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張辰有些向往地說:“我聽我爺爺說過,那些年,社會發展得特別快??!是嗎?”
“當然!想當年,記得我年青的時候啊,喜歡寫作,曾經埋頭寫了幾個月的科幻題材小說,結果還沒寫完,真實的科技成品已經出來了......嗬,那時候真是日新月異??!”
張辰問:“您寫的小說發表在哪里,我們能看看嗎?”
老者一笑:“嗨,我的科幻小說都趕不上科技的發展,這不是鬧笑話嗎?還寫啥呀?后來,我就不寫小說了,改成寫詩了?!?p> 老者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在自己的手環上按了幾下,發現了寶貝似地說,找到了,看,這是我那時寫的詩。
三個年輕人都湊到老者身邊去看,但字太小了,帶路上連地板都是透明的,沒有投影的地方。
老者看三個腦袋擠得怪辛苦的,便說:“我念給你們聽吧。
一帶一路新畫卷,千山萬水入詩篇。
清風明月人同賞,惠利兒孫種福田?!?p> “等下哈,這兒還有一首,聽著:
一帶一路譜華章,龍飛鳳舞恣歡暢。
美美與共民交互,天下大同心向往?!?p> 張辰驚訝地說:“您那時就在呀,還寫了這么好的詩!”
“那時,我剛23歲,參軍才一年,春天寫了這兩首詩,秋天就參加了國慶大閱兵,嘿,那真是激情燃燒的歲月呀,終生難忘啊!”
三人肅然起敬,123歲,人瑞呀!
張辰很是神往地說:“老先生,好像你們那時的人都會寫詩,真羨慕你們,能生活在那么好的時代,那么有激情!”
“不用羨慕,其實每一代人都有值得驕傲的地方。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最好的時代里。你們的激情在拍電影里,這不是比寫詩更好嗎?”說著,老者狡黠地擠擠眼睛,又接著說道:“電影會有更多的受眾,傳播會更廣泛的?!?p> 朱梓軒驚道:“您怎么知道我們要拍電影?”
“我想知道的總是能知道的。”老者神秘地說。
“嘿,我到了,再見!”老者說著就健步如飛地走下了帶路。
三個人都愣了一會兒,李浩先開口道:“這老者太神了,昨天他跟咱們說再見時,我就想這么大的成都,這么多人,再見的機會微乎其微,沒想到今天就見到了!”
張辰說:“這么大歲數的人還這么硬朗,非神即仙!”
朱梓軒說:“我看他下去的地方是市政府辦公區,莫非他是那里的工作人員?”
“不會吧,現在是75歲退休,他都123歲了?!?p> 三個人都不說話了。
老者的神秘感令他們進入了思考者的狀態。
忽然,后面的人都超過他們,快步往前走去。一時間,這一段帶路上有些擁擠,仨小伙子回頭向后面看去,原來是一下子上來了幾匹機器馬,說是馬,其實都不高,倒像是豬。想起小胖的定單的事,三人就明白了,這就是送果菜機器馬,所以會有那么大的肚子,肯定果菜就裝在里面。
前面就是他們預約的旅游公司了。
下了帶路,三人在旅游公司租了個翼裝空中滑板,這一天,跑了許多地方,去了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三星堆遺址、望江樓等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逛過之后,將這些都確定為外景地。拍了照片發給大家,群里一片沸騰,最后又要求他們三人上虛擬茶座,拗不過大家,只好在午飯時用手環上虛擬茶座,跟大家全息會面,結果大家的眼睛都盯上了他們面前桌子上的美食,恨不得當時就真身飛臨。
怪不得,成都在21世紀就有“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最佳旅游城市”的稱號了,名不虛傳呀。
天已經黑了。
由于全息會面耽誤了時間,回來時晚了。好巧不巧地,帶路在漢服社區那個交叉口最高點處慢慢地停了下來,原來已經到子時了。常規檢修養護開始了。
沒辦法,三人只好在帶路上步行。路上除了他們,只有檢修養護工人拿著探查器在一段一段地檢查著。
靜止的帶路其實跟普通公路沒什么兩樣,仨小伙子干脆在上面連跑帶顛,很快就走到了帶路的平地點,終于下了帶路。
走到小區門口時,三人不約而同地回首望去,只見兩條交叉的帶路五彩繽紛,如同兩條彩虹一般。
東西走向的帶路在半空中、南北走向的帶路在地面上,這兩條彩虹將萬家燈火貫穿起來,又恰如兩條美麗的臂膀將四個社區環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