成員也屬于“尚”族,比如吐谷渾與吐蕃有和親關系,但吐谷渾王室就沒有“尚”的頭銜。)

  大軍離去前,草堂子重現了天授主的“此岸法”:召喚日月當空齊現,暫時斷開輪回,于生滅兩間萬古精靈中締造了一位相貌與云秋一樣的總角少女作為龍女應身,名為曌遺女,以此應身代替云秋在娑婆界的身位,從而將云秋轉生回了無垢世界。

  日月共天異象時,雙珠光芒照射到星宿海御魂陵殿中的拔思體上,大道果修為所成就的豐盈面容漸次枯槁,崩解脫落。皮下又現一副臉孔,赫然竟是雞膚鶴發垂垂老態的已故荼御魂國主——五明王御魂。繼而發膚如灰皮般塊塊脫落,只剩一架粉紅骷髏。

  憶往昔,因天授主的“此岸”法不能追夏歌于轉生路,御魂乃轉而修習輪回主的“波羅蜜多”法。幾十年以后,波羅蜜多法成,輪回主與天授主兩大法脈融于御魂一體。然而夏歌早已在亂世之中輪回路上轉生幾番。

  御魂將夏歌殘余靈魄于三途道中拔出,寄于自己識內,以過往紅塵阿賴耶瀑流培浸,以期重植流年舊憶于夏歌精魄。繼而,御魂借此岸法之能,生出一應身,名之拔思,以“五明王首弟子”之號行走于亂世修羅場中。

  夏歌后人燧揚王既得天下,御魂心愿已成,便假入滅之名,收拔思應身一起歸隱陵窟,相伴夏歌不語之魄。今時日月雙珠再現,御魂感受天意前行不輟之志,又思追亡既遂,無需盤桓,乃甘心正式入滅。御魂“一身二識一識二身”之相乃天授主正統法脈,天授主法統于御魂滅后再無后繼者。

  ?因天元國已經一統勝神州南北,散關作為南北殺伐門戶的地位已失,因此草堂子無意隨罷兵的天元大軍東歸散關草堂寺,選擇留在星宿海繼續鉆研天授主之學說,燧揚王將草堂子修行之處命名為日月山,以紀念龍女轉生異象。

  ??回軍中土后,燧揚逐漸對佛理感興趣,乃開禁曾被夜叉王廢毀的中土佛教各宗。此舉終于將天元國內支持燧揚的最后一批勢力——主政朝野各部的三洞十八子集團得罪。最終,燧揚以自身擔任的道教六張總傳人的身份,被十八子洞玄部玄感玄邃玄成等,合各族舊貴、凡夫民眾協力推翻,建立了新的道教皇朝。

  ??目睹這一切,由天授主此岸法于虛空中生成的曌遺女,于其時立下誓言:覆滅此道教國祚,奪回王位,為燧揚王復仇。

  過三年,曌遺女入宮。

  后五十年,曌遺女踐祚。年號“天授”。

  (據《大唐西域記卷十》、《高僧法顯傳》所載,法顯、玄奘游學印度之時,印度尚有遵行“天授”提婆達多之遺訓者。法顯與鳩摩羅什同時代,所以提婆的傳人來到中土傳教也完全是有可能的。)

  2020.11~12

  南京

  ——————

  后記。

  云秋轉生回無垢世,照夜白有奚官照管。初始以絲韁栓樁,終日對天嘶鳴。乃散放于玄武湖心,未久佚隱無蹤。或言由湖去江,萬里悠游矣。有丹青國手曾摹畫照夜白奮怒相于拴馬樁前,自其無跡,止此圖流于世間。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山县| 拜泉县| 安丘市| 易门县| 金溪县| 哈尔滨市| 北辰区| 天全县| 嘉定区| 贵南县| 石棉县| 涞水县| 登封市| 明星| 湘潭县| 山西省| 淄博市| 犍为县| 巨鹿县| 卓资县| 临颍县| 山丹县| 临猗县| 石城县| 巫山县| 涟源市| 万山特区| 梓潼县| 麟游县| 金塔县| 山丹县| 民丰县| 日土县| 酒泉市| 梁平县| 攀枝花市| 安岳县| 十堰市| 兰考县| 元江| 若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