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這樣能讓我更圓...或者這樣...要不還是那樣...”
在經歷了幾分鐘的不知所措后,星辰已經冷靜下來,把注意力再次放回了對于顏值的追求,至于撞地球,星辰表示:“被如此圓潤的我撞,應該也會劃過去,畢竟我這么圓...”
其實星辰已經想到辦法了,那就是繞地球的衛星月球一圈減速,然后再繞道回到地球就好……這都不重要,因為星辰發現一個令他驚喜的發現,那就是他可以改變自己這凹凸不平的金屬行星表面了。
如果誰有透視,就會看到從星辰的內部爆發出一股高溫,而這個地點一般都是小行星上的不平坦地帶,而這個地方就會因為高溫而軟化,甚至融化。
這個時候星辰就會控制引力,均勻的分布在小行星帶每一個角落,被大面積軟化和融化的小行星就會變得光滑無比,只要等他們冷卻星辰的方法也就算成功了。
為此星辰在這短短的兩天里一直在不斷的改變著自身的地貌,力求達到完美的圓形……
與此同時,地球。
突然,世界上所有的電視臺,媒體,收音機,甚至是軍用電臺都被一個信號侵入。
“滋……滋……這里是聯合國,注意,這里是聯合國...”
大街上的人們停住了步伐,看著商業大廈上的巨大熒幕,上面閃爍著一個藍色圖標,一個地球漂浮在中間,一排的麥穗圍繞。
所有人都認得,那是聯合國的圖標。但所有人也都不解,因為聯合國怎么會做無意義這種事?
就在這時畫面變化,一張張人臉出現。“我們是聯合國的國家首腦...我們在此發布聯合國最后的,也是世界所有政府最后的一次信息...”
不論世界各地,都是鴉雀無聲,不管是運動場,工廠,公交車,飛機,火車等……只要有人的地方都是如此...
“經過世界科學家的計算,地球將于從此時起,十五小時二十三分十二秒后遭遇小行星的撞擊,人類文明將會消失殆盡……”
沒人在聽到接下來的話,但也不重要,因為各國的首腦也不在說話,所有人都在試圖理解這個消息。
世界滅亡...也行只存在于科幻電影中,對于普通人來說太遙遠了,但當它出現在面前時,又無力抵抗……這也可能就是所有人現在的的心里寫照。
而所有人心底還有一個疑問,人類沒有抵抗嗎?
各國的回答是:“有,但沒有用。”
經過各國的商討,一共有三種可行方案。第一個就是用火箭帶著大量的核彈去轟炸太空中的小行星也就是星辰,但遺憾的是今年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生產火箭,現造肯定是來不及的。
那就只有方案二,用彈道導彈攜帶著核彈頭飛向小行星,試圖改變他的方向,但結論是依舊不可行,因為彈道導彈根本沒有那么多的燃料,頂多穿越大氣層就是極限了。
而最后的第三種就是躲起來,躲進各國為了核戰爭而建立的安全屋,但哪怕如此也無濟于事,不過是茍延殘喘,因為小行星的撞擊只不過是災難的開始。
小行星得沖擊波會造成高達萬米的海嘯席卷全球,接踵而來的就是火山的爆發,灰塵遮蓋全球,全球開始變冷,而這個過程還會長達百萬年...期間有可能會發生酸雨,小行星帶有輻射,植物大面積死亡,甚至是整個地球都有可能發生巨變……
人類能做到,只有祈禱……
反觀星辰此時,完全沒有世界因為他要毀滅的覺悟,因為他正在做“美容”最后一項重要步驟,給自己的表面拋光。
為了最后的拋光,星辰可是想了不少辦法,為此他甚至又開發出一項技能,它為這個技能起了個名字“磁場帶電”。
簡單來說就是利用自身磁場產生一定的高壓的電流,然后往自己身上使用,讓電流反復通過金屬的身體,達到類似地球上給“超跑”的死貴死貴的保養效果……
“呼……來吧,話說這算是愛的電流嗎……”嘀咕幾句,星辰緩緩的調動自身的磁場...
“滋...”一個微不可見的藍色電弧,星辰再次加大磁場,陣陣電弧閃爍,不斷的席卷著這顆小行星。
“電...電...電...弧拋...拋...拋光真...真刺激...”星辰感覺自己這樣說話一定會被笑死,不過沒辦法,誰叫自己“踩電門”上了……
接下來的半個小時對于星辰來說,就是黑暗的半個小時,高壓電流讓他徹底體驗了“愛情的火花”到底是如何誕生的。
星辰:“我再也不相信愛情了...”
……
此時地球上。
天文臺上依舊如往日一般,機械正常運轉,工作人員來來往往,記錄著數據,進行模擬實驗,根本沒有“世界末日”來臨的感覺。
科學家們依舊站在望遠鏡前,抬著頭仰望著星空,看著那一個個的彩色斑點,如果要形容一下這些斑點那就是夢幻。但沒有一個人去觀測那顆即將撞擊地球的小行星,不是因為害怕、憤怒這些情緒,相反的人們依舊面帶微笑就如幾天前一樣。
也曾有政府人員找到他們要將他們帶到“安全屋”避難,人類并不是沒有希望,人類將發射全球的核彈用來減緩小行星對地面的沖擊,哪怕大面積的動植物會死亡,但人類還是有一絲希望活下去的。
“我留下。”所有人都看著人群中的站長,都不理解這是為什么。
“人類自從能抬頭的那天起,就好奇著頭頂的這片天空,那條長長的星河。但有一天...高高在上的星星掉下來了,我們卻怕了,因為它帶來的是災難。”所有人都靜靜的聽著。
“為了保留人類的火種必須有人留下來,但是那個人絕對不是我,我相信也不是其他的天文學者,因為我們要親眼見證它的到來,我們要做作為一個天文學者的最后一次觀測,記錄,和報告。”站長的話始終是平靜的,沒有激昂沒有動作,只是表達著作為一個學者的耿直。
……
“我們將會為基地傳送觀測到的一切,為人類提供這個時代的真相。”年輕的學者看著政府的來人,吐字清晰的表達了自己的意愿,同樣有天文臺的眾人也看著他們。
最后勸說的人離開了,科學家們重新回到了天文臺工作,觀測著那顆即將到來的小行星……
與此同時,小行星星辰正緊張的準備著,精神高度集中,身上也有絲絲電弧閃爍,他即將接近地球,這時候他要做的就是再對的時間,進入月球的引力圈旋轉,已達到減速。
雖然月球的引力不足以拉住他,但是他自己可以調整引力,從而達到減速的目的,只要保證不撞到地球和月球就好。
不過他可沒有各國航天局的死貴死貴的衛星上的電腦系統,也沒有地球上的“豪華科學家”地面指揮陣仗,也只能靠自己把握時機了……
“就是現在!”星辰一下釋放引力反推,雖然推進力度不夠大,但讓一顆小行星在木星幾乎沒什么牽引力的外側軌道上,劃出去還是夠了的。
不過星辰沒有注意到的是,因為他低估了引力彈射出去的力量有多大,他的速度快了一點,而軌道的方向太貼近地球了。