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決作為策應方,閔洲的應對壓力不如應對不壑的那般大,而被派到這邊御敵的是位姓劉的將軍;此人是老將了,軍事素養很是不錯,趙孤影很信任。
而這位老將確實也沒有辜負趙孤影信任,把戰場的局面控制得很好,雖不能將孟決的人打得不敢來犯,但他牢牢的守住了閔洲的一切,也沒有讓孟決的軍隊影響到其他的戰場。
他在給趙孤影的奏報中稟告了關于孟決戰況,以及對于局勢的各種看法,這些都讓趙孤影很放心。
他在奏報中就有說到,孟決大軍給他的感覺似乎是對于這場戰斗不太上心的樣子。
按常理來說,一個想象攻破他國的國家往往都是主動的,暴戾的;但孟決呢,打仗有點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意思;如此反常,只能不叫人費解呢?
趙孤影接到消息的時候,也是對于孟決的戰斗態度感到不解;不過也不要緊,既然孟決對閔洲消極戰斗,他們也沒有真的給予不壑那邊任何策應;如此局勢,倒是趙孤影他們這些人樂見的。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孟決的攻擊意圖不強烈,但閔洲這邊也是做不到對他們大軍視而不見的,畢竟,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所以,閔洲這邊,不但沒有因為孟決的戰斗態度而放松警惕,反而想著孟決好對付,擊退他們的心更加強烈了。
不過,幾番對陣下來,卻也未能將孟決大軍擊得后撤半步,似乎雙方只能如此僵持對立……
孟決如此自是為了自家利益考慮,本來三國之間就只是為了利益而結盟的,彼此是沒有什么信任可言的;當初在藏元城的時候,系周皇帝單獨秘會了不壑國王的事讓孟決皇帝心里很有芥蒂。
孟決皇帝總是覺得系周和不壑之間達成了什么秘密協議,如果孟決還傻乎乎的按照他們的安排行事的話,自己這邊很可能是為他人做嫁衣,再嚴重點就是自己賠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此次,孟決皇帝打算坐山觀虎斗,自己撿漁翁之利;而依舊向閔洲派遣大軍壓境,又不急于攻占,是因為想在時機到達之時,能用最快的速度獲得最多的利益。
不過,在這邊的閔洲軍收到凸透鏡燒補給糧草的方法之后,孟決大軍不退也不行了。
由于孟決與不壑兩軍的很多情況不同,閔洲分別去執行毀壞糧草的人也不同,所以孟決這邊的損失情況倒是比不壑的好些,但孟決還是向后撤了。
……
如此一來,閔洲緊張的局勢得到了暫緩;所以趙孤影重新又向系周趕去,她實在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報殺父之仇。
趙孤影之所以放心閔洲,是因為她相信,等到不壑和孟決的大軍再次反撲回來的時候,他們的大型凸透鏡已經做好,而且多多少少的也有了一些新制作出來的炸彈;到時候一定能夠威懾兩軍。
等她收拾完系周,再回來找這兩國算賬。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專家小組的人被趙孤影分為了三組,每個戰場一組。
到底是趙孤影訓練出來的,戰斗能力和戰略素養不是一般人可比;他們的存在能夠為閔洲大軍提供一定的戰略意見以及能夠執行一些高難度的作戰任務,或者需要用到趙孤影弄出來的那些新武器的時候,他們能夠提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