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是一個驕傲的人。
他是豳州三水人,出身名門,早年人比較浮夸,學弓箭學不會,還號稱自己有勇武。
隋末時加入秦王府,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立下軍功,逐漸被李世民賞識……
二十余年往事如煙,昔日一事無成的紈绔子弟,成為了今天的潞國公!
然而,隨著軍功的積累,官位的高升,本就驕傲的侯君集的膽子越來越大了,開始不把一些同僚放在眼里。
聽聽侯君集說的這句話,要論當世名將,我只認陛下一人!
這句看似沒有毛病,實質問題大了。
首先,朝中比侯君集能打仗的大有人在,比如李靖,侯君集就做過李靖的副手,還跟他學過兵法。
其次,李世民雖然是響當當的名將,但他更是一位皇帝,將皇帝拉到名將這個層次,顯然是不太妥當的。
當然,硬要說侯君集就是純粹的佩服李世民帶兵打仗的能力也不是不行。
不過在陽明看來,侯君集顯然是比自己更囂張跋扈的存在,如此目中無人的話都說得出口,可想而知朝廷勛貴的行事風格了,也難怪侯君集有一天會……
“男兒大丈夫就該如潞國公一般!真是……”
陽明贊嘆了一句,沉吟片刻,才吟道:“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侯君集聞言一愣,突然一拍大腿:
“此詩妙啊!”
“陽老弟啊,你能治好皇后娘娘、太子和魏王兩位殿下,這功勞非不一般,理當受封!當然,就是差了一點意思……不是老哥瞧不起你,說到底馬上封侯才是我輩所為!”
侯君集早年不通文墨,但隨著他南征北戰,年紀也大了,便開始讀些書,是以對詩詞一道有一定鑒賞能力。
關鍵是陽明隨口吟的這首《南園》,遣詞造句十分直白,卻頓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暢地表達出來了。
在侯君集聽來,陽明其實對自己的身份很是自卑,因為他的爵位不是從戰場上一刀一槍拼來的,所以才會羨慕自己這個“君”……
孫思邈在一旁聽著,也是被陽明突如其來的才華唬得一愣一愣的,他覺得陽明似乎有意在軍中發展的跡象……
侯君集不等陽明說話,又急吼吼地問道:
“等等,凌煙閣是什么地方?”
陽明正想解釋一下,誰知道又被人搶了話頭:
“北周庾信所著的《周柱國大將軍紇干弘神道碑》有言:‘天子畫凌煙之閣,言念舊臣;出平樂之宮,實思賢傅?!?p> “所以凌煙閣之意,應為君上表彰紀念功臣之地方!陽愛卿,朕說得對嗎?”
陽明一臉懵逼,他哪里知道這么偏僻冷門的知識,北周我知道,隋朝就是搶的北周的江山,可庾信是哪位?
不過李二陛下都這么說了,而且凌煙閣確實是這個意思,陽明便拜道:
“陛下真是博聞強記,好文采!”
“臣、老朽參見陛下!”
侯君集和孫思邈連忙向李二陛下行禮道。
“都平身吧!”
李世民笑道:
“陽愛卿,這首詩是你一時興起,還是平時所作?”
陽明厚著臉皮說道:
“剛才微臣與潞國公論及當世名將,微臣感念潞國公為國朝的汗馬功勞以及陛下對臣子的隆恩比比皆是,故作詩一首抒發一下。”
“哦?”
李世民看向侯君集。
侯君集趕緊給李二陛下解釋了一下來龍去脈,他仍然大言不慚的認為當時名將只有自己和皇帝二人。
李世民聽了,不管這個老部下早就有的臭毛病,只對陽明說道:
“陽愛卿真是才高八斗!不過你這首詩中的‘君’,既然是指侯君集,那朕呢?朕可不服,你為朕再作一首如何?”
陽明頓時苦惱起來,抄詩也要講究個意境和心水,其實他真正的意思,只是想到侯君集這樣的人,剛登上凌煙閣不久就死無葬身之地(貞觀十七年),有感而發而已!
當然這個結果萬萬不能說出來,甚至不能有任何暗示,否則就是自討麻煩了……
現在李二陛下也要湊熱鬧,陽明不得不說道:
“陛下,您這是想丟了西瓜撿起芝麻啊,王者又豈同為將者!微臣認為,若陛下能把凌煙閣立起來,就是一樁流傳千古的妙事!”
言外之意,能登上凌煙閣的人臣,又豈有建閣之主的威風——后世子孫可能會遺忘功臣,但一定不會忘記建閣之主。
“哈哈哈……你這個滑頭!”
李世民被陽明這番話逗得大笑,繼續問道:
“那朕又要問你了,若國朝立凌煙閣表彰功臣,誰當為第一?”
這個問題顯然很有講究,一不小心就會得罪人的!
李世民現在的心態有點古怪又奔放,他自己對這個問題顯然是心里有數的,但他很想聽一下陽明這半個局外人的看法——陽明雖然成了漢歸縣伯,但無論是資歷還是底蘊,他都沒有徹底融入大唐。
陽明先是謙虛:
“陛下,那微臣就姑且一說,陛下姑且一聽?”
“好!咱們君臣就姑且論論吧!”
李世民點頭笑道。
陽明笑道:
“若論功勞,齊國公當先!”
齊國公就是長孫無忌,他于貞觀元年受封齊國公至今。
李世民化身杠精:
“為何?眾所周知,朕登基的時候將齊國公列為功臣第一,當時可有許多人不服氣的?!?p> “無他,齊國公能守寂寞,甘于無名而已!”陽明只解釋了一句,其他就不必細說了。
李世民聞言,忍不住連連點頭,他麾下有許多功臣良將,這些人確實能力可有,但大多數爭強好勝,互相攀比……
唯有長孫無忌一人不愛出風頭,甘愿埋頭負責后勤之類的臟活累活重活,把這些事情處理得井井有條,每每使大軍在前線征戰而毫無后顧之憂,也從來沒有主動向李世民要求過什么。
李世民又問:
“最末是誰?”
陽明脫口而出:
“秦瓊是也!”
這就是區別了,陽明說到長孫無忌的時候乖乖叫了一聲齊國公,說到秦瓊則直呼其名……
李世民皺眉:
“你不會是還記恨老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