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之后,共青團委下發了新的人員任用名單,林知梧被確定升任宣傳科副主任科員。
樊珍妮和父親母親早早就訂好了酒店,為林知梧慶賀。
樊珍妮挽著林知梧走進房間:“爹,老媽,這就是我一直跟你們說的林知梧。”林知梧躬身點頭:“叔叔阿姨,你們好。”樊父招呼道:“快坐,快坐。”
席間,林知梧彬彬有禮、謙卑有度,很得樊珍妮父母歡心。樊父舉杯時說:“小林,你和珍妮已經戀愛時間不短了,也該有一些計劃了。男人嘛,總得先有一些表態!”樊珍妮一直瞪著父親,樊父不以為然:“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既然工作都已經很穩定了,有一些重要的事也該做打算了。”林知梧站起來舉杯:“叔叔提醒的是。我早就打算和珍妮商量一下婚事了。”樊珍妮羞怒道:“爹,今天你能不能不提這事?”樊父笑著拍了拍樊珍妮的手:“好好好,把機會都留給小林。讓他自己計劃向你求婚。”
林知梧的工作和生活都走上了新臺階。
他也和自己的至交好友說起了這些事,自己一個深山里走出來的孩子,想在這么繁華的都市安家談何容易?雖然是有了公職人員的身份,但以現在的薪酬想要買房,還是很困難。父親母親供養自己讀書已經是傾盡了全力,現在哪還有能力承擔買房的費用?剛剛認識樊珍妮的時候,他并沒多想,但現在已經再明確不過了,樊珍妮家庭條件優渥,只要順理成章結婚,他大可不必為了錢操心了。朋友也打趣說林知梧是中了雙色球大獎的運氣,才能抱得美人歸同步金榜題名時。
但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林知梧有時候會失眠,他總覺得自己好像缺了點什么。這點缺憾,就像是石頭投入枯井之中發出一聲悶響。他的心里因為這點莫名的缺憾而不快,可讓他自己說,他又不知道自己到底缺了什么,別人羨慕的、別人夢寐以求的,他都已經得到了。他也不敢細想,細想時,他自己都會覺得自己不知足,他已經擁有了這么多,還想什么呢?
林知梧排遣的唯一辦法就是在新的崗位上更加努力的工作,來彌補心理上的缺失。
上班時,共青團委宣傳科科長吳楠把林知梧叫到辦公室,部署新的工作:“知梧,今天上午我去參加了扶貧工作會議,會上學習了省里下發的文件,你印發一下,送到各個部室,下午還有個市委的視頻會,你通知一下,大家一同參會學習。”林知梧拿著文件走出吳楠辦公室,徑直走向打印室。
林知梧掀開打印機,拿起手中的文件端詳內容的時候,像是被一道閃電直擊靈魂,整個人都木了。
文件的標題為中共HEN省委、豫南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豫南--平豐對口幫扶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指出,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振興發展為總目標,切實推動豫南市全面發展。豫南市要堅持講大局、講政治,大力幫扶平豐縣加快發展。豫南市要自立更山、艱苦奮斗,依靠自身的努力,發揮內因的作用,加快發展進程。豫南市、平豐縣要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以發展經濟為主線,以幫扶發展為核心,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幫扶和合作,不斷增強當地發展能力,形成強大合力,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的目標任務。
在文件后附有重點幫扶鄉村名單,林知梧展開名單,伏在打印機上,用手指頭指著文件頁,一行一行查看幫扶對象名稱。翻到第三頁,看到共青團委對照的幫扶對象是平豐縣安明鄉鳳尾坪村的時候,林知梧高興地伸出拳頭凌空狠狠揮了一擊。
林知梧怎么也沒想到,他夢寐以求抵達的都市會和他魂牽夢縈出走的村莊聯系在一起。這就像是一個玄妙的夢,夢中他跋涉許久,經歷險途,再也找不到回家的方向,但世界周而復始,他并未放棄,依然只身前行,撥開荊棘,沖破迷霧,終于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下午的視頻會上,林知梧全神貫注,生怕聽漏了什么內容。會議明確了本次豫南--平豐扶貧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重點,要求市區級單位高度重視、深入學習,要求符合條件的市縣機關企事業單位選派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隨后,高宮茂進行了補充發言,精準扶貧,這是與粗放扶貧的對稱,我國扶貧開發始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通過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舉世公認的輝煌成就,但是,長期來貧困居民底數不清、情況不明、針對性不強、扶貧資金和項目指向不準的問題較為突出。具體工作中卻存在“誰是貧困居民”“貧困原因是什么”“怎么針對性幫扶”“幫扶效果又怎樣”等不確定問題。由于全省乃至全國都沒有建立統一的扶貧信息系統,因此對于具體貧困居民、貧困農戶的幫扶工作就存在許多盲點,真正的一些貧困農戶和貧困居民沒有得到幫扶。精準扶貧的舉措就是對原有的扶貧體制機制必須修補和完善,解決錢和政策用在誰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樣等問題。
這次的豫南--平豐對口幫扶工作,是豫南市委、市政府積極響應黨中央、省委省政府精準扶貧計劃的重要舉措之一,也是“十三五”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確保2020年實現貧困人口全面脫貧不可或缺的一環。
林知梧聽得熱血沸騰。
一衣帶水,一山連心。平豐的山水一直以來都是整個豫南地區共同的血脈啊。這么多年以來,扶貧工作不斷深入,在各級政府的幫扶下,鳳尾坪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但受限于地理交通等原因,囿于貧困,難有轉圜,離真真正正的居有廣廈、食無煩憂還有一些距離。林知梧深知自己的父親和村民付出了多少艱辛,才修筑了通向現代社會的通路,也知道他的父親和村民為了擺脫貧困養豬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現在終于有了一個明確的契機,像是賽場上的信號槍一般,發出了振聾發聵的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